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庆龄是这样吃蟹的

 kenu 2021-11-17
文章图片1

晚年宋庆龄

长期以来,宋庆龄的起居饮食都十分简朴。有工作人员回忆,1938年到1941年底,当保卫中国同盟(后改组为中国福利基金会,现中国福利会)总部还设在香港时,宋庆龄每天的菜金就只有两角钱,而当时一瓶汽水也要这个数目。1949年后,她更是厉行节俭,早餐只吃两片面包,一杯咖啡或红茶,一只煎饼;午餐吃米饭,菜肴只有两荤一素一汤;晚餐只要一碗小米粥或泡饭就可以了。只有在家中来客人时,才会添上一些适合宴请的菜肴。

虽然在饮食方面奉行节俭,宋庆龄却仍对美食情有独钟,尤其喜爱烹饪。据她的秘书张珏回忆,宋庆龄的书房里有不少烹饪书籍。工余时,她会系上围裙,撸起袖子,到厨房里做些拿手菜,分送给友人和工作人员品尝。她烧的“鲫鱼塞肉”是公认的美味佳肴。宋庆龄的保姆李燕娥回忆,宋庆龄曾亲自教她烤羊腿,烧制咖喱鸡和西式什锦炒饭等。

文章图片2

宋庆龄(右)与陪伴她多年的李燕娥(左)

宋庆龄将李燕娥学烧的咖喱鸡分送给亲友和来访的少年儿童品尝后,大受欢迎。这道咖喱鸡的做法如下:取适量大蒜、辣椒、洋葱,切成片,放两大勺红酒,半碗咖喱粉混合,下锅煎,加两茶匙盐,一茶匙糖,待颜色变棕后,将鸡块放入,并加上椰汁。鸡块煸软后,再加入土豆,煮一小时半。宋庆龄在家中宴请国内外友人时,最常出现的甜点是杏仁豆腐和杏仁茶。她从不用外面买的杏仁粉,而是自己将杏仁研磨成粉备用,使得这两道甜点的口感浓郁顺滑。宴请时,遇到感兴趣的外国女客人,她就即席用英语传授制作杏仁豆腐和杏仁茶的“秘方”。

文章图片3

宋庆龄晚年使用的餐具

宋庆龄喜食蟹,尤其爱吃家乡上海的清水大闸蟹。然而,由于患有遗传性的荨麻疹,她每次吃完蟹就会过敏。大闸蟹每年金秋在国庆节之后、西北风起时,正是肥美时节。为了这一年只有一季的美食,宋庆龄每次吃蟹前,都先服过敏药,然后才细细品味这人间至味。宋庆龄的生活管理员周和康每年此时都会去淀山湖选购一些大闸蟹,规格每只在十两以上(当时是十六两制,约当现在的六两多),洗净加工、细绳扎牢,然后放在竹制蒸笼里,配上紫苏清蒸吃。这时候,宋庆龄总会精挑细选,留出一部分最鲜活、最肥腴的蟹,悉心包装后,给远在北京的同事、好友捎去一些,一同分享这收获的味道,有时,她甚至亲自坐火车将蟹带到北京分送。

文章图片4

曾宪植感谢宋庆龄赠蟹的书信

她的朋友和工作伙伴经济学家陈翰笙,原保盟秘书、廖仲恺之女廖梦醒等,也都收到过这份从上海专程而来的心意。宋庆龄后来在北京生活、工作期间,李燕娥和周和康还从上海给她寄“酒蟹”,宋庆龄非常高兴,上海人喜欢的醉蟹,也是她的“心头好”。

宋庆龄吃蟹有一套专门的工具,现在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里保存着。这是宋庆龄赠送给周和康作为纪念的一套三件食蟹工具,原先是周从锦江饭店为她订购的:木制的小榔头,圆形的小砧板和一把银质的钳子。

文章图片5

宋庆龄赠周和康的吃蟹三件套

1980年,宋庆龄自己还曾写信给德国友人王安娜,请她托即将来华的斯诺夫人洛易斯·斯诺带至少4把小的胡桃钳,用以钳蟹脚。北京宋庆龄故居至今保存着一套八件吃蟹的工具,据说,那是宋庆龄收藏的、孙中山先生用过的蟹具。

文章图片6

宋庆龄保存的食蟹工具

1976年,“四人帮”轰然倒台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纷纷买酒庆祝。当时正是吃蟹的好时节,人们在买蟹吃蟹时,必然要求“一母三公”,以泄怨气。宋庆龄喜欢吃蟹黄满满的母蟹,但她却毫不犹豫地说:“先吃'一母三公’再吃母的!”不久,她特地写信提醒挚友、国际著名记者、作家爱泼斯坦,告诉他“现在是(吃)那些'横行夫人’的最好时节。如果你和邱茉莉(爱泼斯坦夫人)这个时候能来,你们一定要尝尝我们南方的特别风味。”宋庆龄甚至给原保盟中央委员邓文钊之子邓广殷抄了一首名叫《卖螃蟹》的民间歌谣:“西单卖蟹众称奇,一母三公搭配齐。道似一锅烹四害,横行看彼到何时。”

文章图片7

宋庆龄抄录的《卖螃蟹》

宋庆龄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力图冲破一切罗网的狮子”。她在平凡的生活中,喜爱烹饪,尤其爱吃上海的清水大闸蟹。作为“阿拉上海女儿”,宋庆龄的巧思也许不止在斗争岁月的轰轰烈烈之中,也在一只蟹的五味杂陈和温存细腻之间。(朱贤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