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xianfengdui111 2021-11-16

我们举几个涉及到秦始皇以及身边人的例子,看看司马迁如何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来颠倒事情的好坏善恶。

一、吕不韦编书,是文化功德还是面子工程?

吕不韦原来是一个商人,由于帮助秦始皇的父亲秦庄王继位有功,当上了诸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掌权之后,决定编撰一本历史文化丛书,取名为《吕氏春秋》。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吕不韦

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本来是一件好事。秦国马上就要发动统一全国的战争了,战火一旦燃起来,各国的文化典籍难免不受到损失。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对战国时期的列国文化进行一次梳理,吕不韦决定编撰《吕氏春秋》。这应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既保护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即将可能完成的统一大业,做思想和文化的准备。

可是我们看看《史记·吕不韦列传》是怎样引导读者的。

司马迁这样写道:“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宾客如云,并以此互争高下。吕不韦虽然依仗强大的秦国,内心与四君子相比却羞愧不如。于是,他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等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门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来,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认为囊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史记·吕不韦列传》:“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着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

在上述这段文字中,司马迁用了“羞不如”三个字来做心理描写。吕不韦心里惭愧自己不如信陵君等四君子,所以要编撰《吕氏春秋》来争口气。就这三个字的心理描写,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变成了挥霍国家财产为自己争面子。

这段文字中还有一处心理描写:“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说吕不韦认为自己编撰的这个《吕氏春秋》囊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所有事情。什么书能够收尽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没有书能够如此,于是在读者的心里,吕不韦成了夜郎自大的无知之徒。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吕氏春秋》

可是何以见得吕不韦“羞不如”?吕不韦体么时候说过《吕氏春秋》囊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所有事情?

吕不韦当时已经是强大秦国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而上述四君子,不过是在秦国虎视眈眈之下,苟延残喘而已。两处心理描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个“羞不如”,一个“以备”,五个字使吕不韦在道德品质和学识方面,均输给了四君子。本来是流芳百世的文化事业,现在变成了遗臭万年的面子工程。

二、吕不韦辅佐秦庄王,好心不得好报

吕不韦第一次见秦庄王的时候,秦庄王还穷困潦倒地在赵国做人质,既不招父母疼爱,也没有继位的希望。而此时吕不韦已经是家财万贯,风流潇洒,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秦庄王

为了帮助秦庄王继位,吕不韦散尽家财,四方运作,还冒着被杀的危险,终于如愿以偿,辅佐秦庄王登基为王,并进一步辅佐秦始皇建立了强大的秦国。

历史上无数这样的良臣被后世传颂。范蠡(lí)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张良帮助刘邦称帝,孔明协助刘备三分天下巴蜀为王。可是吕不韦没有,不仅没有被传颂,反而被人唾骂!

何以如此天上地下?因为司马迁用了五个字的心理描写。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在邯郸做买卖,见到了当时名叫异人的庄王,于是自己在心里说:“此奇货可居”—这个东西可以赚大钱。

五个字“此奇货可居”,把吕不韦帮助秦庄王的动机,定性为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吕不韦的人品也就被这五个字锁定:一个唯利是图的奸商而已。

可是我们要问:吕不韦跟谁说的这句话?这么隐秘的思想怎么可能到处乱讲?以吕不韦当时一个商人的身份,不可能有史官记录一言一行,此话从何面来?

三、十个字一箭双雕,贬损两人

秦始皇十年十月,因为与嫪(lao)毐(ai)叛乱有牵连,吕不韦被罢相回到封国河南。

吕不韦为了奉迎守寡的秦始皇母亲,把嫪毐装扮成太监,进献给太后。由于太后的纵容和吕不韦的容忍,嫪毐势力越来越大,最后起兵叛乱被杀。由于此事由吕不韦引发,其间又有放纵之过,所以秦始皇将吕不韦免职,但保留其爵位和封地,让其告老还乡,回封国安度天年。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赵姬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被罢相回到封国之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拜访吕不韦。秦始皇担心发生变故,就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与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人都迁到蜀地去居住!”

