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今种地不挣钱,但在古代却未必,有志气的都想升阶成地主

 综合历史 2021-11-17

现今是一个,信息发展大爆发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许多的农村人,都拥挤在大城市打工,几乎很少还在家里种地了,因为什么?其实很简答,为了生活,也可以说现在种地不挣钱了。

虽然如今种地,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条件比之古代好了许多,但对于如今的物价来说,种地的收益,依旧没有出外打工高,而且种地是体力活,现在也很少人能吃这个苦。有人说如果承包土地,自己当老板,这样不就既不辛苦,也能挣得多?

但这样的话不是成了商人,与农民种地是两码事。那么古代种地就赚钱吗?

其实在古代,粮食是很珍贵的,因为人力廉价的情况下,在外帮人做工,一天下来能混个温饱就不错了,当然这种情况,都是没什么特长,主要做体力活的。且种地一年能收获两次,只要不出现天灾人祸,一位农民种几亩地,就够一家三口吃用,还会有所剩余,但因为要上交官府赋税,种地少了,依旧还得挨饿。

所以历史上才会说,农民经常吃不饱的,而想要吃饱,或者说过上更好的生活,只能种更多的地,但买地需要一下子掏出一大笔银两,一般农户一户几口人合力,也很难拿出这笔银子,就算买到地了,家底不厚实的,请不起工人,家里男丁不多的,一天下来要多做几倍的工作,一年无休时间长了,不小心生病了,药钱就能拖垮一家人。

所以农民想要出人头地是很难的,但总有少数人,有本事有志气,又不甘心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经过代代积累,总有些人成了土地主,也就是所谓的大户人家,其实那些书香门第、武勋贵族和大商人,往上数几代人,祖辈都是农民出身。

在古代想要提升社会地位,成为乡绅阶级,除了靠积累成为商人、地主,只能参加科举,或者从军当兵,但当兵风险大,在战场上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更别说立大功衣锦还乡。

而读书除了前期需要,花费许多银子外,还需要有天赋才行,考上秀才才能免田税,考上举人才算乡绅阶级,因为官府会给他分配土地。

因此这些路都不好走,所以大多数情况,都是经过数代人积累,成为小地主,然后请长工帮他种地,再积累成为大地主,手头富裕了,就有更多的资源,养得起更多的子嗣,培养他们成为商人,或者读书,让乡绅家族成为士族、望族等等。

兼之天朝子民,对土地的热爱,在古人的观念里,钱是虚的会花掉,但田地不会,还能每年产生收益,然后把赚到的钱去买更多土地,成为一个家族的基业。

不得不说的是,正因为在古代粮食相当于银子,许多地主都会昧着良心,收的地租非常高,但对于没有土地的农民来说,又无可奈何。

甚至有些心狠手辣的地主,会通过囤积粮食赚取差价,导致许多贫穷家庭无法维持生活。历史上因此引起民怨,继而发生暴动的事例也不少,后来还有了“打地主分田地”的说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