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部电影1本书告诉你他们是怎样登上珠峰的

 丁克姐 2021-11-16

2019年5月珠峰排队登顶拥堵图

图via Twitter/@nimsdai

 引子

见过堵车的,没见过堵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

对于这座世界第一高峰,我也充满了好奇。可惜当年才到海拔4300的老定日,我就不行了,严重的高原反应让我吸着氧气坐了一夜,连觉都不敢睡,第二天自然也没能去珠峰大本营。之后,就只剩下敬畏,连西藏都不再惦记,只能从各种影视资料中欣赏珠峰雄姿。

这些年,看到越来越多人去登珠峰,扎堆的商业攀登甚至让珠峰登顶之路都开始排队。今年据说是自2012年以来珠峰最堵的一年,5月登山季的登顶时间窗口只有5天,于是就出现了上图海拔8000米死亡地带之上320多人的排队和拥堵,尼泊尔珠峰南坡已至少有14人因此丧生。

我毫不怀疑登山者的热情,因为“山就在那里”,何况又是世界第一峰,成功登顶的诱惑确有可能大过对死亡的恐惧。

我只是诧异,为什么能去珠峰的人这么多,难道是因为登山门槛越来越低?

直到我了解到这样一群人。

高山上的夏尔巴人

夏尔巴人(Sherpa),又称雪巴人、谢尔巴人,以“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著称。他们散居在喜玛拉雅山脉两侧,现存约4万人,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

夏尔巴人天生为珠峰而生,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由此形成的生理特征,使得他们特别适应高山活动。很多人一年甚至可以多次登顶,可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生都默默无闻。

攀登珠峰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一份工作,虽然有违他们的信仰,但是可以挣钱养家,相对尼泊尔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这算是一份高风险高收益的工作。但与商业登山团队的巨大利益相比,夏尔巴人的所谓高薪只是整个登山利益链中最末端的一环,其实并不公平。繁忙的登山季过去,留在高山上的他们依然贫穷、落后。

《高山上的夏尔巴人》这部纪录片就向我们真实展现了部分夏尔巴人在珠峰的工作与生活。每年的珠峰登山季,也是夏尔巴人最为忙碌的时节。在短暂的时间窗口内,他们受雇于来自各地的登山组织,作为向导、协作、厨师、背夫,承担了繁重的后勤工作。运送物资,搭建营地,提前探路,安装路绳,所有一切就绪之后,他们还要照顾各自客户在营地的起居生活,在登山过程中负责帮客户背东西、带路、拍照,必要时给予协助、鼓励甚至救援。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探险家、企业家甚至普通人都能登上珠峰,原来是因为有这群高山上的夏尔巴人。

夏尔巴人帮人们圆梦珠峰,他们是低调的幕后英雄。他们拥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与珠峰登顶相关的世界纪录,同时却也是珠峰遇难伤亡的最大群体。

这部影片就记录了一次重大伤亡事件。

2014年4月18日清晨6点多,珠峰南坡雪崩,导致正在昆布冰川附近铺路绳的12名夏尔巴向导死亡,3人失踪。面对如此危机,只关注登山旅游收入的尼泊尔政府的种种反应令人心寒,而商业登山团体为了利益想说服夏尔巴人继续工作也满是心机套路。受到重大刺激的夏尔巴人开始反思他们的所得与所失,他们不想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上班”,要求政府正视他们的工作条件与安全保障。

影片没有呈现夏尔巴人与政府谈判的最终结果。后来我们知道的是,2014年珠峰南坡登山季提前结束,2015因尼泊尔地震珠峰全年无人登顶。2016年,珠峰重新开放,仅5月19日这一天珠峰南坡单日登顶人数就已超过200人。而今年,因为中国方面的限制和保护,大量客户拥往珠峰南坡,2019的珠峰再次迎来忙碌拥堵且伤亡惨重的登山季,攀登人数近千人。

山还在那里,我不知道夏尔巴人有没有争取到他们应得的保障和公平。

喜马拉雅天梯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移向珠峰北侧。

如今,国内也有了专门服务珠峰攀登的专业学校,这里培养的是中国式的夏尔巴人。

《喜马拉雅天梯》,从名字就知道这也是一部与珠峰有关的片子,同样于2015年上映,是两位中国导演的纪录片作品。

这部影片同样聚焦于珠峰攀登的服务团队,锁定这所登山学校的一批新生,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看他们如何培训、如何上岗、如何完成人生第一次登顶,以一个配角的身份。区别于夏尔巴人的是,这可能是更有规划的职业选择,这些来自珠峰脚下的孩子将在四年的时间里学习成长,最终变成他们羡慕崇拜的那些经验丰富的职业高山向导。