吕不韦看了信之后,“自度稍侵,恐谏”,吕不韦心想,接下来一定还有进一步的迫害,害怕日后被杀,就喝下毒酒自杀而死。【《史记·吕不韦列传》:“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鸩而死。”】

这段文字,记录了吕不韦饮鸩自杀的事件,事件的起因是秦始皇的一封信。我们先删除司马迁的心理描写,带引号的十个字:秦王“恐其为变”,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单看历史事件:

吕不韦被罢相之后,回到自己的封国河南,诸侯闻讯派使臣来探望,络绎不绝。这时候,吕不韦收到秦始皇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一是把吕不韦骂了一通,二是让其搬家去偏远的蜀地。吕不韦读完信,饮鸩而亡。

如果我们排除对秦始皇和吕不韦的偏见,单看这段历史事件,我们会对这两个人产生什么样印象?

(一)秦始皇挺仁义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秦始皇嬴政

吕不韦犯了那么大的事情,弄个嫪毐充太监进宫和皇太后淫乱,丢尽了秦始皇的脸,而且还生出了两个孩子,弄得嫪毐成了秦始皇的后爹。嫪毐还武装暴动,谋反篡位,罪魁祸首就是你吕不韦。

在战国时代,不要说杀一个臣子,就是儿子杀老子,臣子弑国王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换了别的君王,即使不是暴君,杀吕不韦,将其满门抄斩,不会有人认为过分。但是秦始皇没有杀吕不韦。不仅如此,还给其保留封国。现在看到诸侯各国来拉拢吕不韦,于是改变主意,把他发配到偏僻的蜀国,合情合理。

(二)吕不韦这人也有骨气

具体表现为:

1、受了处罚夺了相位,没有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威望和关系,利用封国的人力财力网罗亲信谋反。

吕不韦罢相的时候,秦国国内的动荡还没有完全安定,秦始皇也还没有完全坐稳江山。秦庄王、吕不韦提拔的大将蒙骜,虽已病故,但其子蒙恬等人已成年,并手握重兵。一班当年跟随吕不韦的老将尚在,李斯是他的舍人,关系密切,又有提拔之恩,皇太后也支持吕不韦,真有变故,未必不伸手相助。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蒙骜

2、诸侯各国的使臣不断来访,没有动摇叛国。

联络诸侯共同抗秦也是一条出路。战国时代,一国重臣转而去他国为相的,不胜枚举,亦不会有道德人格的问题。孙子、百里奚、伍子胥、乐毅等都被后世传颂。而这个时候,秦国还没有真正向东跨过黄河,大将蒙骜攻取的上党、太原,在秦国内乱中已经丢失,吕不韦利用自己掌握的秦国情报,此时出面联络诸侯,逐鹿中原,难说鹿死谁手。

3、好死不如赖活,去蜀国近可以暂避风头,远可以寻求东山再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在有诸多选择的情况下,吕不韦却选择了自杀。

吕不韦为什么自杀?我们也可以有几种推测:

一是以死明志,不会背叛秦国。

二是灰心失望,以死指责秦始皇不念旧功旧情。

三是自知罪有应得,认罪伏法。

不管是哪种心态,吕不韦都还算是个血性男人。

现在,司马迁在吕不韦饮鸩自杀前加了四个字的心理描写:“自度稍侵”,为了怕分量不够,后面又加了两个字,点明主题“恐诛”。六个字,秦始皇和吕不韦都被贬损。这六个字,彻底改变了事情的性质和人物的形象。

就是说,吕不韦为什么自杀?因为他料到,这只是秦始皇加害他的第一步,其后还会有进一步的加害,害怕被杀并连累家人,所以自己了断。怕死而死,懦夫也。

而秦始皇为什么不立刻杀吕不韦?不是仁慈,他是要慢慢地折磨他,一点点把他逼到绝境,然后将其置于死地。这样一来,秦始皇变成了一个阴险狠毒的人。

显而易见,“自度稍侵”,“恐诛”这样的心理描写,是司马迁想象的,是司马迁在这个事件中加进去的小零碎。吕不韦喝了毒酒当时就死了,没有留下遗言,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司马迁如何知道?

