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南浏阳人,从小听着“浏阳河, 弯过了几道弯” 歌曲长大的我,自然非常了解本土的饮食文化习惯。无论是省城长沙, 还是浏阳本市,走在大街小巷,你会看到不少打着“浏阳蒸菜”招牌的餐馆,门口都摆放着一个大蒸笼,热气腾腾的,散发的香味在饭点时勾起你的食欲。 浏阳蒸菜的起源是有典故的。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开战,浏阳人选择支持陈友谅,朱元璋便血洗了浏阳城,导致整个浏阳人烟稀少。后来, 很多广东人和江西人迁徙过来,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客家人,他们将游盘饭一锅熟的饮食方法,用本地的饭甑和竹蒸笼,结合浏阳本地的腌菜等食材,逐渐形成了一种当地特色饮食——浏阳蒸菜。 浏阳蒸菜在选材方面,以干菜、烟熏菜、腌制菜、新鲜肉类、时令蔬菜等为主,辅佐以盐、辣椒、油脂、豆豉,在煮饭的时候,放个架子,摆上盘子,放上菜,只需坐等开饭。这种烹饪方式不但方便,而且很大程度上保存了食材的营养和原汁原味。 首先我们来说说蒸火焙鱼,这道菜还被“蒸浏记”带到了联合国做美食展示,因为它极具当地特色。将浏阳河里打捞上来的嫩仔鱼洗净除去内脏,小火烘干,再用米糠熏制成金黄色,油灿灿的,看着甚有食欲。夏季配上新鲜的当地红辣椒,放点盐、酱油,淋上山茶油,蒸熟以后,火焙鱼的香味加上辣椒的回甜味,配上一碗米饭,吃得大汗淋漓。在异乡的浏阳人,有时候买不到新鲜的辣椒,配上干辣椒粉蒸,也足以解思乡之情。如果你问一个最近胃口不好的浏阳人最想吃什么,他可能回答你的是蒸火焙鱼——可想而知,当地人对这道菜是打心眼儿里喜欢。 腊味合蒸是目前很多浏阳蒸菜里比较典型的一道菜。以豆腐干打底,配之以腊肉、腊鸭、腊鸡,然后铺上满满一层当地产的辣椒粉,淋上油,放几颗豆豉,上桌的时候,淋几滴老抽上色,做法极为简单,整道菜的口感却是极为丰富,非常下饭,也是当地过年必上的一道菜。腊肉的油汁浸透到豆腐干中,吃起来有滋有味,烟熏过的腊鸡和腊鸭,水分比较少,非常有嚼劲,烟熏的香味加上辣味让人不得不爱,吃的时候直呼过瘾! 我的外公以前每年冬天都会准备很多腊菜,例如腊肉、腊鱼、腊鸡、腊鸭、腊猪蹄、腊猪肝、腊肠等,然后分给各家各户,好不热闹。近几年外公的身体没有那么健朗,家里就很少吃到像腊牛肉、腊猪蹄、腊猪肝之类的菜, 菜市场卖这些种类的比较少,只能委托周边农村的朋友特意制作。其中腊牛肉是比较香的,无论是蒸还是小炒,上桌也都比较受欢迎。 在蒸腊菜中,我个人比较喜欢吃蒸腊肠。腊肠清洗起来比较费劲,因为在烟熏过程中,水分蒸发比较多,口感上不如新鲜肥肠那般滑爽,但是腊肠的表皮相对要脆一些,内里还是保留有油汁,非常有嚼劲,别有一番风味。蒸烟熏菜,大多数时候都是放干辣椒粉,但是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经常在夏天用新鲜的红辣椒蒸腊肠,每次我放学回家,饥肠辘辘地掀开蒸锅盖,红彤彤的辣椒盖住了腊肠,配上一碗白米饭,是我记忆中温暖的时刻。 平日里工作忙,不防试试山茶油蒸猪肉,若是家里有小孩还可以放点豌豆打底,配点姜丝,放点盐,加点水,淋上山茶油,上笼蒸熟便可。这道菜口味鲜甜,老少皆宜,在浏阳蒸菜系列中是难得不放辣椒的一道菜。同时这也是在蒸新鲜肉食类菜中,出镜率比较高的。另外,醋蒸鸡味道也非常可口,可选鸡腿肉剁成小块,有些人配的是剁辣椒,也有人喜欢用泡椒——二荆条经过浸泡后的酸味,完美地和鸡肉融合, 如果觉得味道不够,还可以放点白醋,辣味、酸味、鸡腿的香味便融合在了一起。 浏阳当地产的辣椒特点是皮薄、肉嫩、辣度适中,含水量少,并且带回甜味。而辣椒又分为干辣椒、新鲜辣椒、剁辣椒、泡椒等。什么样的辣椒配什么样的菜,在蒸时令蔬菜方面更是有一定讲究。例如二荆条辣椒配的是茄子,剁椒配的是芋头,夏季新鲜的红辣椒可以蒸红豇豆、毛豆、刀豆,土豆一般配干辣椒粉。例如剁椒蒸芋头,初入口是滑爽,一咬下去便是软糯,还带一点点剁椒发酵后的酸味,在很多餐馆点单率比较高。