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与中华传统》| 裴鹏程解读

 wsgmail 2021-11-16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是古代文献学专家、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

关于本书

本书不仅对“孝”的内涵进行追根溯源,而且对历史上影响巨大的“二十四孝”故事进行了多个角度的解析。作者发现,在传统社会,“孝”传达的信息不只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家庭关系,它反映的是古代社会最基本的治理逻辑,两千多年间,“孝”其实一直都是支撑传统社会大厦的重要基石。

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古人所说的“孝”跟我们今天理解的“孝”有什么区别?

第二部分,古人如何达到“孝”的目标?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介绍的书是《“孝”与中华传统》。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所谓“百善孝为先”,在传统社会“孝”甚至称得上最根本的道德规范。大部分皇帝的谥号都会带有“孝”字,很多朝代都宣称“以孝治天下”,《孝经》是《十三经注疏》中唯一一部被皇帝注释的儒家经典。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在古代,一个人是个大孝子,他会被举为“孝廉”,是有机会当官的;而一个人只要被告发“不孝”,他将无权辩解,可能会被直接处以极刑。

为什么“孝”在中国传统社会有那么高的地位呢?

「得到APP」《熊逸讲透资治通鉴》课程提到,中国传统的孝道之所以复杂深奥,其实是想要通过“孝”为代表的繁琐礼仪来达到规范人们言行的目的。《跟华杉学儒家思想》课程提到,中国古人有关“孝”的各种行为,其实反映了儒家思想的一个特点,这就是不去高谈阔论,而是把思想渗透在日常的各种细节中。

今天为你介绍的这本《“孝”与中华传统》,作者是古代文献学专家、复旦大学教授陈正宏。作者在书中不仅对“孝”的内涵进行追根溯源,而且对历史上影响巨大的“二十四孝”故事文本进行了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的解析。作者发现,在传统社会,“孝”传达的信息不只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家庭关系,它反映的是古代社会最基本的治理逻辑。两千多年间,“孝”其实一直都是支撑传统社会大厦的重要基石。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孝”就像一把钥匙,可以帮我们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从“孝”入手,我们不仅能发现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也能进一步理解,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大力弘扬“孝亲敬长”。 

下面,我们分两部分介绍本书精华内容。第一部分,古人所说的“孝”跟我们今天理解的“孝”有什么区别?第二部分,古人如何达到“孝”的目标?

第一部分

首先看,古人所说的“孝”跟我们今天所说的“孝”有什么区别?

今天,我们常说到“孝顺”这个词,内涵无非包括两点,首先尽到赡养义务,维持父母的正常生活;其次,要尽可能让父母心情舒畅,精神愉悦。简言之就是“对父母好”。不过,“孝”的对象最初并不是父母。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作者开篇便给我们剖析了“孝”这个汉字。“孝”是个象形字,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上,字形从古至今变化不大,传达的基本信息都是一个后生小子背着一位老人。不过,这位老人指的不是腿脚不便的父母,而是指过世的祖宗。

试着对比两个字,一个是刚才提到的“孝”,另一个是考试的“考”字。你有没有发现“孝”和“考”这两个字的外形看起来非常像。作者认为,这两个字不只是外形相似,含义也紧密相关。“考”在古汉语中可指代死去的父辈,而“孝”字的意思也跟祖先崇拜有关。 作者列举了很多证据。翻开先秦典籍,“孝”字绝大多数的使用场景都是祭祀祖先。比如《诗经·小雅》的《楚茨》篇中有这样两句:“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这两句诗描写的是西周时期贵族祭祀祖先的场景。贵族们供奉了洁净的牛羊肉,祖宗们晃晃悠悠返回人间,享用供品。看到子孙的一片孝心,祖先把福赐给他们,保佑子孙万寿无疆。 

作者还进一步做了统计,《诗经》有305篇文章,“孝”字出现在其中的11篇里。而这11篇文章都属于《雅》和《颂》。我们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展示的是地方的民间乐歌,而《雅》和《颂》都跟王室有关。《雅》收录的是“王畿”也就是西周王族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颂》特指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可见,诗经中的“孝”跟王族生活以及王族的祖先崇拜有关。

这种关系是怎么产生的呢?

