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整本书阅读] 赵慧芳:知人善用乃英雄

 健康晓语 2021-11-17

楚汉之争,英雄谁属?

那垓下项羽便是英雄,他刘邦便不是?

英雄,不该只逞一时之勇,而应心有全局,心有家国天下!

——题记

那段风起云涌的时代,看称是"历史的早熟期"。造就了多少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七国争霸楚汉之战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伟人,令无数英雄竞折腰。

项羽,楚汉争霸中我觉得最可悲的一个人,一身英雄之气,一付英雄之势,一片英雄之心,你失去了原本属于你的天下,输给谁?不是刘邦,而是你自己。

刘邦曾自比信陵君,从而给自己定出了人生的高度。刘邦极会笼络人心,其笼络手段又极为高明,他善于根据形势揣摩人的心理,润滑人际关系,能够吸引他人为己所用,史记载:刘邦入关后,项羽闻之,欲击之,刘邦自忖以十万军不敌项羽四十万大军,乃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项伯遂感于厚爱,力劝项羽“善遇刘邦”,并于鸿门宴上拔剑与项庄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得范增的全盘落空。从表面上看,刘邦并无任何才能,但其麾下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平……皆忠诚效命,连自视甚高的张良也敬佩地对人说:“沛公殆天授也。”以一个平民出身的“浪子”,团结着一大批才高气傲的谋士、大将为之效力,岂一般手段所能至?

项羽是个名副其实的战神,却不是一个战略家。他打的赢任何一场战斗,却不能拿下最后的战役。

项羽作战勇猛,许多人心甘情愿跟随他。但跟随他的人,无论立了多么大的战功,也得不到封赏。实在没办法了,不得不封赏的情况下,项羽就会把要封赐的大印,恋恋不舍地拿在手上,不停地摸呀摸。

曾在项羽手下打过工的韩信指控说,项羽这个人,心眼比蚂蚁还要小,那大印的棱角都被他抚摸得圆滑了,他也舍不得给出去。他内心就盼着手下人吃几个败仗,立不了战功,那么这所有的大印,就可以全归他一个人了。

项羽手下没有政治家,只有谋士。于是他打的下天下,坐不得天下。

项羽处处欲置刘邦于死地,刘邦俱险中脱生。每次脱生,刘邦都送出自己的战友、亲信、甚至亲人。而他的战友、亲信大多自愿为其送死。项羽被围垓下,连最爱的老婆都抛弃掉驾马逃窜,以往取而代之的勇敢、破釜沉舟的神气都荡然无存——中国历史从此留下一个虎头蛇尾的“英雄”。

项羽百战百胜,但是成本极高,杀戮无数,扰民休息。刘邦屡战屡败,但是手下的政治家能够很快笼络力量,收买人心,是以复苏很快。

刘邦的江山一如打不垮、嚼不烂、煮不熟、踩不扁的铜豌豆,让人无从下手;更像生生不息的野草,战火一烧,成长的更加旺盛。

而项羽只是最强悍的破坏大王,对于重建的工作则一筹莫展。他的江山就像其付之一炬的阿房宫,消失后永不再来。

项羽,将门之后,力能举鼎,然自刎乌江畔。刘邦,出身普通,年少无为。却开创大汉朝。

英雄不只是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不只是在意个人得失,还是用人得当眼光长远。有勇有谋,进退有度。如同下棋不只顾眼前厮杀,而是总比对手多想一步,顾及大局。这就是刘邦,这才是我欣赏的英雄。(1193字)

赵慧芳,涉县第一中学18实验2班学生,爱好阅读兴趣广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