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说清皇朝没有慈禧,还能延续几百年,这是不可能的事

 综合历史 2021-11-17

清皇朝作为历史中最后一个皇朝,它只有短短不到二百余年,除了前中期有几任明君,到了中后期的皇帝都是平平无奇,而此时积累百年的问题,都开始爆发出来,尤其晚清时期慈禧太后这个掘墓人,导致清皇朝迅速走上灭亡。

虽然按照历史的进程,旧时代的封建制度必将淘汰,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也必然被时代遗弃,但有很多人说,如果少了慈禧这颗老鼠屎,清皇朝未必不能再走个几百年,对于这个问题,今天小编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关于清皇朝的灭亡,你说慈禧有责任吗?责任肯定是有的,但我们看问题不能太片面,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所以我们需要客观地对待问题。

同治和光绪两个皇帝在位期间,他们都没有得到作为皇帝的权力,只是到了光绪皇帝在位时好些。光绪皇帝是被两宫皇太后立为皇帝,光绪熬了六年,死了一位皇太后慈安,又过了八年,光绪十五年才得以亲政。而慈禧太后也老了,虽然依旧独揽大权,但皇帝的权力还能行使一部分,这点上是比同治皇帝强。

第一点,慈禧太后掌权期间,生活上铺张浪费,导致国库空虚,百姓赋税大增。

第二点,慈禧也许是年纪大,还是作为女人目光短浅,1865年阿古柏侵入并且窃据了新疆大部分地区,而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慈禧虽然同意出兵,但最后结果只是通过谈判收回部分领土,却侵略者在我国领土上有了根据地。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双方互有来往不分胜负,以慈禧为首的官员,主张见好就收,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又使法国获得了不少侵略利益。

1894年又爆发中日甲午战争,虽然慈禧主张出战,但有一个暗示“不准有示弱语”,这是什么意思呢?小编认为慈禧想要的是面子上过得去,但并不想出大力气,并要挪用军费修颐和园。关于慈禧各方面不作为,还有许多,就不一一述说,但慈禧掌握权力的同时,却没有出力保护国家利益,这是失职她难辞其咎。

而说到光绪皇帝,他也有他的难处,但也有他的懦弱不作为。

第一点,光绪的难处在于皇权不集中,官员很难支持他,但不代表他没有错,再怎么说他都是皇帝,他不拿出作为皇帝的威望与才干,谁又愿意倒向他。而官员也是人,别人也需要名节保身,满朝文武那么多人,不可能全都是奸臣,光绪帝得不到大臣支持,有他无能的原因。

第二点,是光绪帝的懦弱,且与上面所说有所关联。你说他懦弱无能,但又不完全正确。客观地说光绪帝是醒悟得太晚,兼之能力不够。一个孝字限制住他,光绪帝没有决心除掉慈禧,永除后患,在民族利益和孝道之间选择了后者。在光绪帝不再逃避困难,选择正面争取,改革制度推动新法之时,却已经晚了,这个国家已经千疮百孔。

例如,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光绪帝才醒悟过来,极力主张不妥协,想与入侵者强硬斗争,并提出停止颐和园工程,抵制挪用海军经费。这时候光绪帝已经做皇帝二十年了,现在才醒悟是不是太晚了呢?

综合分析,如果清朝晚期没有慈禧,清朝还能延续百八十年是没有问题(慈禧将近把持三朝政权),要说几百年是不可能的,慈禧不愧是清皇朝的掘墓人,与之相比光绪皇帝大错没有,小过便是太过平庸,当然这是小编的个人理解,你们怎么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