写历史怎么能用这样的文学手段?

四、老谋深算的王翦为何敢跟暴君叫板?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了秦国大将王翦与秦始皇争兵的故事。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王翦

秦始皇平定韩、赵、魏三国,赶走燕王喜后,准备攻打楚国。秦始皇问计于诸将。

秦将李信,年轻英勇,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活捉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

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将军估计需要动用多少兵力?”

李信回答:“最多不过20万。”

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60万不可。”

60万人在春秋战国的战争史上,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这之前的史料记载,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大数字的军队。而且王翦的话还有点嚣张:非60万人不可。王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怎么敢这样对君王说话?而且是一个传说中的暴君!搞清楚王翦的身世,有利于我们在后面的史料记载中明辨真伪。

(一)王翦扑朔迷离的身世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王翦是秦国人,老家在频阳(陕西省富平县)。

《史记》中说王翦年轻时喜好军事,后来侍奉秦始皇。秦始皇问计于王翦的时候,王翦至少应该有60多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秦始皇平定诸侯的战争中,王翦儿子王贲已经是秦国的主要将领,经常担任主帅带领军队实施重大战役。王翦的孙子王离此时也已经成年,几年后秦始皇统一中国王离被封为武城侯。

60多岁的老将王翦,如果20岁从军,在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时代,就应该在军中效力,可是史料却没有关于他的只言片语。直到秦始皇即位,仍然不见其有何建树。可是突然间,王翦就被晋升为秦国第一大将,秦始皇不仅把平定诸侯的主要军事重任,都交给了王翦和他的儿子,还对他十分信任。

王翦为什么能得到如此之快的晋升?史料中看不出他与秦始皇有什么特殊关系,也不见其有特殊的功绩,据此我们做一个大胆的推测:王翦可能长时间担任副手工作,其秉性是处事低调,不事张扬,平时不显山露水,然而老谋深算。在其从军的40多年里,虽然没有攻城略地,建功立业,但他的谋略和军事才能,还是被秦始皇注意到,因而得以重用。

这个推测吻合于史料记载,后面会有详述。

(二)老谋深算的王翦让秦始皇难堪

攻打楚国老将王翦要动用60万军队,而年轻的将军李信则说20万人即能取胜,是非公道,需要秦始皇来定夺。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李信

一定是李信的数字暗合了秦始皇的想法,于是秦始皇笑话王翦道:“王将军老喽,如此胆怯!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

于是秦始皇委李信为统帅,派蒙恬协助,发兵20万向南攻打楚国。王翦见自己的作战计划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频阳老家养病去了。

李信统帅20万大军南下攻打楚国,开始是捷报频传。李信攻打平舆城,很快攻克,蒙恬攻寝邑,不久也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邑和郢城,再次取得胜利。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蒙恬

正当秦军节节胜利高奏凯歌的时候,李信突然发现,楚国的主力正不声不响地向自己合围过来。楚军紧紧跟随在秦军的周围,三天三夜人不解甲,马不离鞍。为了防止被楚军包围,李信急忙领军向东与正在攻打城父的蒙恬会合。然而就在这时,楚军发起攻击。楚军杀入秦军两个营寨,杀死七个都尉,秦军溃不成军,大败而逃。【《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秦始皇与老将王翦对伐楚所需兵力看法不一,于是秦始皇嘲笑王翦,派李信为将;没想到这李信不争气,去了就战败,还让楚国人随后掩杀而来,让秦始皇丢尽脸面。秦始皇该怎么办?

