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是一种道德努力

 木香草堂 2021-11-17

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努力。

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第一,教学决策处处体现着道德思考。

首先,教学目标要合乎道德,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就是为了突出这一点;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充满着伦理和道德。比如说一位教师为学生选择一篇阅读材料,在核实材料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材料本身的价值,还要考虑是否适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如果这个班级中有不少孩子来自五湖四海,涉及到民族关系、种族矛盾等的材料就需要特别谨慎;再次,教学组织形式中充满着道德的考量。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常使得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这种组织形式本身就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个性发展的尊重。小组学习的开展,从小组成员的分工到活动内容的安排、相互之间的评价等,都充满着道德色彩,稍有不慎,就会给其中的部分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最后,学习方式的确定也蕴含着道德意义。学生学习的发生是很复杂的过程,而教师给班级学生提供的学习路径往往是唯一的,在多元和唯一之间如何加以取舍,体现着教师的道德思考。

第二,教学实践时常会带来道德挑战。

教学情境是复杂多变的。教师在课堂中所做的各种选择和决定,与学生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交往,对于学科教学和课堂管理的形式化策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都在以道德和伦理的方式影响着他人。比如说,倾听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但很多时候,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教师和学生之间常常进行形式化的问答,教师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倾听,而是为了引出后面的问题。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明白了教师的教学“套路”,就不再积极应答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会倾听的问题,其根源往往就在教师身上;比如说,表扬学生的时候,不是针对学生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效果,总是泛泛而谈,甚至用一些过激的形容词,让被表扬者自己都觉得扫兴。批评学生的时候,也不是针对他所做的某件事情,常将他此前的行为翻出来一顿猛批,“冷暴力”给学生造成的伤害更加严重;再比如说,面对班级学生学习差异程度比较大的现实,教师给学生布置分层的作业,并给部分学生开了小灶。这看上去是因材施教,尊重了差异,但同时又会带来公平的问题。你在这个学生身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用在其他学生身上的时间必然就少了。

第三,教师言行总是体现着道德标准。

学生在校学习,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对他们的道德影响是巨大的,并且这种影响既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在各种职业中,之所以对教师的“师德”特别强调,意义就在于此。任何教师都不可能将自己的价值观放在教室之外,然后走进课堂给学生授课,教师的一言一行中,都蕴含着价值判断,都体现着伦理道德。道德教育的基础不是建立在课程标准上的,而是建立在教师作为一个“人”之上的。一个始终给学生带来正能量的教师,总是有意识地促进和示范者伦理美德,如诚实、公平、尊重和仁慈。这样的教师明白,当自己发表言论时,会被看做依据他们背后的制度、学校,或教学专业权威发言,因此,他们非常注意节制自己的言论,不给学生带来矛盾的伦理困境,善于对学生的成长负责;这样的教师明白,教育实践是非常复杂的,并有意识地努力平衡公平对待个体和群体的需要。因为强调不偏不倚和一贯标准的公正会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而关心某些个体常常会被看作进一步加剧了不公平;这样的教师明白,只有当教师自己在学生面前是一个真实的人,教师的生活经历、教师的愿望和失望在学生眼里看起来是真实的时候,学生才会相信自己。教师在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时,要充分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道德和伦理意义。

 (此文作为卷首语,发表于《思想理论教育》杂志2015年第10期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