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少已知愁滋味!青少年已经成为抑郁患者中的一员了

 太原科大心理咨 2021-11-16

抑郁就像是情绪感冒,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已经高达24.6%,现在这个“沉默的杀手”正把目光瞄向学生群体。

  “小孩子比较娇气”

“孩子吃穿不愁,比我们小时候幸福太多了,怎么会抑郁?”

“孩子说肚子疼、头痛都是逃避上学的借口。我为了孩子上学付出那么多,他们怎么就不理解?”

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青少年抑郁,许多家长却很费解。

 豆蔻年华里的抑郁 

孩子为什么会悲伤?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负面的、看起来毫无作用的情绪呢?

抑郁似乎成为一种现代瘟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遭受其害。

一次城市的心理援助热线接通了一个14岁女孩——子萱(化名)的电话,她的声音听着就非常难过。

 她告诉心理师,自己现在很痛苦,就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曾经,她试着告诉父母自己抑郁了,结果换来的却是无关痛痒的安慰,然后整个人变得很暴躁,和父母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她想让心理师帮着转告父母——她真的抑郁了。

心理师根据提示,快速联系上了子萱的父母,并告诉他们患者已有自杀的倾向。

当从医院出来后,看着白纸黑字的诊断结果,子萱的父母都吓出了一头冷汗。

 年少却已知愁滋味 

小朋友可能会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表扬而不开心;

学生可能会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抑郁;

青春期的少年可能会因为无法和心仪的异性交往而抑郁;

......

其实,现在青少年可能产生抑郁的情况太多了。抑郁就像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青少年不放。

  最近,17岁的欣欣从初中升到了高中,面对日益增加的学习压力,她失眠了。

“有一次我在学校失眠了一整晚,早上给我妈打电话,还没开口她就问我,'你又怎么了?’语气听上去很不好,应该是被我的电话吵醒了。原本想找她诉苦,可后来也没有再提失眠的事儿。”一位曾得过抑郁症的患者回忆说。

面对父母的不了解,欣欣又尝试着向朋友倾诉,但朋友也说她矫情,于是......

当鲜血慢慢地溢出皮肤,当泪珠静静地划过脸庞,在外人看起来非常疯狂的行为,却是她让感到冷静的方法。

03

静静流淌的泪刺痛了谁 

“别矫情了,睡一觉就好。”

这可能是我们对抑郁症患者经常说的一句话。但你知道吗?你以为的矫情,其实真的会要了TA的命。

史铁生曾在《务虚笔记》里说过:“一个真正想死的人,不会再计较人们说什么。一个拿死说来说去的人,以我的经验来看,并不是真的想死,而是......”

“而是什么?”

“而是还在......还在渴望爱。”

  

在抑郁症早期,很多患者都会尝试着向他人袒露心扉,寻求帮助和理解。如果我们接收到了这个信号,并善意地给予了回应,说不定就能救下一条生命。

但大家喜欢使用阳光战略,试图用美好战胜受伤感,用阳光驱散黑暗。

然而,这样轻飘飘的安慰,通常只会令求助者感到失望,他们会觉得,自己的黑暗好像是不对的、不合理的、不应该的。或者,起码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理解。

其实,正确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听”。因为所谓的建议,尤其是那种“你不按我要求的去做我就不爽”的建议,是意志的强加,有时会给对方带来新的困扰。

而且关系越亲密,这种强加所带来的困扰就更大。

每个人都能给一个人提建议,但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很好地聆听与陪伴。

“现在,人人都有烦恼,即使3岁小孩子也不例外!”

而且孩子又比较敏感,相比于成年人,他们感知情绪的能力会更强,但他们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却差很多,这就导致他们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

一旦困扰产生,最后带来的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