作者认为,“孝”其实是上古时期贵族维护自身特权统治的一种手段。随着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居于上层的统治者会面临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这就是如何管理这个愈发庞大的群体。那时还没有成熟的官僚体制,统治者想到办法是充分发挥血缘的力量。简单说,就是提醒大家:往前追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我们的身体里都流淌着共同的血液,所以,我们是一家人,我们都应该对“祖宗神”心怀敬畏。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反映的便是周代的现实。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对外是“戎”,通过作战来维护族群安全并争夺生存资源;对内是“祀”,也就是一同祭祀祖先,保证内部团结有序。

既然“孝”的对象最初的是祖先,后来怎么演变成父母呢?

作者提到,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许许多多的个体家庭产生。这时,只靠血缘、只强调对已逝祖先的崇敬,已经无法把社会聚拢在一起了。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根本不在乎他们彼此同姓。这时,已经被打破的社会秩序怎么才能恢复呢?

儒家主张,应该继续在“孝”这个古老的观念上做文章。儒家有一套治理逻辑:“齐家、治国、平天下”,反过来讲,要想天下太平,首先要保证每一个“家”都井井有条。作者强调,儒家学者口中的“齐家”的“家”,并不是以夫妻为主体的小家庭,而是包括了父辈、祖辈以及兄弟姐妹在内的家族。 家族内部关系复杂,如何才能秩序井然呢?这就要强化“孝”的作用了。以前,“孝”的重点是对祖先的崇敬,现在,儒家学者把“孝”的对象扩大从崇拜祖先,扩展到敬重父母,强调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爱是出自人的本性,由此,形成一整套有关“孝”的伦理。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孝亲敬长”“长幼有序”的观念在中华文化的肌体内生长起来。

我们试着跟作者抬个杠。“孝”这套理论是儒家学者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是针对动荡社会的解决方案。但到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此后各项制度越来越发达,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军队、官僚、税收来有效管理社会,为什么两千多年来,“孝”的理论非但没有褪色,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呢?

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的苏力教授在他的《大国宪制》一书中,有过另一番精彩的解释。

关于“中国人为什么极力推崇孝道”,我们可以把苏力老师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除“孝”以外没别的办法,二是“孝”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中国古代有一个长期不变的社会特点,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村落组织是构成“农耕中国”的全部基础。所以,农村治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但麻烦的是,中国的地域过于广阔,各地情况过于复杂,仅凭农业时代的国家系统,根本没有办法处理天南海北每个村落那么多的事情。所以,中国历史研究者常说“皇权不下县”,也就是说,像村落这样县一级以下的社会单元,需要靠本地力量来治理。

依照什么原则来实现自治呢?苏力老师强调了四个字“父为子纲”。在家庭内,由于体力、智力和经验的差别,父子之间长期是领导、教育和指导的关系。即便孩子成年了,体力超过了父亲,父亲的经验、人脉也会保障他在家庭决策中的支配地位。说到这儿,你可能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亲训斥儿子的场面。苏力老师认为,在传统农耕社会,人们的预期寿命有限,“人生七十古来稀”,绝大多数父亲作为家庭决策者和领导者通常会定格在中壮年。在这个时候,父亲的体力、智力都处在巅峰时期,是当之无愧的一家之主。要想保障父亲的决策能够被顺利落实,就要大力提倡“孝”道,儿子要坚决服从父亲,服从家庭秩序。

这一点似乎没什么出乎意料的,苏力老师提到,“孝”其实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孝”作为一种可以复刻的模板,能像矢量图一样随意放大,嵌入社会各个角落。“父为子纲”的逻辑,可以从最初的血缘关系发展成纵向层级关系,直接用来构建和治理农耕村落社区。村落的事情要由本族族长说了算,他的经验最丰富。农耕村落的组织成本因“父为子纲”而大大降低。两千年来,随着社会越发展、人口越多,问题便越复杂、越细密,这时,更需要各个村落的族长努力尽到自己的职责。而且,这种层级关系继续抻大,官僚组织可以套用,低级官员要服从高级官员,因为高级官员掌握更多情报;国家同样可以套用,全国上下都要服从皇帝,因为皇帝有最系统的治理经验。

你看,古代中国的治理逻辑可以凝结为“父为子纲”这四个字,而“父为子纲”正是“孝”的社会性体现。

第二部分

既然“孝”这么重要,中国古人应该如何达到“孝”的标准呢?

