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德荣:《金瓶梅》与徐州菜点

 芸斋窗下 2021-11-16

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是一部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十六世纪中国封建社会一幅生动的风俗画卷。古今小说,虽云虚构,实多从社会生活中写实。《金梅瓶》这部章回小说,如实地表现了我国明代社会的形形色色人物与生活。《孟子》云:“食、色性也”,即使人们或可一生禁色,却不可一日无“食”。所以先贤又留有“民以食为天”的至理名言。纵观《金瓶梅》全书,“食”无处不有,令人眼花缭乱,其菜点品种繁多,技法多样,原料有别,包罗广泛。《金瓶梅》展示了一个具有时代与地方特色的饮食世界。

《金瓶梅》中描写的饮食品种之多、风味之广,在我国古代同类作品中实属罕见。《金瓶梅》饮食不象《红楼梦》那样奢华精致,钟鸣鼎食、世代簪缨的荣宁二府,对肴馔粥羹十分考究,以无比精细为前提,以饮食昂贵、稀罕,形奇、味美为特征。《金瓶梅》饮馔自有它的明显的特点:一是书中的食物全是当时明代生活中实有之物,其具体制作方法亦是当时菜点制作的实录;二是其饮馔食品大都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高、中、低档食品,其中有极少部分由宫廷流传到民间又加以改制的食品。《金瓶梅》显示了饮食大众化、普遍性的重要特征。据统计其菜点数目约280种,各式宴席约9种。

《金瓶梅》,由于有康熙时彭城人张竹坡的评点,从此与徐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张竹坡在批点中,作了不少增删,将徐州的风俗习惯掺入其中,以至于《金瓶梅》中的大量方言、俗语、服饰用器及风俗习惯均与徐州相近。特别有意思的是书中所载宴席规格、菜点名目,与徐州的宴席、菜点有着大量相同或相似之处。其中最令人玩味的则是张府(张竹坡后裔)家族的烹饪特色更与金瓶梅描写的菜点制作相同。此外,徐州近代的美食家文兰若先生(雅号“文老饕”,同盟会员)所编定的《大彭烹事录》中,也有一些关于《金瓶梅》菜点的制作方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徐州厨行的兴趣及重视。

四十年前,徐州南关有一家著名的正宗饭店——庆合园,该店有位白案师傅薛守祥便以擅长制作《金瓶梅》点心而闻名,原来他受业于张府家厨侯兴义,得其真传。笔者与他同店十余年亦受其熏染,故对《金瓶梅》菜点略知点滴。

为振兴中华饮食文化,发扬我国烹饪技艺,笔者因着自身的历史的优越条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试制《金瓶梅》中的菜点与宴席。适逢1989年6月15日“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在徐州召开,为此,首创《金瓶梅》57回中所说的“八珍五鼎”宴席,全套配备26品,均制成成品,拍成照片在徐州博物馆展出,供国内外《金瓶梅》学者和群众观赏。

“八珍五鼎”宴席,即春秋时代的“八盘五簋”宴席,经历代演变成为“八珍五鼎”宴席,所谓“八珍”系指八种珍贵的食物,历代说法不一。《周礼·天官·膳夫》中载有:“珍用八物”,其为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珍、熬珍和肝膋。元代《馔史》又记有两种八珍,一种为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鸹炙、猩唇、熊掌、酥酪蝉;另一种为迤北八珍等等之说。实际上八珍一词在厨行中作为专用名词,因时因事均各有所指,就是珍馐美味的代名词,不必强求一律。“五鼎”则指饮食规格。据《左传》和《公羊传》的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世三也。”这里所说的五鼎,则指士大夫所用的宴席规格,虽说是“五花官诰”(注《金瓶梅》第57回中“他自有五花官诰的大奶奶、老封婆,八珍五鼎奉养在他那里。”)毕竟还达不到贵族的等级。在宴席上“鼎”系五个大件,均为热菜,另有一品锅,四菜碟,八道点心,均要突出原料与烹饪特征。


《金瓶梅》中的菜点制作,所取有用的原料是丰富的,它不局限于一个地区,涉及到全国各地所产:

