2009年12月,61岁的黎远康来到莫斯科,去见他分别了55年的母亲瓦莲金娜。演播厅里不到50米的距离,这个始终没有放弃寻亲的孩子走了整整55年。 他们是因为什么才分开的呢?为什么黎远康会将自己寻亲的历程称为“地下工作”?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听子牙童趣人物纪来解说。 大背景下的小家庭风雨飘摇上世纪40年代末,在新疆工作的黎怀钰认识了从前苏联远道而来的姑娘瓦莲金娜,双方一见钟情后结为夫妻,也顺理成章地迎来了爱情的结晶——大女儿黎远礼和小儿子黎远康。 1949年后,东北地区刚刚恢复生气,一句“建设东北”的口号点燃了不少青年男女的热情,抱着满腔的热血,黎怀钰想要带着妻子与一双儿女奔赴东北。 辞去医院的职务,瓦莲金娜来到吉林省长春市教书。当时黎远礼7岁,黎远康5岁。 因为工作具有技术性,工种又稀缺,当时黎怀钰在沈阳矿山机械厂十分繁忙,不得经常回家。瓦莲金娜偶尔会带着孩子去沈阳看望丈夫。 本想着度过头几年的艰难时期,后面的日子会慢慢变好。没成想1954年到1955年,前苏联忽然提出的,分两次进行的“撤侨计划”打得这家人措手不及。 当时在中国工作、居住的前苏联人超过11万,却都得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家乡。心中舍不得丈夫与孩子,瓦莲金娜眼泪不绝。 在知道就留不得后,便开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劝说丈夫,希望能一家人一起走。 当时的情势紧张,谁也不知道去到国外是否还有回国的机会。想着国内的父母与亲人,黎怀钰拒绝了妻子的请求,两人只能就此分开。 父母分离时最难顾及的就是孩子的情绪。再次反对瓦莲金娜要带两个孩子走的要求,父亲二人将选择权给了孩子。 不怎么了解情况的姐弟俩被推到了决策中心。不知道选择后便可能永远不见,姐弟二人秉持着“公平”原则,姐姐黎远礼随母亲去到前苏联,弟弟黎远康与父亲暂留东北。 撤侨期限即将到来,瓦莲金娜不得不离开。可怎么也舍不下的她偷偷带着两个孩子坐上了火车。黎怀钰下班回家发现时,立刻匆忙拨通相关单位的电话,请求其帮忙拦下妻儿。 车行满洲里,瓦莲金娜三人被工作人员带下了火车。那天半夜等来丈夫,知道事情没有任何转圜余地的夫妻二人相拥痛哭了很久。 还是在满洲里的站台上,黎怀钰带着儿子望着火车一点点消失,久久不言。他们不知道这之后会是55年的光阴流转,也不知道再见时家庭成员已经不全。 奔波几十载,从不曾忘记远方亲人受工作调动,黎怀钰前往河南洛阳的矿山机器厂工作。1960年,两国关系降至冰点,心中认定此生与妻子都无再见可能的男人开始了新的恋情,不久组建新家。 黎怀钰并没有因为与第二任妻子有了孩子便不照顾黎远康的感受。但小孩子的心思敏感,父亲与继母偶尔的争吵,或是对自己发脾气,就会让他想到远方的母亲与姐姐。 一张全家福的照片被放在枕头下十多年,黎远康不时对着照片偷偷流泪。 1968年,黎远康20岁了。这一年高中毕业的他来到父亲所在的单位工作,且经常出差。想着以后要天南海北地跑,一个偷偷寻亲的念头悄然浮起。 没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可能不知道,两国关系紧张,连带着两个国家间相互较好的人都不太敢往来,生怕被扣上什么不好的帽子。 黎远康就是在工作的“掩护”下偷偷行动,可因为没有头绪,很多次到了边境地区大海捞针,均得不到回应。 1973年,25岁的黎远康初为人父。体会到了父母对子女自然流露的情感,他反而更加思念母亲,希望能找到对方,全了母子情谊。 其实黎远康的父亲黎怀钰心里始终有个结,即使从未说出口,但家中一直被珍藏的老照片总是纤尘不染。 1982年,黎怀钰身患重病,住在医院的时光里,他经常一个人静静回忆往事。病痛将人折磨得不成人形,黎远康就在父亲耳边轻声说自己一定会找到母亲与姐姐。 弥留之际,黎怀钰还费力地拉住儿子,嘴里说着找到她们的话。 可时间来到1991年,母亲所在的国家一息间分成了15个,使得黎远康心中的迷茫加重。他连母亲和姐姐被分到了哪个国家都不知道,又该如何找寻呢? 一辈子没换工作岗位,黎远康就在不断地出差间隙里寻找亲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心中更加急切。有生之年如果不能再见母亲,这将是他永远不能忘怀的巨大遗憾。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将自己的信息和珍藏多年的照片寄往驻俄罗斯使领馆、爱心公益机构,甚至不少地区的公安局。直到2009年,这场跨国的寻亲信息才有所回应。 61岁儿子找到80岁母亲,相拥而泣2007年,有朋友将黎远康的资料发往了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一档,专为当地以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人民跨国寻亲的栏目。 而两年后栏目组才通过比对信息找上黎远康。因为栏目组也保存有一份哈萨克斯坦的母亲找寻远在中国的儿子的资料。 原来谁也不曾忘记远方的亲人,原来母亲与儿子之间,一直都有思念的亲缘不曾断离。 节目组的人并没有向寻亲的两位当事人透露信息,只是在多番确认与沟通后,将黎远康带到了位于莫斯科的节目演播厅。 当时已经61岁的老人只以为自己要在台上向海外观众诉说自己的故事并请求帮助,没想到距离他不到50米的另一个房间里,就坐着同样不之情且心思忐忑的80岁母亲。 当主持人让他登台,并告诉他站在面前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时,寻找至亲55年的老人,脑袋瞬间空白。 可触摸到对方同样颤抖的手时,身体的反应快过人脑,黎远康扑通一声跪在了母亲面前,之后便相拥哭泣。 ![]() 尽管母亲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即使从6岁到60岁之间跨过了太多人间事,但与母亲相拥的那一刻,黎远康只觉得胸腔中飘忽的心直接落到了实处。 随母亲来到阿拉木图,黎远康看到了同样思念的姐姐。母亲一直没有再婚,姐姐考取博士学位后到了哈萨克斯坦的一家研究所工作,他们也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无论孩子有多大,在父母眼里始终是个宝。60多岁的黎远康成了新家的宝贝,他们一起翻看以前的照片,听母亲讲述姐姐的成长经过,也一起动手烹饪充满爱意的晚餐。 ![]() 后来母亲和姐姐还随着黎远康来到洛阳,走一走亲人成长的地方,看一看对方曾上的学校。 当然,他们现在都有了各自的家庭,黎远康依依不舍地将亲人送回了阿拉木图,那以后大多是通过各种现代通讯诉说心中的思念与关怀。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互相寻找,曾经6岁稚童与青年女性得以重逢之时,已成了花甲老人与耄耋老人。 ![]() 好在曾以为会成为此生遗憾的事得以圆满,好在没有放弃对方的家庭,现在得以团圆。 人世间的感人之事,怎么也绕不开一个情字。亲情又是无数情感中牵扯最紧也最难割舍的一份。 父母疼爱子女,子女依恋父母,人之常情,常情动人。你愿意为这对母子点赞吗?你有为他们相互找寻,失而复得的故事感动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END-- 子牙童趣人物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