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癌症为何用人参,而不用黄芪

 无糖时代 2021-11-16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经历过手术或放化疗元气大伤的患者,往往会听从他人建议服用中成药补充体内元气,而这其中会有大量的患者用到黄芪。黄芪补气的效果世所公认,加之黄芪比人参更为便宜,因而很多人自然会选用黄芪,特别是一些普通家庭,更是以黄芪为主。

然黄芪虽然表面治疗效果不错,但最终效果却差强人意,虽然在现代中医学中一再的强调黄芪的治癌效果,实际情况却是不仅难以达到治愈目的,甚至连延长患者生存的目的也难达到。原因在于:

人参是最著名的补药,我国的古代医籍《神农本草经》称其为“主补五脏……除邪气……久服则轻身延年”,历代本草著作均亦一致推崇人参的扶正效果。人参在扶正的同时,不会敛邪。但黄芪不同,黄芪能够扶正,却同时能够敛邪。这是人参与黄芪最大的区别。在现代医学中黄芪被普遍认为能够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可是在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过程中,他不分好坏,都能促进,由于癌细胞在体内的生长比正常细胞更迅速,更易吸收营养,所以黄芪进入体内更容易帮助癌变细胞生长并促进癌细胞的转移。因此很多癌症病人在服用黄芪补充元气的同时,也在帮被杀伤的癌细胞补充元气,帮其恢复与转移。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病人在服用黄芪后精神明显好转,这是黄芪补气后的正向效果;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许多病人却突然之间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我们平时经常可以听到,某个癌症病人前几天看他还好的,怎么突然没了呢!这就是黄芪帮癌细胞恢复与转移后的功劳,当癌细胞康复后会对人体产生更疯狂的攻击,这是黄芪补气后的负面效果

人参只扶正,不敛邪对于癌症病人而言,他只补充人体的正气,而拒绝气,这样癌细胞就很难得到补养了。这就是人参与黄芪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最大的不同点。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中医师都没有将其进行区分,而是随意的进行替代。为什么《伤寒论》里面的方剂中难以见到黄芪的影子,就是因为《伤寒论》中的病多半是有外邪,急性的,用了黄芪反而助长了邪气的威力。而《金匮要略》中常有黄芪的影子,是因为《金匮要略》里的病都是杂病。比如利水的时候就必须要用到黄芪,古人治疮疡后期的时候,也是要用黄芪,早期人参、晚期黄芪疮疡破溃了,收口的时候才用,托法,直到后面才用。现代医疗中对于那些伤口久不愈合的,也用黄芪,因为黄芪收功效非常强大,有人说是因为元气不足伤口难收,所以才需重用黄芪,个人并不同意这一观点,因为伤口难收时,如果元气不足,那么大可以用人参,为什么一定要用黄芪呢?就是用黄芪的收之功。

但在癌症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非常小心,对于癌症手术患者若伤口难收,可以使用黄芪帮助收口,等伤口一恢复就需要立即停止使用黄芪,而改用人参。若经济能力有限难以负担人参的费用,现实治疗过程中也可用党参、西洋参或太子参来代替。但效果肯定没有人参的效果好,毕竟治疗癌症在补气方面人参仍然是最重要的药物,它不仅仅是将帅级的药物,更重要的它是集扶正祛邪于一身,补而不滞。既能扶正也能去邪,没有第二个,只有人参。为什么?你看,病人发热发烧,烧得很厉害时,用小柴胡汤来治疗发热,小柴胡汤里的君药就是人参。传染病烧到很厉害时,人参败毒散用的也是人参,白虎加人参汤用的也是人参,所以用人参可以扶正,而不用担心他会敛邪。但其它的药很难做到只扶正不敛邪

当然我这儿并不是说人参可以治愈癌症,治疗癌症也绝不是单靠一味人参就能治愈的。我们还是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合理辩证的用药,该扶正时扶正,该去邪时去邪,该攻破时攻破,该补肾时补肾,该健脾时健脾,才有可能收以全功,人参只能帮助扶正。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生血之源。人参为补益脾胃元气之要药,脾胃之元气充沛,能使水谷之精微变化为“营血”,而现代医学里的白细胞为人体血液的组成部分之一,从中医看可以归属于“营血”范畴。故人参在补益脾胃元气之时,相当于提升了血液里的白细胞作用。

人参有红参、白参之分,其性味虽有甘温与甘平之别,但其扶正作用基本相同,可按患者的脉证而分别选用。用量一般为每日5~15克,具体可根据病情决定。在配合西医化疗或放疗期间,人参应多用;间歇期人参可以减量。

此外在临床上人参采用含服效果会更好,即把人参切成小块,分多次置病人口中含咽其汁,含至人参软化时,嚼碎吞下。其含服的功效高于煎汤服。众所周知,人参的主要作用在于“气”和“味”。人参之根,质较坚,煎煮时间少,其味不易全出,煎煮时间过长,其“气”大都蒸发,故其效用不如以含服为佳。如病情较重,人参用量需较多,不能全部含服的病人,亦可煎服一部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