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古代帝师惩罚过幼年时的皇子,待得登基称帝后,又怕被“找麻烦”!

 综合历史 2021-11-17

在古代帝师惩罚过幼年时的皇子,待得登基称帝后,又怕被“找麻烦”!

封建君主集权制度下,皇帝说自己是老二,那就是没有人敢说老大,那么皇子虽然不是天子,但也可以加个“未来”两字,因为总有那个机会不是,那么作为皇子的老师,其实很多人都认为是件光宗耀祖的事,不是么?

比如,万一你所教的皇子登基称帝,那就是皇帝的老师,是一件很威风的事情。

但又有令人担忧的事情的,就是有些皇子年龄幼小,还未到懂事的年纪,又是万金之躯,打不得骂不得,这个师徒关系搞不好,可能会令人心生怨气不是,这个差事不好当。

若果刚好这位皇子,又不巧登基称帝,回过头来找自己麻烦,美事变坏事,那就欲哭无泪不是吗?恰巧这类似的情况,历史上就出现过,明朝时期就有一位帝师,和还是皇子的朱棣,没搞好关系,后来就“茶饭不思”心不安。

朱元璋是马背上得的江山,相比军事上的才能,在文方面就很欠缺,因为幼年家贫饭都吃不上,哪有闲钱读书识字,这个贫民出身一直是心中的痛点,在管理国家上捉襟见肘,因此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后代这方面非常严格,甚至还不惜昭告天下,希望有能人来皇宫里给皇子们启蒙智慧。

恰巧当时一位有名的老师,他是主管学务的地方官员,在京城办事时被朱元璋另眼相看,因为这位龙文渊确实不凡,而且品行也好,适合教导年幼的皇子,龙文渊因此能够进入皇宫,每天就是教皇子们读各家经典,了解如何治理国家的道理,但老师这职业不好当,皇子还小都很顽皮,经常捉弄老师。

也许是天意使然,这位老师是严师,眼里揉不得沙子,并不因为你是皇子就不敢惩罚,当时的小朱棣在兄弟里面是最顽皮,并且小朱棣还不单犯错,还屡教不改,气的当时的龙文渊拿起戒尺责打了三板,小朱棣在宫中和兄弟里早就是“称霸一方”,当场哭喊着说日后他当皇帝了,一定要打回去,这位老师就因此和皇子“结怨”。

当初龙文渊还是壮年胆气壮,皇子又年少根本没当一回事,反而年纪大了想起这事,不知是想太多了还是别的,反而担惊受怕起来。

左思右想不是办法,就想辞职回家眼不见心自然静,还能去安享晚年,因此对朱元璋说身子骨不行了,想要回家养老,皇帝听罢想到皇子们也长大,龙文渊也确实老了,便准奏。

却不想,突然有一天,当今皇帝送来一封请柬给他,被官员找上门来时,一脸的不知所措,紧接着打开一看,原来是朱棣的字迹,龙文渊看完之后,心里瞬间就感觉不好了,他总觉得对方就是要来报当年“板子之仇”才派人送来请柬。现如今得知我消息,莫非要“找麻烦”了吗?

他就向送信官员打听,官员表示皇帝很想念他,能有今天感谢老师的栽培。不知是否心中有“鬼”的原因,怎么听都不对,因此害怕此去前途未卜。

皇命不能不从,那时正值夏季,龙文渊爬山涉水就为了赴朱棣的邀约,年老体衰加之心事重重,不料在中途中暑一病不起,结果很快就去世了,朱棣都当皇帝了,早已明事理懂是非,真心邀请龙文渊这老师的,却阴差阳错再也没机会领皇帝的情。

坐镇帝都的朱棣听闻,心情非常沮丧,这份情只能用来办老师的身后事了,亲自派人护送帝师的灵柩回归故里,后葬于怀化会同县城南,朱棣又觉得不足以表达师恩,还赐封龙文渊为:翰林院侍读燕府纪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