孔子给出这样一句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本书作者在此基础上把古代的“孝”归为两大范畴,一是“奉养”,讲的是父母或者怎么对待他们;二是“追孝”,讲长辈死后又该怎么对待他们。 

听起来,古人要落实的行动,跟今天没有太大区别。我们今天同样也是要让父母吃得好、住得好。其实,在古代,古人要想做到“奉养”“追孝”,是非常艰难的。作者在书中花了一半的篇幅来分析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

所谓“二十四孝”,据作者说是元代一位叫郭居敬的人筛选整理的,他还为每个故事配上一首诗,成为明清时期影响力最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

下面,我们结合作者在书中对“二十四孝”的分析,来看看古人对“孝”这件事情有多高的标准,多严的要求。

先说,“奉养”。简单说就是子女成年后,要让父母衣食无忧。但什么叫“无忧”呢?这个标准就很宽泛了。

从高标准讲,子女要对父母提出的各种物质欲望尽力满足。你可能听过“卧冰求鲤”的故事,这是“二十四孝”里最有名的故事之一。大概的情节是:汉末晋初,有位叫王祥的孩子。他早年丧母,继母对他很刻薄,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坏话,导致他失去父亲的疼爱,只能整天干脏活儿。但王祥仍然尽心尽力照顾双亲。一年冬天,继母生病了,想吃鲤鱼。由于天气寒冷,河水冰冻,无法钓鱼,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要用体温来融化冰面。王祥的孝心感动上天,忽然间冰面裂开,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高兴坏了,捉住鲤鱼回家供奉继母。 

很多人会说,王祥很傻,孝敬当然没问题,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为什么不拿石头砸开冻结的冰面呢。作者解释,这个故事之所以这样广为流传,传达的价值观正是我们前面说的“奉养”的高标准。这个故事的情节很有意思,中华民族是个注重饮食的群体,子女在“奉养”父母的时候,尤其要在满足父母“吃得好”这一方面无条件服从。而“卧冰求鲤”的情节,特别能体现子女竭尽心智,因此广为流传。 

除了高标准,作者还提到“低标准”。这并不是说放低标准,而是强调在极端情况下,子女也要尽力孝敬父母。按照儒家要求,在衣食紧缺的时候,子女要首先保证年迈的父母活下去,其次才是自己和孩子。“二十四孝”里有个极端的案例“为母埋儿”。情节很荒唐,相传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也有说是晋朝时期 ,有一位叫郭巨的孝子,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给两位弟弟,自己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啥也没分,只是选择供养母亲。因为家里穷,食物有限,郭巨为了供养母亲,竟然说服妻子,打算把儿子给活埋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口粮节省出来留给母亲。郭巨的孝心撼天动地,以至于他在挖坑的时候,突然挖到黄金,一家人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个故事在今天听来,不仅难以令人感动,甚至让人反感。连鲁迅也有同感,既然要承担赡养母亲的义务,为什么不在分家产的时候备足口粮。没钱没粮的时候,为什么不想办法获取粮食,而是非要害死自己的孩子呢?

猜想一下,“郭巨埋儿”或许是个极端的思想实验,古人是要通过这个故事,来传达一种道德取舍的观念。天平的两端,一端是自己的骨肉,另一端是自己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古人强调,要毅然决然地选择父母。

作者认为,“奉养”的内涵不仅包括“高标准”和“低标准”,还要在时间轴上展示出“孝”的无时无刻。比如,早晚要请安,做错事要受罚,获得肯定要跪谢,总之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礼数,让父母感受到被尊重,精神上获得满足。 

子女,对在世父母要“事之以礼”,也就是“奉养”;对于过世的父母,则要“追孝”。作者提到,“追孝”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葬之以礼”,一个是“祭之以礼”。 “祭之以礼”是对远古习俗的延续,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谈过,接下来重点看“葬之以礼”。