1.水产类:有洛阳鲤鱼、伊河鲂鱼、长江鲥鱼、太湖银鱼、河北的通印子鱼、东海的鲟鳇鱼、辽东的金虾、湖蟹、河鳅及海鲜干制品,鱼翅、蛤蜊等。

2.畜类:有西北的紫驼蹄、驼峰;中原地区的猪、牛、羊、狗、驴肉等。 

3.有南方的笋鸡、北方的菜鸡、东南的鹅、湖里的鸭子及泰州的鸭蛋等。

4.山林珍品:有东北的黑熊掌、猩唇、豹胎及想象中的龙肝、凤腑等。另有海南岛名贵的奇珍燕窝。

5.野味:有鹁鸽、田鸡,黄鼠、螳螂等。

6.时令蔬菜:有冬瓜、香芹、山药、韭芽、王瓜、苔菜、乌菱、雪藕、酸笋、香菌等。各种原料,不胜枚举。


《金瓶梅》中的烹调技艺,在笑笑生的笔下描绘得淋漓尽致。西门庆的一日三餐,筵宴应酬,其丰富的肴馔,既有高档的奇珍异品,又有中档的山野海味,也有低档的鸡鱼肉蛋,一道道的菜点,洋洋大观,技法多样,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在《金瓶梅》中,菜的制作方法很全面。以菜名论技法,各取其一,如烹龙肝、炮凤腑、蒸鲥鱼、爆炒腰子、炒鹿花猪、糟鹅掌、烩通印子鱼、摊鸡蛋、火燎羊头、煎鲫鱼、酥鸡、熬鸡、酿螃蟹、炉烤鸭、火熏肉、水晶鹅、腌螃蟹、王瓜拌金虾、肉鲊、炖雏鸽、腊鹅肉、煮烂羊肉、羊贯肠、汆馄饨鸡、油煠(炸)烧骨、鸡尖汤、榛松糖粥、鸾羹等,以上这28个品种各自代表一种技法,亦即28种烹调方法。

《金瓶梅》中有关菜的制作讲究,有其独特的风格。有的在书中说的很清楚,现举数例如下:

第34回,应伯爵说:“把鲥鱼打成窄窄的块儿,拿他原旧红糟儿培着,再搅些香油,安放在一个磁缸内,或遇有个人客来,蒸恁一碟上去。”此法以今天的观点来看是先腌后蒸之法,既入味,又有红润的色道,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名馔。

第49回,西门庆招待胡僧的宴席中有一碗汤:“一个碗内两个肉丸子,夹着一条花筋滚子肉,名唤一龙引二珠汤。”此汤有形,定名风趣,今世尚无。

第61回,常时节的妻子,人称常嫂。在重阳节,她做的螃蟹之法是:“四十个大螃蟹,都是剔剥干净了的,里面酿着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儿、团粉裹就,香油煠(炸)、酱油醋造过,香喷喷酥脆好食。”现在有酿无炸,此种应是“炸酿蟹斗”。

第94回中,孙雪娥为春梅作鸡尖汤,其法是“雏鸡脯翅的尖儿细切的,配酸笋、椒料、葱花、芫荽、油酱之类,揭成清汤。”特点:取料特殊,味道酸辣。以上数例,用料奇,制作精,别具一格。

《金瓶梅》中宴席以奢侈铺张显其豪华,在众多宴席中,向我们展示了明代的食俗风貌。1.宴席规格名目有:三汤五割、五菜平头、每桌40碟茶席、八珍宴、四四宴、八珍五鼎宴等。

如第10回中,西门庆妻妾宴赏芙蓉亭的宴席有八道菜:烹龙肝、炮凤腑、黑熊掌、紫驼蹄、洛鲤、伊鲂、细烩通印子鱼、软炊红莲香稻,此种家宴非同一般,但未表明是何种宴席,或称“八珍宴”。

第43回,吴月娘请乔太太的茶席是:每桌40碟,有茶果甜食、美口菜蔬、蒸酥点心、细巧油酥饼馓之类。此种茶席品种多、规模大,也表明茶点后的酒席是“割凡五道、汤陈三献”的高档宴席。