这个怎么办不是指如何应对杀奔而来的楚军。以秦国的实力,击溃楚军,当无悬念。问题是怎么处理李信战败这件事?如何在满朝文武中,在与王翦的争执中保住颜面?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王翦“非60万人不可”的断言,以及建议不被采用立即告病还乡的消极姿态,让秦始皇没有了退路。

此时此刻怎么办?秦始皇有上中下三个选择。

(三)不同的选择体现君王不同的人品

第一,杀李信以谢天下。这是历代君王最常用的办法。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明明诸葛亮自己指挥失误,却拿马谡当替罪羊。诸葛亮明知司马懿率领20万人杀奔街亭而来,却只给马谡一万五千人去守街亭。三国时期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人数是战争胜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无论马谡在何处扎营,无论他的营寨修得多么坚固,他也不可能抵挡司马懿率领的20万大军。所以,街亭被攻破是毫无悬念的事情。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既然街亭对蜀军北伐如此重要,而情报又确切司马懿必奔街亭,正确的方案应该是赶紧集结军队,抢占有利地形,伏击司马懿,或者与之在街亭附近适合的地方会战。而诸葛亮却相反,派出马谡后还照样往前进兵,活生生让人抄了后路。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误,掩盖自己根本不懂军事的事实,上策,杀马谡既堵了马谡申辩之口,又危吓众人休要胡言。

汉武帝杀王恢也是这样的道理。公元前140年,汉武帝起兵20万要在马邑城伏击匈奴,命将军王恢统军三万,待匈奴被围后,迅速出击攻其辎重。然而,汉军的战略意图被匈奴发觉,匈奴王单于急忙退兵。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马邑城伏击匈奴,

按照作战计划,此时王恢按兵不动是正确的。如果贸然进兵,由于匈奴力没有被20万汉军包围在马邑城中,而是随辎重撤退,杀入敌阵的王恢军必被匈奴精兵围歼。

然而,汉武帝恼怒于精心策划的重大军事行动劳师无功,于是要杀王恢。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汉武帝

王恢托请宰相、太后替自己辩护道:自己虽然没有照计划出击,至少没有损失,保全了皇上的三万精兵。

汉武帝不听辩解,还是杀了王恢。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王恢

秦始皇要杀李信,理由比诸葛亮比汉武帝充分百倍。李信你骄傲轻敌,口出狂言说20万就能轻取楚国,寡人相信了你。由于你的轻敌冒进,造成王师受辱,官兵丧命,车马辎重损失无数。你又指挥失误,轻易合兵一处,给楚军以可乘之机,让信任你的君主颜面扫地。以秦始皇后世暴君的恶名,不五马分尸,诛灭三族,仅仅给你个斩首以谢天下那都是轻的,你得烧高香叩谢吾主隆恩。这样做,既不损君王威严,也合情合理。然后另选一员上将,重新集结军队,再度伐楚。对于秦始皇来说,这是上策

第二,不杀李信,重新给他60万人马,让其总结经验,戴罪立功

如此,既可以让李信感激涕零于明主隆恩,从此死心塌地任君驱使,又能获得仁义君主的美名。如果李信再伐楚国成功,则可以高奏凯旋,为其庆功。只提君王简拔英才,不提伐楚是20万还是60万。这样,基本上能保全君王的颜面,至少不会输给王翦老儿。当然这样做的问题是,万一李信还是不能取胜?

还有一种做法,分阴阳两招。阴招:还是发兵20万,就让你王翦统帅出征,我看你能不能取胜。打贏了那是皇上圣明,打不赢了砍你脑袋,看你还敢不敢跟皇上叫板。这招阴点,但是许多君王都干得出来。阳招:闭口不提前番人数之争,发兵58万,强命王翦带兵出征。这样既能在人数之争上不输给王翦,又能取得平定楚国的胜利。不过这样一来,王翦就占了上风,因为你秦始皇离开了王翦打不贏仗,离了王翦不行。对于秦始皇来说这是中策

第三,是下策了,去向王翦承认错误,请求他带兵出征。

这样一来,君王的威严扫地,脸面尽失。别说是君王了,就是换了普通的男人,也不能服这个软。秦国又不是除了你王翦没别人了。哪怕派你儿子王贲去也不能向你低这个头。

上述上中下三策是从君王角度来考虑的。如果换一个角度,从秦国的利益来考虑,正好相反。向王翦认错,发兵60万派王翦出征是上策。但是,哪个君王能够这样做?那个被后世描绘为专断残暴的秦始皇,会这样做吗?会这样做吗?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血气方刚36岁的秦始皇恰恰就这样做了。

