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惊!居然还有4亿中国人不会讲普通话!

 超然姐姐 2021-11-16

 

近日,各大海内外华文媒体都在转载这么一条新闻......

3月14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方案的总目标是确保到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这时小编才知道!原来普通话的普及率比想象当中低很多。

再仔细一查,原来二十年前,普通话的普及率才50%左右。

截至2015年底,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上世纪末的53.06%上升到70%以上

既然说到了普通话的话题,今天就让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普通话的发展史。

普通话的发展历史

官话、国语与老国音

现代普通话的历史最直接的史料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国语”一词是清朝末年提出来的,之前叫“官话”。 

官话的前身又叫共同语。汉代时,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把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

不同的政权都按照其首都的语言为标准。

唐代时,苏州话和当时的首都长安话一道,也成为一种通行语。宋代在《唐韵》基础上,制定《广韵》。元代以首都大都话为标准音。明代以南京话为正统。后来迁都北京,北京话也有一定通行度。 

清代一开始,仍以南京官话为正统。 1728年,雍正皇帝确定北京官话为官方用语,其地位便迅速抬升。

19世纪末,由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江南经济开始衰落,吴音开始失去其标准音的地位。这样,北京白话开始成为唯一的标准音。 

  

1911年,满清王朝的最高教育机构──学部召开了中央教育会议,通过了“统一国语办法案”,并建议成立“国语调查总会”,审音标准以京音为主。

至此,北京官话在政治上初步确立了汉语标准音的地位。 

此外,1892年,为解决汉字无法拼读的困难,厦门人卢戆章出版切音字专著《一目了然初阶》,创制了第一套汉语拼音字母方案。在该书的序言中,他第一次提出了“语言统一”的口号,主张以南京官话为汉语标准音。 

  

与此相反,凭借汉字式拼音方案而蜚声海内的河北人王照则提出反对意见,主张以北京话为汉语标准音。 

“京国之争”

1913年2月15日,民国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读音统一会。经过一个多月的讨论,会议依照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中的常用字审定了6500多个字的标准读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老国音”。

“老国音”是一个“折中南北,牵合古今”的“标准音”。

直到1918年,教育部才正式公布了“国音”字母,1919年出版了吴稚晖编写的《国音字典》,1920年国音字母发声唱片灌注成功。至此,“老国音”才正式在全国推广。

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就爆发一场当时名之为“京国之争”(指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问题的起因就在于国语标准音。支持国音和支持京音的分成两派。

在推行国语的热潮中,经常发生京音教员和国音教员互相争吵的事。他们的国语听起来很不一样,很多字的读音也不统一,教的人觉得难教,学的人觉得难学。

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中国也开始推广国语。 “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由于“老国音”基本上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因此,语言学家们主张用京音代替“老国音”。

“老国音”的推广恰逢五四运动,此时全国舆论都倾向于全面西化,一大批留学欧美的青年学生也参与到了汉语改革的讨论中来。随着文学革命的爆发,留学生中“废除汉字”的言论也随之兴起。一大批留过洋的知识分子纷纷发表汉字拉丁化的文章,提出罗马字拼音的方案,掀起了“国语罗马字运动”的浪潮。


在国语罗马字运动的推动下,“京国之争”很快呈现一边倒的趋势。1932年,教育部公布《国音常用字汇》正式确定“新国音”为标准读音。

“普通话”诞生

近代的“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就普通话的方言基础产生了激烈争论,最后,大会决定采用投票办法,从覆盖汉语区的15种主要方言中,选出一个作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当时的投票结果是:北京官话(以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52票位居榜首;西南官话(以西南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成都语音为标准音)获51票,以一票之差名落孙山;第三名是吴语(以吴语为基础方言,以苏州或上海语音为标准音),获46票;粤语(以粤语为基础方言,以广州语音为标准音)获25票,名列第四。 

目前,普通话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准。

了解了普通话的发展史,那么普通话普及率是怎么计算的呢?我们再来看看关于“普及”的基本要求。

普通话普及的基本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普通话能力的训练,特别要注重普通话口语能力的提高,使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并成为城镇学校的校园语言。

党政机关在推广普通话方面要率先垂范,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要自觉使用普通话并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

广播电视等有声传媒要以普通话为播音用语。

公共服务行业要把普通话作为规范的服务用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