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快速的学习方法——沉浸式学习

 木香草堂 2019-05-09

 张冰

  我们常说对孩子的文科教育培养中,有三方面是最关键的

  1.价值观教育

  2.思维教育

  3.知识教育

其中知识教育是其中最浅显也是最不重要的部分,就好像冰山一样,知识结构只是露出水面的那十分之一,思维和价值观才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重大部分。同理,如果你想向一个人学习,最重要的部分也一定不是这个人所掌握的某种知识,哪怕你想学的可能只是他的某种技能,这种技能的技术含量越高,最关键的着眼点就越不能仅仅盯在知识本身。原因是:

这个人的根是他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技能和知识只是这个根所长出的果实而已,如果你没有或者不理解它的根,你又有什么逻辑能够长出同样或者更好的果实呢?

你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这个你想学习的人,首先起码得能达到他的水平吧,如果你连他的根都不了解,更谈不上理解,如何能做到?生物界的常识是,小草的种子长不出大树的苗来。你想成为大树,首先必须拥有大树的根!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你知彼的过程,你必须有能力成为他,你可以不想,但你不能不可以!当你已经可以成为他,你再反过来知己,再次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在“师傅”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你才升级了,超越了。这,才是向一个人学习并超越的完整过程!

理清思路后,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拥有师傅的“根”了,即如何拥有师傅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如何把我“变成”他?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和师傅“共振”?只有这样,你才能和师傅“心心相印”,师傅一抬手你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你能全然的理解师傅,你就学到了师傅的“神”,而不是师傅的“形”!以此,你已经达到师傅的水平了,师傅能干的事你也能干,因为一个人最大的成就不是由知识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根——价值观和思维能力决定的。就算这时你还有些师傅的形没有学会,但假以时日,你也很有机会弄会,因为你会慢慢用师傅的根把果实自己长出来。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想尽一切办法进入你师傅的世界吧,听他所说,读他所写,看他所做,最好放空自己时刻和他“黏”在一起,你渐渐的就沾了“仙气”了。因为你在用全身心去感受他,去理解他,这时候起作用的是右脑而不是逻辑思维的左脑,你感受的师傅的信息越多,你变成成他的概率就越大!这就是沉浸式学习。尽其所能的向老师的频率靠拢,学习的过程中完全的放空自我,只有把自己的水到净,才有可能注入老师的水。

所以现在知道为什么自古师带徒都是跟师学习了吗,师徒吃住一起,形影不离。真正得了师傅衣钵得徒弟,师傅必然和其感情甚笃,因为这世上可能再找不出更理解他的人了。所以师徒之事,不仅是徒弟找师傅,师傅更在找徒弟呢。

这种学习方法小孩子天然就懂得。有些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越小的孩子对于老师和父母的重视越大,老师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越大,而一个大学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远远不及一个幼儿园教师的。这是因为小孩子在小时候,往往通过“模仿”来向她的老师学习,模仿动作,模仿语言,其实也在模仿他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他们的“进步”都很快,不久就会把他们老师身上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复制到了自己身上,所以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这话真的不假。

了解了这一点,您是否对您孩子或未来的小baby的启蒙老师有了些许担忧呢?作为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你真的有勇气让你的孩子来复制你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