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重阳,是登高的好时节。 今年重阳,恰逢休假,适合安排爬山登高,10月4日,我们选择到历史文化名城常熟虞山爬山登高。 随着年龄的增加,现在越来越注重重阳节登高了,可能是慢慢的适应老年生活了。记得去年重阳节,我们是登上了灵岩山,领略吴中第一山的胜景。前年的重阳节后,登天平山观红叶,仰济时良相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之印迹。 今年在虞山登高,也是反复思量,精挑细选,才决定到虞山。主要是在长假期间不能到热门景点,否则是人山人海,自找罪受。其次是有些文化的可看可读之处。 虞山最高峰海拔263米,东南端伸入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熟市,西南方与尚湖相依。 10月4日,一清早,我们乘坐二个半小时到常熟的长途车,再转市内公交,到虞山脚下的兴福寺已经是11点了。 兴福寺,在虞山北麓破龙涧畔,据历代邑志载,始建于南朝齐,由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三年(537)改名兴福寺。 在游兴福景区之前,先选网红打卡地吃一碗面,这也是游程中的安排。 没有去深究这里的老面馆为何成网红,据说是这里山上特有的植物熬成的汤料,特别鲜美,引来了天下好吃之徒,慕名而来。从老面馆的排场和架势上看,名不虚传。 我也冲着虞山破龙涧旁的望岳楼老面馆而来,尝尝这里的鲜味。 吃罢,我们先在兴福寺逗逗,品味和说说这里的看点。 兴福寺从齐梁始建,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江苏省的文保单位,一座园林式的寺院。 来之前在网上查阅了不少资料,这里的美景、建筑和传奇故事,网上也可以读到,我不再赘述。 我主要是想验证一下兴福寺三件有趣的事。 这是兴福寺山门前的一块条石,据说是寺里的小僧人熬不住寺里的素净,偷偷地带一条鱼入寺,不想,在进山门前,鱼掉下即刻化成鱼纹石,这是一奇,也得到证实,尽管这是传说,这也告诉我们佛门之地有禁忌,不可逾越。 第二件奇事为,一般的人群聚集的地方都宽敞平整,但这里大雄宝殿的门处却突兀出一块石头,表面已经玉化,这块石横看成兴竖看成福。这就是原来的破山寺改为兴福寺的由来。 我们对很多唐诗是耳熟能详,尤其是中央台的诗词大赛之后,能够吟诵几首唐诗已成时尚。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惟闻钟磐音。 这首诗应该不会陌生,没有想到这首诗的出处就在虞山脚下的兴福寺,更没有想到这里还有三绝碑。 所谓三绝碑为文,字和刻俱佳的碑。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常建的诗,宋书法家米芾的字和清穆大展的刻。确为第三奇。 说到三绝碑,不得不说在成都武侯祠所见唐碑为三绝碑。此《武侯祠唐碑》是国家一级文保,有唐相裴度文,柳公绰(柳公权之兄)字,名匠鲁建刻。 在兴福寺阅览了近一个半小时,有许多精彩的景、典故和物不在这里一一叙述。 下午一点半,我们开启了登山模式,喝了一杯登山必备的红牛,放弃了可选择的索道,尽管登山很累,但是我们是为重阳节登高而来。 虞山的登山道有多条,我们从兴福寺景区的一条古道登山而上, 这是一条与虞山破龙涧涧水相伴的古道,古道一米多宽,可以容纳二人以上同步上山或交汇,坡道不陡,也适合当地山民挑担负重翻越虞山。山路旁安排了小歇的条凳。 这样的登山路比我想象的要好多。 虞山上登山的游客不多,一路上也是见到寥寥的几户家庭游的结伴而行。 登山刚开始是信心满满,不能说健步如飞,但登山的步伐也不慢,和同行的青壮年有一拼。在归虎亭处还是精力充沛,在山道旁拍拍照,观观景。 随着山势的升高,我们登山的体力逐渐下降,开始出汗,开始走走停停,但还是没有坐下来的念头,还可以时不时的拍几张照片。观察下山游客的状态,问一下到山顶还是多少路。 到了山腰处的越来亭,已经很羡慕游客们坐下歇歇的姿态,开始出大汗,补充水份,或站一下观望来往的游客。 又见一亭,此时,自己已经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站在路边懒得挪动半步。也看不清亭上是什么牌匾,猜想是有关虞山上二条黑龙与白龙的恶斗之处,类似于峨眉山的斗龙坝,只是这里缺少水罢了。 唐贞观年间,相传有黑白二龙交勇,冲迸成溪,遂成破涧。 从古道穿越登山,到达山顶的公交路面,我们走走停停,大约花了近一个小时, 据当地的壮年山民介绍,他们一般20多分钟就可以走完这段古道,这说明年龄是多么宝贵。 稍事休息,我们慢慢踱了一段缓缓上坡的汽车道,大约有一站路,大约在下午3:00,我们进入虞山的剑门景区。(网上预约的门票,30元三个景点,包括剑门、虞山城墙和宝岩景区) 在剑门景区我们没有找到剑道和剑门,据说路很险。我们攀到最高处松风亭。也完成了我们重阳节登高的主要任务。 虞山素有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说法,我们登山之余,顺便看看城垣遗址 始于西晋,元末张士诚据常熟后将土城改为砖城,并将虞山东南端围于城内。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御倭寇又整修扩建,清末后逐渐坍损。1994年在古城垣遗址恢复城墙百余米,并设虞山门城楼。 同样,常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与虞山的仲雍故事和言子墓道的存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至此,我们的虞山登高之旅完美收官,晚上6点05分的汽车,打道回府,虽然累,但累得酣畅淋漓,爽。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