传统社会衡量子女是否“孝”有个重要标准,这就是看父母去世后,子女是否举行了合乎习俗的葬礼。简要看一下,古代的丧葬礼仪是怎么进行的。如果子女远在他乡,得知噩耗后,他们要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回家乡料理丧事,这叫“奔丧”。接下来,子女要为亡故的亲人穿戴整齐,把他的灵柩停放在临时处所,这种临时处所有个专门的名称叫“殡”,也就是“殡葬”的“殡”。灵柩停放时长不超过70天,不少于50天。为什么停这么久呢?这期间,满怀悲痛的子女要四处奔波,为亡亲寻找一个合适的安葬之所。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之所以不急于下葬,是因为古代医疗条件有限,当场无法确认死者真的死亡了。等到备好墓地,便迎来葬礼的高潮,孝子要极其悲痛地让亡亲入土为安。亲人安葬后,儿子还要服丧三年,作者提到,服丧时间准确说是二十七个月,日子从得知死者过世那一天算起。在这二十七个月内,儿女不可以做官、考试、嫁娶。为了体现极端痛苦,他们还要住茅屋、喝稀粥、睡破席、枕土块,越悲哀越能赢得别人的赞誉。 

你有没有发现,在“孝”的众多体现中,古人格外重视“孝”的外在形式。除了日常要向父母请安、跪谢,父母死后要厚葬,礼仪尽可能隆重,随后,子女还要守孝二十七个月。

为什么传统社会,要鼓励这些行为呢?

我们这里还是引用一下苏力老师的研究。苏力老师提到,古人之所以要过度地提倡“孝道”,是因为“孝”这个行为是反本能的。

人们常说,“人类爱的天平往往是向子女一方倾斜的”,这不是心灵鸡汤,从社会生物学的原理上看,由于“自私的基因”,所有生物天生都更“关心”繁衍后代,而不是上一辈。而且,服从和听话并不是人的天性,幼儿通常依恋父母,但从青春期开始后,父子亲情就不足以保证孩子自发孝敬和服从父母了。所以,中国古人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无可厚非,符合生物进化的利益。但这会引发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养老。今天的生活资料相对充分,儿子给父母留一口饭吃很容易做到,但在古代,生活资料稀缺几乎是常态。而且,由于缺少贸易市场和技术手段,即便人在年轻的时候想到自己总有一天会老去,也无法囤积大量食物或财富,留给几十年后的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养老必然是社会难题。如果不以某种制度要求子女为父母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老人的生活注定悲惨,对整个社会而言,老人也会成为村落的巨大负担。

关系是相互的,说了这么多,我们一直在强调“孝”,也就是子女一方的付出,长辈一方应该做什么努力来维持这种关系呢?

古人在强调“子孝”的时候,也会强调“父慈”。在古人的观念中,只要能真正做到“父慈子孝”,这个家庭就会和睦,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也就牢固了。

“父慈”这个概念很有意思。为什么中国古人强调“父慈”,而不提“母慈”呢?有本书叫《性的进化》,书中提到,在繁衍这件事情上,男性抽到的牌看起来要比女性好一些。由于生理区别,男性在繁衍后代这件事情上更容易,而女性的资源,也就是卵子,则要少很多,而且女性往往要承担孕育胎儿和抚养幼儿的工作,因此,母亲比父亲更关心后代,父慈比母慈更难做到。

历史记载也一再证明这一点,我们前面提到过“郭巨埋儿”的故事,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但郭巨作为父亲竟然心生邪念活埋自己的儿子。还有个故事很有名,这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程婴为了搭救幼主,拿自己的骨肉调包,结果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被活活摔死。这些事情未必是真的,但故事不在少数,而且中国人反复地讲,这说明中国人打心里就认为,这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我们再想想,有没有母亲伤害孩子案例呢?思来想去,下手最狠的或许只有岳飞的母亲,但岳飞受到的也只是皮肉之苦,没有被伤及性命。你看,就社会经验而言,慈母相对常见,慈父则不是。

