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故事”征文︱给婆婆过生日

 文乡枞阳 2021-11-17

婆婆也是妈


婆婆是我先生的妈妈,和婆婆相识已26年,我一直还是习惯叫妈妈,以为比随着孩子叫奶奶似乎更亲密。就着周末我匆匆赶回老家,主要为代表在外地的子女们给婆婆过生日!
一大早,和婆婆到老家菜市场买菜,见到一派十分热闹的场景。市场上各种新鲜的蔬菜、鱼肉和土特产应有尽有,很多都是农民自家种植和加工的,非常的鲜嫩。听着婆婆的讨价还价、大家熟络的聊天,看着他们拿着杆秤称重、老人们用现金支付和找零,真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久居大城市并已习惯网购的我,仿佛一下子回到儿时在家乡的时光。我特意买了带壳的菱角,偷拍了老奶奶和老爷爷认真称重的照片,这样的情景好有意思。

和婆婆一起买了很多菜,我们准备中午在家里自己做菜过生日。婆婆虽然快80岁了,依然健步如飞能干得很,特别烧得一手好菜,我就是打下手顺带学习了。回家第一件事,婆婆煮熟了菱角给我吃,又是满满的回忆。我喜欢从菱角中间咬开壳,吸出两边白白面糯的菱角米,享受一股水里长出的清香味道。我觉得那一口吸才是吃菱角米的灵魂,所以不买被别人剥出的菱角米。小时候,我就是这样一边享受着吸菱角米,一边看书学习的。现在边吃边和婆婆聊着天,婆婆就像是自己的妈妈一样。

婆婆的生日更重要


婆媳关系一直是个家庭敏感话题,真的处成母女很不容易。我的婆婆是个特别能吃苦、能干、豁达和善良的人,在婆婆曾经带孙女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几乎是她全部作主,我也放心地把家交给她,也非常感谢她和公公一起帮我们在大城市起步时度过最艰苦的岁月。我们婆媳偶尔争执,也是就事论事,从不记对方的不好。
我的妈妈也一直教育我,要对婆婆比对她更好。这点我的妈妈真是做到言传身教。我的童年就是爸妈和奶奶一起生活有九年,妈妈总是对爷爷奶奶特别孝顺,即便后来不生活在一起,爸妈过生日总要给自己的父母请来一起过,让我们姐弟记住“儿生日母难日”。偶尔妈妈在奶奶那里受委屈或有小争吵的时候,我的姥姥也是严厉批评我的妈妈,也不允许女儿因不愉快而回娘家。也许是传承,妈妈对我的婆媳关系处理也格外严格,总是要我对婆婆比对她还好。

我当然也是做得让两个妈妈都满意了,而且我也是为人父母,希望自己也给女儿做个榜样,将来她也能遇到善解人意的好人家和处理好婆媳关系。这次回老家,我虽然只陪自己的父母呆了不到两个小时,却陪着婆婆住了一个晚上,白天给婆婆过生日并和她一起招待亲戚,公婆很开心,我的父母也很高兴!

婆妈的贤德令我敬重


记得有一首云南民歌唱到“太阳歇了、月亮歇了,妈妈还没有歇……”。我的妈妈和婆婆都是难得的好女人,为着家庭和丈夫、儿孙付出很多,甚至没有自我的生活。因为她们的贤德,至少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老一辈孝敬、把家庭经营得很幸福、把儿女培养成对社会和家庭有责任感的人,当然自己也收获了子女们的孝顺之心。
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良好的家风更要代代传,我也要向她们学习,努力做个好妻子、好女儿、好儿媳、好妈妈。现在,老人更愿意在老家养老,也是为了不给远在城市打拼的儿女们添麻烦,作为我们做子女的,的确要常回家看看,哪怕是短暂的相聚,也可以让他们在等待和送行中幸福很久。又一次分别,婆婆依旧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很感动!愿父母们长寿幸福、安享晚年!我坚信:只有每个小家都幸福了,老人们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才真正是和谐的社会!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