第65回,西门庆请黄太尉的宴席,是堆高顶吃看大插桌及观席两张小插桌、八张五菜五果平头桌席。所谓“吃看大插桌”,即“吃一看二眼观三”,以示宴席豪华之盛而已。

2.招待贵宾的宴席。在开宴前客人未齐,先摆上看席、茶席,一是观赏碟工艺术,一是食用茶点、茶肴、茶食,还有干鲜果品。未入正席前,先喝茶、吃点心,或在宴间散坐聊天(古礼仪或重大宴席,每上一道点心,客人就散座自便,厨役重整杯盘后再入座,这一食俗在徐州流传至四十年代)。《金瓶梅》中宴席配合的有干鲜果品及点心,种类繁多,大宴席是不可缺少的。果品有江南的荔枝、龙眼;湖里的莲子、菱角;淮海地区的柿子、红枣等。茶食中具有特色的椒盐金饼、酥油泡螺、檀香糕、玫瑰八仙糕。点心有艾窝窝、桃花烧麦、果馅凉糕。面制品有炊饼、油酥松饼、烙饼等,多达数十种。

《金瓶梅》中的大宴小宴接二连三,如庆官宴、寿辰宴、会亲宴、节日宴、观灯宴等。形式有别,名目繁多,因客而异,都有不同的场面,以示奢华,可称得“下箸了万钱,敢欺石崇富”的盛况。


《金瓶梅》中礼仪宴会的席位按长幼尊卑入座,桌前留席口,“围上锦绣桌围,妆花椅甸”。开宴之前,主人向来宾按尊卑次第敬酒。宴会开始,乐妓弹唱相应的庆贺歌曲。酒过三巡,厨役捧献大馔,必是整个的,如烧鹿花猪,经厨役割开食,首席赏钱,谓之茶厨役,宴会进行中,配上音乐、戏曲、舞蹈、杂耍,均以与宴会节奏协调配合。《金瓶梅》中的宴会,不仅是大宴如此,一般家宴亦有音乐弹唱相应,以助饮食之兴。

通览《金瓶梅》中的宴筵,不仅是布局豪华,程序讲究,而且在高中低档的宴筵中都能有与之相关的不同乐典、歌曲,花样百出的酒令,并且还有伶官、乐官指挥,从书中看那些洋洋大观的宴筵场面,便于我们研究明代食俗之风尚。

从上荦荦大端的分析来看,《金瓶梅》中有关饮食的描绘,确实全面反映了明代的食事风貌。

《金瓶梅》中冷热菜点约280种,当用者亦有180种,筵席格10余种。从豪华宴筵中罗列铺陈的菜点,可知《金瓶梅》所写的饮食体系完善细致,其口味之精,花色之广,制作之妙,蔚为大观。

《金瓶梅》中出现的饮食品种风味,与徐州相同相似处甚多,而且其饮食风尚在徐州的传统习俗中,也有缕缕踪迹可寻。

如前述57回中的“八珍五鼎”,即是一种八个冷盘、五个大件的高档筵席,它与徐州古传“八盘五簋”筵席的规格、件数相同,我市邳县、新沂、睢宁以至宿迁,至今仍流传这种筵席,民间婚丧嫁娶、吉筵喜宴,不论高中低档,均冠以八个冷盘,即源于此。

第65回西门庆按照宋御史的差遣,举办宴请黄太尉的大型宴席中,以五果五菜平头桌席在厅外棚内两边,安排八位府官,这五果五菜平头宴席,就是徐州所说的“五五宴”。

第34回西门庆在翡翠轩款待应伯爵之酒席,先放了四碟菜果,又放了四碟案鲜(泰州鸭蛋、辽东金虾、油炸烧骨、干蒸劈鸡),第三道菜是热菜四碗嗄饭(滤蒸烧鸭、水晶膀蹄、白炸猪肉、炮炒腰子),落后是青花白地磁盘盛着的糟鲥鱼。这种规格与徐州一带流行的“三滴水”相似。

