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调理身体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泉城贤人 2021-11-16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我们先看原文∶“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这句话从字面理解很容易,观察疾病的阴阳属性,以辨别用刚或者用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或者以辨别疾病的属性是刚还是柔。根据刚柔的性质不同,阴阳属性不同进行治疗。阳病应当治阴,阴病应当治阳。

有一个名词叫“柔刚”,刚指外来的阳邪,柔指饮食所伤导致的阴邪,这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张景岳注解为∶“形证有刚柔,脉色有刚柔,气味犹有刚柔。柔者属阴,刚者属阳。”张景岳认为辨病辨证需要八纲,就是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这八个分类。他说∶“形证有刚柔”,就是通过外形来判断有阴有阳,有刚有柔。学过《易经》的同学们也会知道,刚和柔代表的就是阳和阴。刚代表阳,柔代表阴。某种意义上讲,刚柔指的也就是阴阳。所以外形叫“形证有刚柔”,也就是这个人的外形,包括一些症状,主证、主诉这些内容有阴阳的区别。

“脉色有刚柔”,脉指的就是把脉,脉里边也分为刚和柔。色指的是气色,还有外在表现,包括一部分的症状,《内经》里的色不仅指脸色,有时候也指整个人的外在表现,这些表现也分阴阳,也分为刚柔。气味又有刚柔,气味指的就不是患者的表现了,指的是药物、方剂有四气五味的不同。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气代表气机的变化,叫升降浮沉。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味正好对应五行,对应五脏。辛对应肺,甘对应脾,酸对应肝,苦对应心,咸对应肾。辛甘酸苦咸分别对应着木火土金水,对应着肝心脾肺肾五脏。前面说了“形证有刚柔,脉色有刚柔”,这就是代表患者的表现有阴有阳的不同,我们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就要通过气味,还有就是药物的变化来分别进行对治,所以张介宾说∶“柔者属阴,刚者属阳”。

现在的词叫阳刚之气,还有一个词叫阴柔之性,实际上讲的是阴阳的属性不同,一定要刚柔结合才行。要是纯刚无柔也不行,容易断,纯柔无刚也不行,太懦弱。合理的性格应该是刚柔相济,阴阳协调,这样才能成为正常的性格。我们人身上也有阴精和阳气的不同,一个人身体上都有阴和阳。很多人说女生属阴,男生属阳,是不是男生身上就没有阴,女生身上没有阳,其实不对,只要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自身就有阴精和阳气。所以每个生命都有阴和阳。无论是男生和女生都有阴虚或阳虚,都有阳亢或者阴盛。所以不能因为男女来进行分辨,当然男女因为生理的区别,所以阴精阳气的特点表现形式也不同,所以二者治疗的时候有所区别。这就是“刚柔”这个名词的解释。

我们再看一下古代医家是怎么来理解和注疏的,这块其实很值得大家来参考。刚才讲了刚柔指的是阴阳的属性,有的医家也解释了阴阳的性能。需要提醒大家就是刚柔有的时候指的是药性,滋补的方剂都是属于柔的,攻邪的方剂都是刚的。滋补的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八珍汤、四君子汤,这些都是属于滋补的。滋补的性就不是特别的硬,喝了之后容易吸收,被身体所用。所以有一种滋润之性,那就是属于柔。还有的方剂属于攻邪的,比如攻表邪的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等。攻下的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只要是攻邪的方剂就是刚性的,吃进去之后人体的反应就特别剧烈,所以古人就认为这种方剂属于刚剂。所以滋补身体的方法为柔,泻法为刚。所谓的泻法就是攻邪的方法。无论是从汗往外泄,还是从大便小便往外泄,还是吐法往外泄,都是往外泄的,所以这种方法就是属于刚剂。现在临床上用攻邪的方法并不是很多,大多数都是用调理的方法。宋元之后中医的思路很多时候都是进行调气。汉唐时代调气的方剂并不是很多,大多数是攻邪为主,当然也有滋补的。从宋元之后,因为有了脏腑用药法式,尤其以金元四大家,比如李东垣易水学派他们的升降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医家影响很大。所以有很多问题,比如我们之前讲的攻邪的、泻下的方法就不用猛烈的方法,除非遇到痞满大实坚等症状特别明显的情况。一般都用调理的方法,行气的方法,化痰的方法,理气的,化湿的,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处理,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张子和之后,善用攻下法而成名的医家就非常少了。

整理《黄帝内经》非常好的一部书叫做《内经知要》,作者是李中梓,字是才,明末华亭人,就是现在的江苏松江,是明末的著名医家,他对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贡献非常大。他本人受他时代之前的名医,比如李东垣、张介宾的学术思想的影响,他也认为先天之本在于肾,后天之本在于脾胃,从这个角度对人体进行论述。我们非常熟知的一句话∶“古云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这句话来源于李中梓《内经知要》的序。李中梓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呢?他说∶“审病之阴阳,施药之柔刚”,他说阴阳和柔刚分属于不同的判断,阴阳是对于患者疾病的判断,柔刚是对于用药用方治则治法这些方面的应用。虽然是柔刚,其实也是阴阳的意思,但在这里用另外一个词来替代阴阳,其实是一个意思。

所以在这块希望大家能理解,《黄帝内经》文字优美,对仗非常工整,后人考证认为《黄帝内经》是西汉时代的著作,汉代的文章就讲究对仗,讲究平衡,特别优美,所以咱们在读《黄帝内经》的时候,有时候我觉的这些文字都属于古文言文最好的教材,里边没有重复。要是说这么写也行“审其阴阳,以别阴阳”其实也对。但就不如“审其阴阳,以别柔刚”优美,而且朗朗上口,这句话就解释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