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感悟】父母为什么“薄情”,你懂吗?看完我泪奔了……

 工具先生坊 2021-11-17

           【 导读小引 】长大以后,我们会发现父母年纪越大就越显得薄情,即使自己想跟父母和以前那样相处,也还是会变得不一样,甚至有点陌生。其实很多老人表现得很刻薄,但往往却是为孩子着想,薄情也是情非得已!独生子女一代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卵翼下,踏进复杂的社会难以成熟应对,不得已有的父母就会选择薄情来督促孩子成长。这就像老鹰把孩子摔下悬崖来锻炼飞翔一样,父母这么做也是为了磨练孩子。

            还有为了不让孩子为这个家牵肠挂肚,很多父母体谅现在年轻人的不容易,让孩子少把心思用在自己身上。很多父母越到老了越显得冷漠绝情。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着,懒得和子女交流。这并不是老人看淡了一切,而是父母们明白衰老和死亡离自己已经很近了,感情无比浓烈会让人走不出来,而薄情更容易让人放下和遗忘。所以他们变得漠不关心,变得若即若离,希望儿女们能够习惯没有他们的人生,为离别做好准备。

            林清玄说:“父母对待儿女,虽然儿女像风筝远扬了,但父母的心总还是绑在线上。充满爱的脸是文字难以形容的。爱,只能体会,不能描绘。”其实大部分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即使他们年事已高,也依然如此。所以当父母年老变得薄情,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的本心,是为你将来过得更好,才会用这种方式对待你。可怜天下父母心,又有几人能够明白?



               《格言联璧》中讲道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世界上最善良的人是父母,最有孝心的是儿女。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发现父母越老越“薄情”,他们生病时,默默承担着一切,不会告诉子女。孩子们离开家时,再也不会积极主动的送出家门,甚至无动于衷。对此,有人说:“人越老越薄情”,其实父母看似薄情,实则更是深情。



一、父母“薄情”,是不想让你担心

            在这个世界上,不可直视的除了太阳之外,还有父母爱我们的那颗心。在看似薄情的外表之下,隐藏着太多浓烈的爱。

            父母生病时,他们宁愿自己撑着,也不会主动给儿女们打电话。他们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孩子们给家里打电话时,他们也总是只会说:“好、好、好、家里一切都好”。

            每次外出时,看不到父母送你的身影;而每次回家时,却远远就能看到他们在门外焦急的等候。

            其实,父母并非薄情,而是不想跟你告别,不想看你离开时的身影;父母并非薄情,是不想让你担忧,所以什么都不说,独自承担着一切;父母的那些“薄情”,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会拖累你!

            普天之下,唯有父母的爱最无私,最伟大。他们用这种薄情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内心的痛,只求儿女能够过好自己的日子。

            著名作家龙应台曾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父母的身影,在我们的一次次转身中逐渐变得苍老,甚至有时,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作为子女,千万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想起孝顺父母......



二、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

         归途。

            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却无法陪伴我们走向人生的终点。世上最悲伤的事,莫过于父母倾尽全力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而我们却只能望着父母的身影渐行渐远。

            父母在,生命的尽头仿佛还很远,父母一旦离去,生命的黄昏尽在眼前,人生只剩落寞,再也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有人说:“父母是隔在我们与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时,我们会觉得自己还像个孩子,离死神远着呢!而父母遽然离去,让我们感觉到生命是如此脆弱,脆弱到仿佛不存在,脆弱到人生瞬间变得空空荡荡。这时你才会突然明白:为我们阿护生命,抵挡死神的那堵墙倒了……



三、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父母离开我们后,才想起尽孝。他们要的不多,从现在开始,多些耐心,多点时间陪伴父母,常回家看看,陪他们聊聊天,这样就足够了。

           《人生的枷锁》里写道:“唯有父母的舐犊之情,才算得上是真正无私的感情。”当你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父母越来越担心你,他们对你所表现的无言的爱,只能用心去感悟……不管你走多远,只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你真正的家,回家的路要多走一走。

            尽孝需趁早,父母等不起。像他们照顾我们小时候一样照顾他们,用心去呵护父母那一抹淡淡的晚霞。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像他们一样,会奋不顾身地护你周全,宁可付出自己的一生,用生命去爱我们!

- - - - - - - - - - - - - - - - - - - - -

编辑来源:国学生活

               (ID:gxsh789)



发布于 7分钟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