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员废话太多,被朱元璋暴击

 老刘tdrhg 2017-05-16

官员废话太多,被朱元璋暴击

虽然古代有“不杀言官”的传统,若是杀了会被史官记下,有损皇帝形象,但史官写史,一般会“为尊者讳”,不轻易写皇帝的“污历史”。因此给皇帝提意见,依然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有时候不在于这意见提得好不好,而在于这份意见书合不合皇帝的“口味”。

洪武时期,有一个刑部主事(大约相当于司法部的部长助理)叫茹太素,只是因为极为平常的一封上书,没有符合朱元璋的口味而招来了一顿严酷的惩罚,想来实在是冤。

茹太素在洪武朝主要在司法与纪检部门担任过领导工作,先后出任监察御史、四川按察使、刑部侍郎等职。他性情刚直,有什么事都实话实说。为此,他吃了不少苦头,几次被朱元璋处以廷杖、降职,甚至还曾被处以像重刑犯一样的镣足办公。

洪武八年,茹太素写了整整17000字,满腔热情地叙说了自己对国家五六件事的看法和建议,然后就给递了上去。朱元璋接到茹太素的上书后,叫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第一个晚上读到6370个字时,朱元璋还没有听到茹太素有什么“金点子”,认为全都是废话,当场就发火了,令人将茹太素叫来,恨恨地训斥了一大通,还不解气,又命令手下人将茹太素拖下去,施以廷杖,在朝堂上把他狠揍了一顿。这个茹太素在朝几乎天天与皇帝打照面,居然还不清楚当今天子的行事风格?其实该怪他太不了解山大王出身的武夫朱元璋。不过好在朱元璋深知茹太素正直敢言,赤心报国,因此在第二天晚上他又耐着性子,继续听茹太素的上书。当听到16500个字以后,朱皇帝似乎懂了茹太素对五件国家大事的建议,觉得其中有四件事情的主意很不错,当场决定,叫主管部门去施行(《明史·茹太素传》)。最后他颇有感慨地说:“这些酸秀才,就像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这句对知识分子的形象“称誉”自此以后成为领袖们对中国知识分子评价的千古名言。

万言上书事件发生以后,朱元璋可能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了,人家茹太素什么都没错,就是上书的文字写得多了些,于是他亲自写文章讲述“万言上书事件”,并规定了谏言格式,后来立下《案牍减繁式》颁发各衙门,给底下人框死格式,看你们还能漫无边际地上书胡说瞎侃?而对于茹太素本人,朱元璋皇恩浩荡,请他喝酒吃饭,亲自给他倒酒。不过大家千万别以为,这是朱元璋向臣下服输了,大明帝国的最高领导永远是正确的。即使是请人喝酒吃饭,朱皇帝也没忘了“讲政治”、“讲原则”,当即吟诗道:“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直白地告诉茹太素:“如果你还要忤逆本皇帝的话,你也别自己臭美,自以为多了不起,我告诉你今天我们同饮,明天我可能会给你一刀,绝不会轻饶。”茹太素愚忠地继续对了两句诗:“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看来君臣还没有“达成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所以最终茹太素就因为愚忠忤逆了朱元璋,而被处死了。(《明史·茹太素传》)

洪武晚期,还有一个叫王朴的监察御史,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而被朱元璋杀害。

王朴这个人性格耿直,有一点事就要辩出个是非曲直来。但问题是要看你是跟谁辩了,可王朴不管,多次跟朱元璋斗起了嘴,朱元璋发火差一点将他杀了。洪武二十九年,王朴又跟朱元璋吵起来了。朱元璋似乎对御史这个职业还是挺看重的,尽管怒气冲冲地下令将其押到菜市场杀掉,可转而又下诏,将他拖回来,不杀了。随后轻声问王朴:“你那个臭脾气能不能改一改?”从朱元璋的问话来看,他可能意识到了自己杀王朴是不对的,只是为皇帝的自尊才这么做。轻声问王朴,既给自己同时也给王朴一个台阶下。谁知这个王朴也是执着,他回答:“陛下不认为我不才,提拔我做御史,为什么现在这般轻慢我、摧残我?假如我没罪,你为何要杀我?假如我有罪,你为何又让我活着?”简直就是一根筋没扭过来,王朴根本不顾皇帝的面子。朱元璋终于暴怒,催促手下对王朴立即行刑。王朴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路过编纂史书的史馆门口,大声叫喊:“刘三吾,听着记下了,某年某月某日,皇帝杀无罪御史王朴。”王朴因嘴巴不饶人,说了太多情绪化的“废话”,最终被朱元璋杀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