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松为什么杀不掉西门庆?

 书剑庸人 2021-11-16

《水浒传》中西门庆因为勾搭潘金莲,和潘金莲一起害死武大郎,被武大郎的弟弟武松在狮子楼斗杀,武松为报杀兄之仇,手刃西门庆,大快人心,非常符合读者的接受心理。

然而到了《金瓶梅》中,却变成武松斗杀西门庆未遂,反倒错杀了李外传,蹲了几年大牢。待到再次前来复仇,西门庆早已因为纵欲过度,死在潘金莲肚皮上,命归黄泉。

读到这里,很多人不禁纳闷:《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为什么不把复仇的机会留给武松呢?

换句话说,武松为什么没能亲手杀死西门庆?

西门庆作为一方恶霸,淫人妻女,坏事做绝,他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疯狂地占有女人,无所顾忌地贪赃枉法,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淫徒恶霸,兰陵笑笑生为什么不让武松亲手杀死他?

对此,各代《金瓶梅》的评论家们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看法。

《金瓶梅》抄本的早期阅读者薛冈就对此颇有看法,他说:“西门庆当受显戮,不应使之病死。”

他的意思是:西门庆就应该被武松杀死,而不应该让他病死。

但是,冷静地想一想,西门庆未死在武松刀下却又是符合当时社会实情的。

封建制度是少数人压迫剥削多数人的社会。那些官僚像地主、土豪、劣绅干尽了伤天害理的事,有几个遭到报应的?武松杀死西门庆,恶人遭恶报,这在封建社会并非常规。而常规却是,恶人做了坏事并不遭恶报。他们活得自在,照样花天酒地,吃喝嫖赌,享尽荣华富贵。这些人物是在他们所处的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他们身上,无不深深打着封建末世时代烙印。

西门庆和潘金莲一起害死武大郎并没有遭到恶报,反而在短短的六七年时间内,将生意越做越大,钱赚得越来越多,女人娶了一个又一个,还投靠蔡京,当官弄权,炙手可热,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迫害无辜,逼死弱女......读《金瓶梅》的人,没有一个不恨西门庆的,所有读者都期待着武松归来报仇雪恨,来为民除害。

但是我们都忽略了一点,就是武松真能杀掉西门庆吗?不能,整个封建统治势力在庇护西门庆,纵容西门庆。

所以,当武松姗姗来迟,准备为兄报仇的时候,西门庆已经死掉了。

西门庆尽享人间富贵,倘若他不是肆意放纵色欲,很可能会活到七八十岁寿终正寝,真是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

其实何止西门庆一个,《金瓶梅》里的那些恶棍坏蛋,哪一个又遭到恶报?且不说像蔡京、李邦彦、宋乔年、蔡蕴这样一批贪官,就是那些社会底层的作恶者地痞流氓帮凶帮闲,他们一个个也活得优哉游哉。

潘金莲毒死武大郎,害死官哥儿,气死宋惠莲,“斗宠争强,迎好卖俏”,在西门庆没死之前,她依然活的逍遥自在。潘金莲最后固然死在武松刀下,其直接原因则与她自己的纵欲有关。一向以工于心计、聪明伶俐著称的潘金莲,对充满杀机的武二郎失去了应有的警惕。庞春梅是潘金莲的帮凶,被逐出西门庆家之后,嫁给了周守备。不但未遭到任何惩罚,而且步步高升:先是当妾,继而当上了正夫人,还生了个儿子。她和潘金莲、西门庆一样,都是死在自己手上。

兰陵笑笑生一反过去的传统,他的笔下多是“市井小民”,没有理想的光环,没有传奇的色彩,人物的命运完全按照生命本身的逻辑去发展。西门庆这个“淫徒恶棍”坏事做绝,罪行累累,罄竹难书,读者希望由武松来收拾他,作者又何尝不想这样呢?

但是现实中的西门庆,武松是杀不了的,武松的力量远远不够,这是黑暗的封建社会的真实,靠主观的愿望是改变不了那个现实的。

兰陵笑笑生故意用这种近于冷酷的笔墨,写出了人们不愿见到的严酷现实,目的大概正是让读者透不过气来,不让读者陶醉在虚假廉价的大团圆大雪仇的结局之中。

另外《金瓶梅》的主旨的“以色诫世”,意思是贪色害命,世人不可沉迷在女色之中。像西门庆这种,贪财好色,滥施淫欲,无恶不作的淫徒,即使能逃过武松的报仇,也终究逃不脱自取灭亡的命运。有这个主旨在,武松怎么能杀掉西门庆呢?

李瓶儿是否人格分裂?为什么嫁给西门庆之前和之后差别那么大?

她是叛徒,小三,不爱江山爱美男,却活成金庸笔下最受欢迎的女主

天龙八部中辽国侵宋为何绕道雁门关?宋代弱势国防罕见高明之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