徐州的筵席礼仪风俗,至今仍是按长幼尊卑落座,主席留有席口。如有结婚喜庆宴会,上头菜时首席要付“茶厨役”的“喜钱”。尤其是农村,新亲来瞧看新娘,坐首席的客人仍有给厨师上“头菜”的“喜钱”的风俗。而早年间则不论是会亲、传启(柬)、祝寿,都有首席赏钱的风俗。《金瓶梅》第43回,吴月娘会亲乔太太,先在锦屏正面设一张锦茵座位,坐了乔五太太,其次座就让乔大户娘子,再三辞说:“侄妇不敢与五太太上僭。”让朱台官、尚举人娘子,两个又不肯。彼此让了半日,乔五太太坐了首座,其余客东主西,分两头坐了。先有四十碟茶点招待,然后是摆放整齐的酒席,下面鼓乐响动,妓女弹唱,戏子扮演折子戏。递酒把盏之后, “厨役上来献小割烧鹅”,乔五太太“赏了五钱银子”,等到“割凡五道、汤陈三献”,天色已晚。这里表现的食俗,在徐州是不难见到的。

徐州煮汤的用具,称为“古子”。其正确写法应该是“䀇子”。这种烹饪用具,是周围陡直的深锅,一般用砂土烧制,也有铁制、锡制的,称为“砂古子”、“铁古子”等。《金瓶梅》第23回,宋惠莲烧猪头肉,就是用的锡古子。宋惠莲“舀了一锅水,把那猪首,蹄子剃刷干净。只用的一根长柴安在灶内,用一大碗油酱,并茴香大料,拌着停当,上下锡古子扣定。那消一个时辰,把个猪头烧得皮脱热化,香喷喷五味俱全。”可知其用具与做法,皆与徐州相同。

《金瓶梅》菜肴原料,大部分能在都徐海一带得到。尤其是第54回中,有一菜是“酽醋滴的苔菜”。众所周知,苔菜或苔干都是徐州闻名全国的特产。“苔菜烧开开洋米”是徐州名菜。而邳县与睢宁交界处出产的苔干,是全国唯一出自徐州的菊种绿叶蔬菜,其食用部分为肥肠的肉质茎,与莴苣相似,可凉拌生食,多放酽醋、香油,亦可制成干菜或熟食,清脆可口。

《金瓶梅》所列举的面点,也大多与徐州的面食点心相同,如第7回的黄米面枣糕,第16回的葱花羊肉一寸的扁食,第39回的“板搭馓子”、“糖薄脆”,第42回的麻花,第33回的烙饼,第56回的糖糕,第57回的火烧等等,都是徐州市上流行的小吃品种。四十年代,徐州各大饭庄均有“桃花烧卖”,一字不差。这种烧卖的面皮用碗边碾压,用红色素的汁水调和,因而蒸出的烧麦呈现桃红色,故称“桃花烧卖”。

烧制热菜方面,《金瓶梅》中的炮炒腰花、烧羊羔等菜,在四十年代的徐州大同街致美楼中也是拿手的名菜。《金瓶梅》中的“烤鸭(注1)”一菜,在徐州三、四十年代的名菜饭馆中亦有供应,如彭城路南段路东的奎光阁饭馆,当年供应有吊炉烤鸭及红焖豚蹄,最为有名。抗战初期,李宗仁将军驻节徐州,曾到此店品尝,赞不绝口。有次李宗仁请白崇禧来此吃烤鸭。白崇禧乃是回民,信仰伊斯兰教,见是“大教”饭馆,不愿入内。李宗仁说:“这家饭店有烤鸭,是你能吃的,而且是家'大教套小教’的饭店,你吃'小’不吃'大’,有何不可!”白崇禧见盛情难却,便进去吃了烤鸭,也十分称赞。而南关李可染家的宴春园饭庄则供应明炉烤鸭与醉蟹,十分闻名。应该说明,徐州的烤鸭多用麻鸭,不用填鸭,前者肉质香而鲜美,后者则肥腻,口感反不如打野食的鸭子。

