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枣庄潍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评析

 常在巅峰 2021-11-16
一、非选择题阅卷心得及其应对策略
16题共14分三问,难度不大,但得分率不高。第一问问的是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而很多学生由于审题不清,答成了城市热力环流的成因;第二问有三个得分点,大多数学生能从趋势和最值两个方面回答出来;第三问考察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把城市风和海陆风结合起来,推导出的结论和图表联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陈浩老师)
17题共15分,平均分7分,属于应该得到分,学生答的普遍不好,作图题是等级考要考察的内容,画风向难度不大,很多同学不会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手把手教,现场作图,多练。二三问考察基础知识的理解,特别是热低压的形成,学生要理解形成过程,抓住采分点,为什么热?热了后会怎么样?过程环环相扣,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地理过程,第三问要抓住考点是什么?回扣知识点,昼夜温差的大小取决于大气的受热过程,白天如何?晚上又怎样?学生专业术语不会用,口语化严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强调地理词汇和专业术语的应用。(邓常峰老师)
18题,第一问是六分,大多数同学可以得到两分,能够写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降水少。关于湖水只进不出,矿物质积累就不能回答正确。第二问是六分,回答出冬季降雨多,春季气温回升就可以拿到这六分。学生几乎都可以答对这问,因为题干里已经提到湖水的来源,表格里也有明确的信息。通过这道题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读题能力还是很好的,只是对于有点难度的题不能进一步思考,还需要平时多加练习。(杨阳老师)
第19题共三问总分14分。本大题有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每小题中也自带材料。学生需要结合设问联系材料,组织语言,有因有果的回答问题,方可得高分。平均得分约8分,失分原因是第1小题学生答题只是罗列知识点,没有组织知识点的异国关系因果关系答题,失分较多。第2小题得分较好。第3小题学生有的没抓住'正月十五涨大潮’信息,有的忘记大风信息,思考问题不全面。(王艳梅老师)
二、整体评析
本次期中联考的题目是根据山东省新高考地理等级考的题型出题,命题人专业水平很高且用心命题了,题目质量很高,特别是非选择题,由于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做起来较吃力,还好选择题相对来说较简单,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分析非选择题,学生考完以后普遍感觉较难,极大的原因是大部分同学没有适应高中生活,不重视地理这门学科,小科副科思想在作怪,导致自己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术语几乎为零,因此才“对不起”或者说是“配不上”这份高质量的试题,学校用心准备这次期中考试,把最好的试卷给学生准备着,学生却没有利用好这份试卷,没有达到考试的目的,如何让学生喜欢地理这门学科,如何让优秀的学生选择地理,是因为热爱而选择,而不是其他学科没得选,不得已才选地理,如何尊重学习规律,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考试流程菜单并对过程细节加以辅导,逐步提高应试技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任重道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