(四)秦始皇亲自登门向王翦承认错误

秦始皇听到李信兵败的消息后,大怒。但他想的不是下令惩处让他尴尬的人李信,而是赶紧驱车直奔王翦老家频阳。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秦始皇驱车直奔王翦老家频阳

《史记》用了“自驰如频阳”五个字,来描写秦始皇急切和诚恳的心情。频阳的位置在今天陕西省富平县东北,距秦都城咸阳约一百公里。马车疾驰大约需要五个小时的时间。坐马车在不十分平整的古代道路上疾驰是很受罪的,五个小时足以让人骨头散架,七日之内腰酸背疼,坐卧不安。

现在秦始皇不是派一个使臣把王翦宣上殿来,而是亲自前往一百公里外的王翦老家,而且一路上不断地催促御马,可见其心之切,其悔之深。

秦始皇到了王翦的家,进门就向王翦道歉认错:“我不用将军你的计策,李信果然打了败仗,让秦军蒙受耻辱。现在楚军正在向西推进,一天天逼近。我知道将军你有病在身,可是你怎么能忍心在这个时候抛弃我不管?”

秦始皇用行动表示了自己的悔悟,用语言毫不掩饰地当面向王翦道歉,甚至有一点乞求的意味了:“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秦始皇真的害怕楚军一天天向秦国推进而威胁到他的统治吗?当然不是。楚军在城父击败秦军,而城父离咸阳有近一千公里,楚军没有可能在强大的秦国纵深进行这样长距离的突击。除了王翦之外,秦国有的是骁勇善战的猛将。而且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楚国要想通过战争在短时间内打败秦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秦始皇真的不知道王翦是装病吗?当然不是。然而,此时秦始皇没有为自己的脸面而坚持错误。用亲自登门,用国家安危,来劝说老将军,用不点破王翦装病来给老将军台阶。

秦始皇诚恳如此,按理说王翦应该受宠若惊,没有。王翦不依不饶:

“老臣我体弱多病,脑子不清楚,思维也混乱了。大王你还是另择良将吧。”

秦始皇再次向王翦认错,并恳求道:“老将军别再说这样的话了。”

王翦不给留面子,接着叫板。

王翦道:“大王你如果逼不得已非用我去攻打楚国,那就非60万人不可。”你听这话多气人。大王你如果不得已非要用臣。你没辙了,没人了,非求我不行了。那你就得按我说的60万。非60万不可。干吗非60万?给君王一个面子,55万行不行?少5万就不行?你计算的就那么精确?

别说是君王了,换一般人谁也受不了这个。

可是,我们看秦始皇怎么说?

“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

秦始皇说,都听你的。一点也不生气,一点也没有责怪,一点也不怕丢人。36岁的年轻人,能做到这样,非一般人也,其胸怀可包容天地。

于是王翦同意出山。秦始皇发兵60万给王翦。出兵那天,秦始皇还亲自送到灞上。【《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置病饽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前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前番用李信不用王翦,朝野内外一定都有耳闻,如今秦始皇完全按照王翦的要求办事,并亲送灞上,等于就是向所有人公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五)王翦难道不怕秦始皇秋后算账?

在如何伐楚的问题上,秦始皇丢尽了面子,受够了王翦的窝囊气。老将王翦挣足了面子,占尽了上风。现在举国之兵归王翦一人,举国之力供王翦一人南征。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王翦,似乎都不够分量。王翦现在是权重朝野,并且还以伐楚完全挟持住了秦始皇。

可是,像王翦这样足智多谋,一贯谨慎的60多岁老将军不会不知道,这样做是会有很严重的后果。让君王颜面尽失,必然埋下憎恨的种子,招来日后的杀身之祸。一旦楚国平定,必然是狡兔死走狗烹。历史上这样的悲剧太多太多,不胜枚举。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在与项羽生死之战的时候,大将韩信提出要封齐王。韩信派人对汉王刘邦道:“齐国和楚国临界,我的权力太小,如果不立个代理的王,恐怕不能安定齐地。”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刘邦