夏天时,鲜红椒蒸毛豆和蒸红豇豆,辣中带有一丝回甜味,是我的最爱。 浏阳豆豉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在浏阳蒸菜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是用赤豆或黑豆发酵后晒干制成,味道浓郁,风味独特。像青椒蒸茄子、剁椒蒸芋头、蒸豆腐干、蒸土豆、蒸腊肉、蒸蛋,都会撒上几颗,吃到嘴里你会对那一点点豉香味感到惊叹! 夏日炎炎,没有胃口的时候,母亲经常会用豆豉蒸辣椒,不怕辣的可以用二荆条, 大多数时候还是会用螺丝椒,它肉厚、皮薄,配点酱油,再加点醋,酸辣爽口,美味极了! 另外,山茶油作为当地的特产,在浏阳蒸菜中也是有一定的地位,例如在蒸鸡、鱼、鸭、猪肉时,大多数人会用山茶油,因为它不但可以去腥提鲜,而且营养价值并不低于橄榄油。 过了寒露,当地人才会开始采茶籽,因为此时的茶籽已经长老了,水分更少,榨出的茶油更香。采摘后的茶籽放在太阳下暴晒几天,期间“噼里啪啦”地,从茶籽中会“跳”出一颗颗小籽,这就是榨茶油的精华,烘干后磨成粉,便可以榨出香喷喷的山茶油。茶树全身是宝,最后榨出油剩下的茶枯还能用来熏腊肉,用当地话讲, 用茶枯熏腊肉, 火面小,好控制火候,腊肉更香。 浏阳本身是一个四面环山的丘陵地区, 由于交通不便, 与外界交往少,自古以来以农耕为主,商业发展缓慢, 在山区生活的人为了保存食物,便制作出了很多干菜和腌菜。常见的是干豆角、干刀豆、干黄花菜、干萝卜丝等, 所以平日里干豆角蒸肉、梅干菜蒸扣肉比较常见。浏阳本地酸菜跟外地酸菜不太一样,它属于半干菜,没有加入任何含盐的调料。一般选用红薯叶、青菜叶,将其剁碎后晒至半干,装入瓶中,自然发酵而成,一个星期以后便可食用,打开盖子可以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和酸味。酸菜单独用辣椒粉和豆豉蒸,非常下饭。用它来炒豌豆、炒肉末,蒸油渣也很美味。浏阳当地早上的米粉铺都会摆上一盆酸菜,用它来作为臊子,大多数人都会舀上满满的一勺,使得米粉的汤汁鲜美中带点酸辣味,当地人美好的一天从嗦一碗酸菜肉丝米粉开始了。 浏阳蒸菜系列中也会用到一系列腌菜,食材一般选用鸡、鸭、鱼等新鲜的肉类,很有当地特色。做法一般是将鸡、鸭、鱼宰杀洗净后剁成大块,晒成半干状态,保留百分之二三十的水分,然后拌以盐、五香粉、辣椒粉、高度白酒,装入坛中即可,有些甚至可以保留一年。上锅蒸的时候,只要放点豆豉、淋点油就可以,简单方便。 腌菜不是每家都会准备的,因为只要哪个环节出错了,很容易做失败。记忆中,小时候父亲经常会腌五香鱼,出锅时非常香,邻居有时候甚至也会过来讨上几块。 每次回老家,约朋友下馆子,蒸菜是必点的,同时我们还会点一碗水豆腐汤,蒸菜中的辣椒吃得上劲头的时候,喝一碗水豆腐汤缓解一下,有吃有喝,好不快哉!现在我离乡很多年,很是思念家乡的亲朋好友,每次煲完“电话粥”,对方还会问:“豆豉、辣椒粉、酸菜够不够呀,不够的话,明天寄给你!”在我每天的饮食中也会有一碗蒸菜,这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有一次朋友来我家做客,我做了一碗剁椒蒸鸡,对方赞不绝口, 得知做法以后, 更是喜欢,临走时还要走了一瓶剁辣椒。 早些年,在广州、深圳一带,浏阳蒸菜凭借着它上菜快、品类多、味道可口、价格实惠的特点,在快节奏的城市很受欢迎。现如今,浏阳人走南闯北,浏阳蒸菜馆也是遍地开花,蒸浏记更是把浏阳蒸菜品牌化, 在2018 年“湘菜香飘联合国”活动中,蒸浏记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外交厅现场制作展示了浏阳火焙鱼、乡里腊肉这两道经典浏阳蒸菜,让更多人通过饮食了解浏阳文化,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 胡丽/文 Hana/编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