不过,传统社会,男性是家庭的主要的养护者,抚养幼子阶段,更需要男性协助来分享生活食物和生存经验。所以,要想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需要对父亲提出要求,要求他善待幼子。

苏力老师认为,儒家提出“父慈”这个理论,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一条道德规范,更是一个家庭和村落的构成规范。对于女性,“父慈”就意味着男性更顾家,这能大大减轻女性的养育责任,改善了女性的生活状态。对于子女,“父慈”也能让他更有正当性地领导孩子,更顺利地向孩子传递生活经验和生产技能。对于自己的家庭,由于社会生存的竞争,坚持实践“父慈”的家庭往往能培育出素质更高的后代。对于别的家庭,“父慈”是某个家族家风的重要展示,这会成为待嫁女性择偶的基本标准。而对于整个社会,“父慈”会推动“子孝”,正所谓“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因为这样,“父慈”成为农耕社会家庭制度的核心规范之一。

结语

最后,我们再回头来谈谈古人推崇的“二十四孝”这件事。

“二十四孝”中有不少颇有人情味的故事,比如“子路负米”。故事讲的是,主人公子路家境贫寒,生活节俭,每天以粗茶淡饭度日。但是,子路担心父母年纪大了,营养不够的话,会生病。因此,他数十年如一日,跑到百里外买米回家,孝敬父母。后来子路做了官,过上了优渥的生活,但他却常常感伤。因为父母已经过世了,他多想再为父母买米回家,却没有机会了。每当读到这样的情节,我们的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暖流。

但不可否认,“二十四孝”中的部分故事,也严重压抑了正常的人性,而且这种压抑是代代相传的。更可怕的后果是,久而久之个人的思考能力、创造意识会逐渐丧失。道德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但在这些故事中,追求纯粹的道德反而成为古人生活的机械目标。

但如果换个角度看,我们或许能在“二十四孝”故事里发现人性压迫以外的信息。作者在全书结尾部分,从社会学和历史学角度对古人推崇的”孝“进行了精彩分析。

作者发现,“二十四孝”其实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均衡观。我们前面提到过“郭巨埋儿”的故事。但我们想,这个故事里最惨的人难道是郭巨本人吗?更悲惨的,应该是即将被活埋的儿子,以及即将失去儿子的母亲。你看,所谓的“孝子”身后,往往会有一个地位更低的家人帮他垫底。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长辈总是最有话语权的一方,因为长辈代表的并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他代表的是家族的秩序性、传统的权威性。所以,当多个矛盾发生的时候,第一要务一定是保证秩序和权威,这是传统社会稳定的基石。那如果象征秩序、传统的长辈提出无理的要求,做了错事怎么办呢?那就需要牺牲家族中某个人的利益,来实现平衡。被牺牲的,可能是“卧冰求鲤”时的王祥本人,也可能是“为母埋儿”时郭巨的小儿子。 

从社会学角度看,“二十四孝”反映了家族均衡观,从历史学角度,你会发现,这些惨烈的故事,或许都跟一个字有关,这就是“穷”。“二十四孝”故事中的董永“卖身葬父”,是因为董永穷得买不起一口棺材;黄香“扇枕温衾”,也是因为家里穷,雇不起奴仆服侍长辈;蔡顺收集桑椹给母亲吃,同样是因为逃难旅途中穷得发慌。如果去做个统计你会发现,“二十四孝”中绝大多数故事都发生在东周、东汉和西晋,这三个时代共同的特点就是战乱和贫穷。与其说“二十四孝”是粗暴的道德律条,束缚了人性的自由发展;不如说它是一部纪实文本,浸透了传统社会普通人生活的悲苦心酸。

好,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部文稿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红包分享,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讲述:裴鹏程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划重点

1. 古代中国的治理逻辑可以凝结为“父为子纲”这四个字,而“父为子纲”正是“孝”的社会性体现。
2. 在古代社会的动荡时期,社会底层的人希望苟且生存;社会上层人希望利益不被下层人冲击。“孝”便沦为一种工具,上层人用它来稳固统治,下层人用它来麻痹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