刘邦一听大怒,马上就想去攻打韩信。留侯张良劝阻道:“不如趁此机会立他为齐王,让他自己为自己守住齐地。”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张良

于是刘邦醒悟,派张良带着王印到齐国封韩信为齐王。【《史记·高祖本纪》:“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遭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与王翦相比,韩信并没有使刘邦在众人面前丢脸。楚汉之争中,韩信的功劳也足该封王,而刘邦也封了许多异姓王。但是,被人要挟的感觉刘邦不能忍受,咽不下这口气。等到项羽一死,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夺了韩信的齐王印。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韩信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楚汉垓(ɡāi)下之战刚一结束,刘邦甚至没有得胜回营休息片刻,就带人进入韩信的营寨,夺了他的兵权,最后将韩信灭族。

为人谨慎,老谋深算的王翦,为什么敢于和秦始皇叫板?分析下来,不外乎两种可能:第一,王翦没脑子,办事只图一时痛快,顾前不顾后;第二,王翦知道秦始皇不是个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人。

第一种可能不成立,其依据是王翦老谋深算,足智多谋。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平赵灭楚,极善谋略。

第二种可能符合实际,秦始皇本来就是一个心胸开阔,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怀恨在心的人,他不会秋后算账,不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小人。这在后面的文字中也多有记述。王翦后来的命运也证明了这一点,他没有因此而受到报复,而是坐享太平,终其天年。他的儿子王贲孙子王离都被封为秦国最高的爵位列侯,并受到秦始皇的亲近。二人曾同时随秦始皇出巡,名字还被刻在石碑上流芳百世。

故事读到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秦始皇?敢作敢当,知错就改,心胸豁达,礼贤下士,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贤明君主。

然而,司马迁不能允许这样的形象留在读者心中,于是,故伎重演,杜撰一段对话来纠偏。

(六)深谙读者心理,司马迁杜撰对话纠偏

叙述完上述历史事件,接下来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加进了下

面这段文字:

王翦临出发时,向秦始皇请求赐予良田、美宅、园林池苑。

秦始皇说:“将军放心去好了,何须担忧家贫?”

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即使有功劳也得不到封侯赐邑,所以趁着大王现器重我,我得及时请大王赐予园林池苑,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

秦始皇听了大笑。

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王翦的做法连跟前的人都看不下去,于是有人就对王翦说:“将军三番五次请求赐予家业,有点过分了吧。”

王翦说:“不然。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把全国的军队都调来给我一人统领,我不用多请田宅给子孙置家业的方式,来表示我功成之后断然告老还乡的决心,反而要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觸。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前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曰:不然。夫秦王恒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司马迁在《史记》中加进去的零碎,颠倒乾坤

王翦

上述文字很精彩,读起来饶有趣味,然而,却令人生疑。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这段谈话十分危险,传出去有掉脑袋夷三族的可能,老谋深算的王翦不会把这样的想法到处示人。

第二,从《史记》记载的秦始皇的所有事件来看,没有一件事情显示秦始皇是个多疑的人。恰恰相反,很多事情都表明秦始皇对大臣和将军十分信任,比如,他多次离开京城外出巡游,而且时间很长,如果他多疑,必不敢如此;比如他在位37年,从来没有因为怀疑不忠而诛杀大臣,从来没有因怀疑谋反而诛杀将军。

第三,即使别人认为秦始皇暴虐多疑,王翦也不应该这么认为,因为几年前平定赵国的时候,王翦手握重兵,远在黄河以东邯郸城下,按兵不动八年,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有割据为王的嫌疑,也有割据为王的条件,但是秦始皇并没有处罚他,甚至都没有下御令催促他加紧进攻,而是任他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关于这件事情,我们后面会详细分析。

毫无疑问,司马迁心知,在前面的文字中,对史实的真实记载,已经在读者心中树立起了秦始皇胸怀大度,知错就改的良好形象,必须要有一段文字将其抹杀。

于是,司马迁用了44个字:“夫秦王忸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这44个字,通过人物的嘴,直按贬低秦始皇,它成功地左右了读者的善恶判断,很好地起到了颠覆秦始皇明君形象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