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04章|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Fendsomowrqc4g 2021-11-16
经典导读读原文·悟原理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图片

道是虚幻的,但它的作用却没有穷尽。它深邃似海、渊远无限,就好像是万物的源泉。挫掉锋芒,消除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世。它又是那样空彻透明,似无还有地存在着。我不知道是谁开创了这个空间,想象应是在人类之前。

【明心净心|存天理·去人欲】

人生在世,难免会与别人发生矛盾,引起纷争。产生纷争的根源,主要是人的私欲。当一个人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给自己的报酬等感到不满,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和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又超出了自己愿意承受的范围时,就会与人发生争吵,产生纷争。

图片

老子认为,“道”是虚幻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摸而不着,只能依赖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虚幻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这种因素极为丰富,极其久远,存在于天帝产生之先。因而,创造宇宙天地万物的是“道”,而不是天帝。这样,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解释了“道”的属性。

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本源,而且先于天地而存在;事物都是互相矛盾而存在的,并且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此外,老子还提出了他自己对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的某些基本观点。

人生在世,难免会与别人发生矛盾,引起纷争。这就要求我们顺从大道、效法大道,做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一个人能做到如此,自然就没有了私欲,就不会与人发生纷争。

能人之所以异于常人,关键在于他能时时自我反省。即使受到他人不合理的对待,也必定先反省自己本身,等到自我反省的结果合乎常理了,而对方仍然强横时,能人一般又必定再次反省自己。只有当反省到自己没有不够真诚的地方的时候,才会感慨:“他不过是荒诞之人罢了。这种人和禽兽又有何差别呢?没必要和他斤斤计较。”

每个人生活在人群中,有人的地方自然会有矛盾,有了分歧该怎么办?吵架又伤和气又伤感情,不值得。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际交往中切不可太认死理,有时装装糊涂,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事实上,记忆中的怨恨越多,随时都可能反作用于自己。因此,为了避免招致别人的怨愤,尽量少得罪人。一个人行事需小心在意,处事时心胸要豁达,以君子般的坦然姿态应付一切。


图片


阅读是一种习惯,分享是一种美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