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清】鲜于枢放笔随心写出《王安石杂诗卷》骨力劲健,圆转流畅

 昵称50319000 2021-11-18

图片

一提到元代书法,首先让人想到的便是赵孟頫,而在当时,与赵孟頫同一辈人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书法连赵孟頫本人都自叹不如,这个人便是鲜于枢。
鲜于枢,字伯机,元代“复古”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精通诗文,擅长书法,书法崇尚晋唐,以此为师,书法创作独具一格。赵孟頫有过这样一句话来称赞鲜于枢的书法,言:“仆与伯机同学书,伯机过仆远甚,仆极力追之而不能及”,可见鲜于枢书法的魅力。
元代初期的时候,书法深受宋代“尚意”书法风格的影响严重,甚至有些过了,因此就少了传承,对古法有些轻视。赵孟頫和鲜于枢等人打着“复古”的旗号,以恢复晋唐书法为目标,以崇韵尚法为宗旨,极力扫除宋代书法“尚意”所留下来的弊端,使得元代书坛焕然一新。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元代鲜于枢书法真迹《王安石杂诗卷》。
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鲜于枢过张君锡“真味堂”,君锡出纸命书,于是就写了《王安石杂诗》卷。张君锡是杭州的收藏家,本身也能写一手好字,与鲜于枢也有交情。因是朋友之间,本作的书写没有什么约束,放笔随心写出,比较自然。书写肯定是凭记忆所书,故有些字词与原诗不同。
鲜于枢作此书时已46岁,正当书艺成熟的时期,故非早年学书之作。此作且是传世作品中年款较早的一件,尤值得关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鲜于枢《王安石杂诗卷》(部分)纵50厘米 横1025厘米 辽宁博物馆藏
释文:
荆公诗……
题侍(郎山水)
往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
苍梧之野烟漠漠,断垄连冈散平楚。
暮年伤心波浪阻,不意画中能更睹。
燕公侍书燕王府,王求一笔终不与。
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
仁人义士埋黄土,只有粉墨归囊褚。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
往时江总宅,近在青溪曲。
井灭非故桐,台倾尚余竹。
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蒲柳亦竞时,冥冥一川绿。
方坻最所爱,意谓可穿筑。
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
故人晚得此,心事付草木。
消摇檐宇新,揽结蹊隧熟。
更能适我愿,中水开茆屋。
鬼营诛荒梗,人境扫喧黩。
濠鱼净留连,海鸟暖追逐。
岂无方外客,於此停高躅。
忆初桑落时,要我岂非夙。
蚕眠忽欲老,一个未言速。
当缘东门水,尚涩南浦舳。
吾庐虽隐翳,赏眺还自足。
横陂受後涧,直堑输前渎。
跳鳞出重锦,舞羽堕软玉。
碧筩递舒卷,紫角联出缩。
千枝孙峄阳,万本毋淇澳。
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
尚复有野物,与公新听瞩。
金钿拥芜菁,翠被敷苜蓿。
虾蟆能作技,科斗似可读。
棂轩俯北渚,花气时度谷。
耘耡聊效颦,缔构行可续。
荒乘傥不倦,一昼敢辞卜。
虽无北海酒,乃有平津肉。
翛翛仙李枝,城市久烦促。
寄声与俱来,荫我台上谷。

示元度
今年锺山南,随分作园囿。
凿池构吾庐,碧水寒可漱。
沟西雇丁壮,担土为培塿。
扶疏三百株,莳梀最高茂。
不求鵷鶵实,但取易成就。
中空一丈地,斩木令结构。
五楸东都来,斸以遶檐溜。
老来厌世语,深卧塞门窦。
赎鱼与之游,喂鸟见如旧。
独当邀之子,商略终宇宙。
更待春日长,黄鹂弄清昼。

奉酬约之见招
君家段干木,为义畏人侵。
冯轼信厚礼,逾垣终褊心。
川坻宁有此,园屋谅非今。
雨过梅柳净,潮来蒲稗深。
种芳弥近渚,伐翳取遥岑。
清节亦难尚,旷怀差易寻。
子猷怜水竹,逸少惬山林。
况复能招我,亲题汉上襟。

右荆公杂诗。至元辛卯二月八日过君锡真味堂,出纸命书,遂为尽(书)此。
君锡书法得前人之正,又所收秘笈在诸家法帖上,亦须拙笔,亦爱忘其丑之意耶。鲜于枢记。

鲜于枢《王安石杂诗卷》,书王安石杂诗四首:《题侍郎山水》、《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示元度》、《奉酬约之见招》。全卷600余字,书于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时鲜于枢46岁,正值书艺旺盛时期,故书气恢宏,骨力劲健,圆转流畅,表现了鲜于枢极深的书法功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鲜于枢(1246-1302)
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渔阳( 今北京蓟县) 人,官太常博士,赵孟頫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二人书法当时并称“二妙”。
他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行草。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他的执笔方法很有特点,使用独特的回腕法;喜欢用狼毫,写字强调骨力。的确,他的行草书骨力劲健,真力饱满。行笔潇洒自然。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同时代的袁褒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书林藻鉴》)而书法家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可见他敢于创新的精神。他的楷书有《李愿归盘谷序》,现藏上海博物馆,笔法古朴,结体谨严,气魄恢宏。行草有所写自作诗《大字诗赞》和《唐诗草书卷》,笔法纵肆,欹态横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