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离家出走,爸爸找到后一个动作全网点赞…

 富书 2021-11-17



进化妈:每个有问题的少年,需要的是被看见,而不是被操纵。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我们才有机会走近孩子,孩子才不会把我们越推越远。


作者:慢热的喜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都说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之间,都注定要有一场战争。

如果你的孩子离家出走了,你会怎么办?

“得担心坏了吧,找不到的话需要报警吧,换我小时候估计免不了一顿揍。”

这个问题问到闺蜜时,她如是回答。

前不久,微博热搜上就看到了一个小男孩离家出走的新闻。

山东一名10岁的小男孩,和家里发生了矛盾,离家出走了一天一夜,身上只穿了一件短袖,脚上也只踩着一双拖鞋。

当爸爸找到儿子时,没有一句责备,反而在看到儿子衣衫单薄后,脱下身上唯一的一件外套给孩子披上,自己则打着赤膊。

短短一则视频,引来了网友的围观,这位父亲的做法也让人忍不住点赞:果然,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能给你最无私的爱。

作家麦家曾说:

陪伴青春期的孩子,说得难听一点,就是陪伴一头老虎,你得小心翼翼。

深以为然。

在孩子的叛逆行为背后,父母如何应对很重要。

站在孩子的对面

只会成为孩子的敌人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难管?

心理学家李松蔚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在一个讲家庭治疗的讲座,提问环节有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举手。

她是一个中学老师,她很困惑:

该怎么管现在的孩子。以前还可以打骂,可以体罚,孩子对老师都服服帖帖的。现在只靠讲道理,有的孩子听你讲,有的孩子根本就不听。

她诚实地说,她认为现在的方式比以前文明了,进步了。

但是,有的孩子真的就没办法管了。

专家回答说,她也会遇到父母管不住孩子,那她会问那些父母:

你是怎么做到让自己管不住的呢?

你那么高,对方那么矮;你那么有经验,对方那么稚嫩;

你经历的事情那么多,有钱,又有资源,对方什么都没有。你怎么可能比他还没办法?

专家的意思是:

如果两个人卯上了,在一个正常的关系语境里,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老板,一个雇员,一个智者,一个学徒,这个力量的差距可以说是很悬殊的,稳的。

说前者搞不定后者,不存在的。

只要肯想办法,基本都能搞定。

但是这种态度,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的——你要真的,把对方当成一个斗智斗勇的人。

但多数家庭,是不跟孩子讲平等的。

很多大人喜欢挂在嘴边:

你一个孩子懂什么?

他还是一个孩子,跟他废什么话?

孩子幼稚,冲动,没脑子,不负责,而且最重要的是,欠打。

在很多大人看来,孩子是这样一个物种:脑子不成熟,要打,他才记得住。


打孩子有点粗暴,但它是最有效的。它用物理手段直接修正这些生物的行为,以符合大人的意志。

专家的回答其实是这样的意思:

你比他大那么多,你总是有办法的。

要找到这些方法,你必须先相信,打孩子并非解决问题之道,无论它看起来多么管用。

孩子是靠语言来沟通的人,而不是靠拳脚来管教的动物。

我始终都认为:

在家庭教育里,孩子是与父母平等的存在,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人。

如果只是以一个养育者的姿态,居高临下,选择站在孩子的对面,那么我们只会成为孩子的敌人。

每个父母都需要明白: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先和孩子站在一边

孩子才有成长的空间

网上看到过一位妈妈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每次你拉我看你打游戏的出色表现,而不用担心我因为你打游戏而不高兴时,我就非常欣慰。

终于在打游戏这件事上,你自由了。

每次你告诉我,自己某个作业没写完就想睡觉,而不担心我有不同意见时,我也非常欣慰。

终于在写作业这件事儿上,你自由了。

儿子,上次你告诉我,上音乐课是打瞌睡的好时机,因为你一觉醒来老师喊你去弹奏练习曲,你仍然可以熟练地弹出来,你庆幸自己从小练钢琴。

你说你上英语课你也常常打瞌睡,尤其是下午。你说这些给我听,而不担心我说你,我特别欣慰。终于在上课这件事上,你自由了。

你和我吐槽加调侃,数学课不用听,因为都会了。

英语课也不听,因为听不懂。

语文课终于能听懂,但是听的效果和没听一样的,死活都提高不了成绩。

说完我们一起哈哈大笑。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你说同学问你,是怎么做到让父母给你那么多自由的。

同学羡慕地说,自己也希望父母能像我们对你这样。

你回同学说:那我只能教你们“投胎术”了。

我们又一起哈哈大笑。

其实爸妈只是做了一点点改善而已。你却总不忘用最好的方式,多次鼓励我们。

信中这位妈妈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不仅让同学羡慕,也让多少家长羡慕。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一书中指出:许多叛逆的孩子,都认为自己不被理解。

有句话说:

从妈妈的角度看世界,不难。难的是妈妈能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

其实,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不被理解的孩子。

简尼尔森曾说:

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

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

先和他们站在一边,孩子才有成长的空间。

每个有问题的少年

都在等待父母走近他的心

青少年问题专家乔西·西普在《解码青春期》一书中说:

当一个孩子不断地推他的父母,挑衅他的父母,不断地做这个测试的时候,其实他就是想看看父母爱不爱自己。

乔西·西普曾经也是一个叛逆少年。

身为孤儿,他曾辗转过多个寄养家庭。


每次被送往寄养家庭时,他都会捣乱,惹祸,用各种方式惹恼养父母,心里计算着,多少天后自己就会被赶走。

直到后来遇到了现在的养父,无论他怎么调皮,恶作剧,都被无条件包容,接纳。

有一次,乔西酒驾被捕,养父对他说:

你视自己是一个麻烦,但我们视你为一个机会。

正是养父的这句话,让乔西下定决心改变,最终成为一个研究青少年问题的专家。

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

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无论发生什么,永远都被爱包围。

父母调教孩子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一味地让孩子听话,甚至采用极端的方式去鞭笞,反而会适得其反。

著名心理学家许添盛曾这样诠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问题根源:

一切问题根源在于,父母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启发,用怀疑代替信任,让孩子的生命找不到出路,找不到爱。

青春期的孩子总是矛盾且迷茫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但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谨记: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孩子叛逆,其实是在呐喊,他们推开父母,其实是在呼唤,他们只是在等父母走近他的心。

每个有问题的少年,需要的是被看见,而不是被操纵。

点个在看,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我们才有机会走近孩子,孩子才不会把我们越推越远。


作者简介:慢热的喜,富书专栏作,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首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文章首发公众号: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