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展台】张琰:明辨得失

 健康晓语 2021-11-17

明辨得失

——把得失看成过程,才是人生的智者

(从主标题看,这篇文章要谈的是对“得失”的看法,有跑题之嫌,不如直接改“把得失看成过程,才充满理性”)

古人云:“有得才有失。"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有得失,当面临得与失,我们最重要的是需要一种坦然的态度。然而不同的人对待得与失有不同的态度,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而我认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的,才是人生的智者。

把得失看成终点的是狭隘的,可能使我们会走入乐观和悲观两种极端的结局,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中的“物”指的是物质,当人们面对物质得失时,最不能把握的便是自己的情绪,因为小小的得失就会大喜大悲。然而范仲淹却能够世外,他收获的是食粮,如果我们能够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那么无论有什么困难,都能够冷静面对。相反,如果我们过于在乎得与失,就会变成患得患失,《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

把得失看成起点的是焦虑的,可能会使我们产生消极的情绪产生患得患失的距离感,给我们带来困扰。“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多得少失就是这种人行为处事的动力;一旦失去、失败,他们或总结反思,调整心态,以期东山再起;或坚守初心,披发行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在历史的长江中成一段传奇。但大多如霸王项羽,面对四面楚歌,他感到包差忍耻再无用处,实用主义让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这让多少江东才俊嘘唏不已。

把得失看成过程的人是理性的,可能会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美好,给我们带来快乐。得失之间,行而不辍,是为过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在《偶题》中如是说,写文章的成败甘苦得失,惟有自己心里晓得,曾患得患失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圣,在得失之间,选择了过程。推想历代文人墨客的文学创作,皆是如此,要不然怎么会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怎能会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的斟酌得失的佳句呢?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

在当今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当一个理性的人。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得失,不断自我调适心态,汇聚成时代奋进的合力,但是,当今的社会上也存在一些不能够正确面对得与失的人,不能够积极面对得与失,从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压力!

在这个奋进的新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理性地看待得与失,积极调适自己的心态,把得失看成过程,才充满理性,才是人生的智者!

张琰,涉县第一中学高三(28)班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