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传国宝“冰鉴”,上交之后,获赠锦旗一面

 综合历史 2021-11-17

祖传国宝“冰鉴”,上交之后,获赠锦旗一面

无论古今人们喝酒,尤其北方人喜欢在冬天喝暖酒,暖酒不伤脾胃,喜欢在夏天喝冷酒,冷酒可以避热。竟然这传统传承与古代,那么在古代,他们是怎样酿造冷酒的?其实古人用的东西叫冰鉴,是现代人所说的“冰箱”。冰鉴是由铜缶和铜鉴组成的,而缶套置于鉴中。在冬天,人们就往冰鉴里放冰块。夏天的时候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

冰鉴是战国时期发明第一代“冰箱”。那时,它只是简单地冷却食物。后来,它发展到清朝。冰鉴籍演变成一种“空调”,在古代被称为“景泰蓝冰箱”。它通常由木胎制成,由花花梨木,红木和柏树等材料制成。虽然“景泰蓝冰箱”是由木材制成的,但在箱子中使用导热系数较低的铅或锡不仅可以防止融化的冰水侵蚀木箱,还可以提供保温并延长冰冻时间。

按传记说法,事实上,“冰箱”在我国第一位皇帝期间就已经丢失了。考古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它的下落,现在它被保存在故宫博物馆。这是收藏家的功劳。

于1985年,潘大卫这位收藏爱好者,亲自到紫禁城找文物管理者梁金生,详细畅谈移交祖传冰箱文物的具体问题。那么,丢失的景泰蓝冰箱是怎么落到这个收藏家身上的呢?这要归功于他的外公,他外公是收藏文物的爱好者,他经常在古董店和拍卖会上流连,物色喜爱的收藏品。在天津的一次拍卖会上,他的祖父拍卖了丢失已久的“景泰蓝冰箱”。后来从他父亲的手中传到了潘大卫。

得到此物的潘大卫并不在意,但还是请专家们确认一番。在了解了祖先文物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后,他认为国家应该保留这样重要的文物,这种珍宝放家中也只能个人观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我签了一份捐赠协议。

因为长期“澄泰蓝冰箱”没有与此有关的消息,梁金生在紫禁城管理文物之事上很少闲暇,而收藏家潘大卫,当时也将“景泰蓝冰箱”随口称为冰箱,梁金生一时之间没有想到。仍在思考它,捐赠冰箱是为何在这里捐赠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才想起清朝有一台“冰箱”遗失的事实并做出了反应。认为潘大为将被移交给紫禁城是非常欣喜若狂的。

不出数日后,潘大伟如期将冰箱遗物送到故宫博物院,梁金生看到冰箱盖上的题字是“清乾隆皇帝”。梁金生大喊国宝,果然不出所料乃清朝丢失的“景泰蓝冰箱”。

当潘大卫看到“景泰蓝冰箱”安全送到故宫时。他正要向潘大卫问号,但他因工作繁忙转身就不见了。潘大卫把如此重要的祖传文物移交给了这个国家。梁金生自然不能让他空手而归。他打算帮助潘大卫申请文物奖励金。潘大卫立即拒绝说交出文物是自愿的,并不想要求任何报酬。而这些重要的文物应当由国家保管,如果保管不当,将给国家造成损失。梁金生看他神情坚定,于是梁金生决定送给他一面锦旗礼物,以作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