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不应该被遗忘的知识

 鱼堂主 2021-11-16

今天有书友跟我说,自从开始读书后,接触到很多新的理论,每个都觉得有道理,感觉很迷惑,不知道该相信谁?

我说,这个是正常现象,我之前也经历过,感觉每个道理都说得通,但是又无法达成统一观点。

在学习过程中,混乱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学习就是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的过程。

比如,你从小生活在村子里,村里的人和事你都熟悉,很少有超出你认知的东西出现。

但是,你来到大城市以后,接触到很多新观念,一下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应对。

如果你处于这个阶段,我这里有个框架,可以帮你,框架的好处是建立全局认知。

我们从开始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将知识分为三个阶段:“无知的确定期”、“有知的混乱期”、“批判性思维”等阶段。

任何知识,都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从认识到打破,再到建设新观念。

这个过程,最易被忽略的,最不应该被遗忘的知识,就是“常识”。

常识就是像空气,用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一旦离常识太远,就会出问题。

比如,有人受骗,就是想占便宜,平时谁都知道,贪心是受骗的根源,但是,人身处其中的时候,依然会把常识丢到一边。

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常识?

这里有个故事,从前,有个铁匠师傅对徒弟说:好好干,师傅将来告诉你这一行的秘诀。

徒弟于是很听话,盼着有一天师傅讲出行业秘密来。可师父一直没讲,直到有一天病倒,快要死了。徒弟实在憋不住了,就跑去问。

师傅说,“是啊,你过来。”徒弟靠过去,师傅说,“热铁别摸。”

这不只是笑话,也是一则寓言。

很多常识就是这么句大实话,但又是最基本的法则。

常识之所以要经常提,有两个原因:1,对很多人依然是新鲜的。2,因为太常见被忽略了。

常识就是因为人人都知道,太常见了,慢慢就失去新鲜感的知识。

最后可能汇聚成一个段子,或者一个金句,成了“热铁别摸”这样的话,被写进小学生的课本。

就是因为它经过反复验证,成为全人类的认知基础。也就是说,常识才是最可靠的知识形式。

常识就像呼吸一样,提出来,谁都理解认可,回头就又被遗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有太多身不由己的理由。

比如,你知道不能贪心,但是依然忍不住贪念走入陷阱。

按照常识去做,常常在于智慧和决心。

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保持对常识的敬畏,常识本身只是知识,我们最不能缺的,就是追求常识,遵守常识的态度。

其实这些年,随着科学的发展,新出现的研究结果,也一个变成常识,但是因为信息传播的问题,这些知识依然只在专业圈子里。

比如,人为什么会思乡?

其实就是思念童年形成的饮食习惯。

这是因为人的消化蛋白酶,受儿时饮食的影响,对外面的食物消化不良。

不只如此,在文化中也存在,比如,你听到家乡话,总会不自觉感觉亲切,或者有些人,一直很难摆脱家乡话的影响,比如,东北人,福建人,更多人讲普通话。

这些背后形成的机制都是有原因的,我们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他,就会变成新的常识。

其实,我们读书就是建立,新常识的过程。

通识,表面意思是和专门知识相对,是对各方面知识有所了解。实际上,良好的通识,还决定了一个人处理知识、认识世界的水平。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对美国大学教育进行反思时,把人的思维模式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无知的确定期”。

就是学到什么,就认为它是千真万确的,最典型的就是中学阶段的教育。

所以说,处于这个阶段时,一定要接触可靠的常识。

第二个阶段,叫“有知的混乱期”。

就是接触了许多学派和理论之后,觉得似乎都有道理,又不能掌握体系。

很多大学生,甚至学者都停留在这个阶段。

这可以说是一种相对主义。

第三个阶段是“批判性思维”阶段,就是能够通过取证、分析、推理的方式,作出理性判断,这是思维真正成熟的阶段。

学习之所以被称为翻越高峰,主要就是,我们在学习中,需要不断挑战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