在登山季来临之前,他们将陆续开始搬运物资、搭建营地、修路搭梯、安装路绳,跟着大部队一起完成一个营地又一个营地的建设和迁移。随着海拔升高,参与任务的性质不同,危险系数也会变化。但对于一个新人来讲,能够跟着上到一个更高的营地,以及更早地参与珠峰冲顶,也是他们的个人目标和骄傲。

但作为高危职业人士的家属,心情总是异样复杂的。看到孩子的成长,收到他用第一份工资买回家的礼物,家长们会欣慰,但这微笑总免不了浸着泪水。他们和她们都心知肚明,这样的工作意味着什么。

于是,每一次告别都心事重重,每一次重逢都宛如新生。

绝命海拔

是的,每一次出发都是绝对的历险。

山就在那里,巍峨庄严,可是你不知道莫测的天气会让它几时变脸。

《绝命海拔》,这部根据1996年的真实事件及相应小说《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改编的影片,讲述了几个商业登山团队在珠峰遇险的故事。同样于2015年上映,但不是纪录片,因有灾难背景,颇有点惊险大片的感觉。

那一年的登山季,珠峰大本营照常团队云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借助不同专业公司寻梦。他们当中有探险家,有户外运动职业记者,有普通的医生和老师。每个人的基础条件和身体状况不同,能走到什么样的海拔高度、看到什么样的风景,部分取决于个人状态和技能,但更多也取决于个人意志和生命力。

能够成功登顶的幸运儿总是少数。适时止步于某一高度活着下山,和坚持登顶之后猝死于下山途中,究竟哪一种选择更加明智更无怨无悔,我想没有人会知道。但能够肯定的是,站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他们都没有输给自己的梦想。

在这部片子里,我们会看到商业登山公司专业组织者的视角,还有很多登山者人在珠峰沿途的心理历程。期待,紧张,期望,梦想,疲劳,恐惧,绝望,安然。

在这样的空气稀薄地带,每一个决定都非常艰难,它关系到个人生死安危,还可能影响到周围人的身家性命。人们说,海拔7000米以上没有道德,看到危险是否选择施救,真的没有唯一答案。

1996年的珠峰暴风雪,直接袭击了一群登顶下山的人们。20小时风雪肆虐,救援难度极大,出去救援的第一批人员,慢慢也成为需要被救援的另一批人员。在这场事故中,某商业登山公司的领队为了救援他的队员,永远留在了珠峰。还有自觉无望的遇险者最后主动割断救生索,以免拖累身边的救援人员。

山就在那里。也许越走越近、最后留在那里,也不失为一种圆满。

只为与你相遇

对于攀登珠峰,灾难是无可回避的话题,确实有点沉重。

那么就来调整一下,我们离开大屏幕,一起来看一本书——《只为与你相遇》

书名很感性,这是国内著名女企业家、7+2俱乐部成员王秋杨的珠峰日记(注:7+2是指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两极,代表着户外探险的最高境界和目标)

我在一个广式早茶的时段愉快地翻完了这本书,最大的感觉和王石的推荐语一样,就是“轻松”。

一个非职业女选手感冒后的珠峰登顶之旅,变成一路吃吃睡睡走走停停,有人铺床叠被,有人端茶送水,东西有人拿,氧气有人背,好像一路被人带着带着就一直轻松走上了8848。

这是一个登山爱好者的视角,更是一个珠峰消费者的真实视角。通往世界第一高峰的路,除了梦想指引,也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有了前面那3部电影的铺垫,看到这本书我们将会更加理解,商业登山运动门槛的降低,以及当今登山者的相对轻松,是因为有了庞大的专业资源体系支持。

在这个体系的底部,那些提前负重前行的人们,那些不知名的夏尔巴人、高山向导、协作、背夫,才是少数人珠峰梦想的托起者

结语

星球研究所曾经出过一篇非常棒的文章,告诉我们”登上珠峰你会看到什么”,文中用一系列真实图片展示了当海拔不断上升,你眼前看到的世界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其中,也有运输队和向导的身影。

这些默默负重、籍籍无名的人们,也应该被了解和铭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