《金瓶梅》第34四回,应伯爵对西门庆所赠予的两尾糟鲥鱼,感激不尽,夸赞得不绝口。其实这种糟蒸鲥鱼和糟鸭掌(第27回),徐州兴隆园饭馆就曾经供应。1926年11月至1927年4月,奉系军阀褚玉璞驻军徐州。有次褚玉璞到兴隆园就餐,其中有一道糟蒸鲥鱼。鲥鱼是产于长江、钱塘江等处的名贵食用鱼,其鳞下脂肪丰厚,肉味鲜美,在烹制时要保持鱼鳞完整。清有咏鲥鱼诗曰:“江鱼才人馔,蒸时麦生香。玉屑重罗得,银鳞一卷将。”特别强调了吃鲥鱼的时令,乃初夏之际,而且美味在银鳞。不料出身于绿林的褚玉璞却不懂这些,一见鲥鱼没有去鳞,立即大发雷霆,拍桌子叫招待员,说:“欺负我没有吃过鱼,怎么的?连鳞都不去,就敢端给我吃吗?嗯!”当时的招待员侯金钊,人很机伶,他知道这位杂毛脾气的督办不好侍候,一时很为难,如果说鲥鱼去鳞影响鲜度是人所共知的事,那不就是说褚玉璞无知识了吗?于是灵机一动,利用褚玉璞又自负又有封建头脑的特点,绝不能说得让他下不了台,便扯个谎说:“鲥鱼不去鳞,这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金口谕言,定下来的规矩,这是钦定的吃法,给贵人吃的!” 褚玉璞听罢转怒为喜,恍然大悟似地说:“原来鲥鱼受过皇封,那我吃,我吃!”他品尝之后,果然鳞美鱼鲜,还以为是一大幸事。若不是招待员侯金钊足智多谋,一场大祸就难以避免了。而兴隆园厨师恐怕别的食客也有这类疑问,遂采用将银磷刮下藏入鱼肚的做法,创造了“糟蒸鲥鱼肚藏鳞”的名菜,既保持鱼脂油鳞的鲜味,又避免食客误会而发生口舌。

《金瓶梅》中的烧鱼头(第49回)一菜,也是徐州的传统名菜。早在唐五代时,徐州就有吃鱼头之风。相传唐末梁王朱温(籍贯为徐属砀山,后建立后梁,使称梁太祖),准备投奔黄巢起义军时,其义兄弟为他践行,特地烧制了徐州河湖盛产的黄鲇鱼。在摆好酒菜,人尚未到齐之时,朱温已将鱼头吃光。神话传说,朱温吃的是鳌鱼化身的鱼头,因此他“独占鳌头”,称了皇帝。因其被大唐封为梁王,建立国号,亦称梁(后梁),故此烧鱼头,又称“梁王鱼”,成为徐州及砀山的名菜。1938年初,李宗仁将军在徐州指挥抗日,曾到宴春园就餐。笔者当年在此掌灶,曾用青菜荚、小刺海参、熟火腿做配料,烧制了这道菜,称为“三军战鳌头”,以寓中国三军将士一定能战胜东洋鬼子之意,颇得李宗仁将军称赞。不久即有台儿庄大捷之消息传来,笔者亦感无限欣慰。黄鲇鱼体大肉肥,尤其鱼头胶质浓厚,鱼脑鲜嫩,骨髓香醇,风味独异,故可成为名贵佳馔。

至于《金瓶梅》各回中均常见有熏鱼、熏肉、熏鸡、烧鸡等冷盘菜肴,此种肴馔,本文不再枚举。总之,《金瓶梅》菜系与徐州菜点,有着密切的关联,其相同相似处之多,已为评论家及细心读者所共识公认,兹不待烦言矣。

注1:“烧鸭”,即“烤鸭”。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云:“烧鸭,用雏鸭上叉烧之。”又云:“烧羊肉,羊肉切大块,重五七斤者,铁叉火上烧之。”可知明清两代,“烧”即“烤”也。《金瓶梅》中,第3回、32回、35回、42回、45回、52回、57回、61回,均有“烧鸭”。尤其是第45回,用“炙鸭”一词,语意更为分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