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 作者:徐文标 公元一九七六年 九月九日那一天 我们的毛主席 去见马克思 神州大地 天恸地哀 人民的心海 波涛滚滚 有的人活着 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依然活着 我们的毛主席 永远话在人民的心中 四十四年了 爱,是越来越深 人民 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 也是历史的鉴定者 九月九日 作者:念朝 九月九日秋收忙, 润之揭竿暴武装, 狂飙席卷湘东赣, 创建红军上井岗。 九月九日草地荒, 国焘针尖对麦芒, 机智脱险策离去, 北上抗日挽危亡。 九月九日进城皇, 赴京赶考挈领纲, 厉诫全党防腐败, 勿做败寇李闯王。 九月九日救星落, 十亿神州泪眼茫, 四十三秋尘埃洗, 臻甘弥新史无双。 2019年9月9日于上海。 肠悔迟 作者:念朝 九月九日毛公逝, 千秋伟业铸历史, 污遥抵蔑凶险在, 危机肆伏近咫尺。 违民心者失天下, 水载覆舟皆常识, 若弃英雄旗帜去, 党毁国亡肠悔迟。 2018年9月9日于上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向抗日英雄敬献花篮! 吉鸿昌将军《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1934.11.24 奉和吉鸿昌将军《就义诗》 作者:庞湍 将军抗日死, 血溅汉奸羞。 英烈传千古, 吉星照我头。 2020.9.3 步韵奉和吉鸿昌将军《就义诗》 作者:郑振国 宁为攘外死, 不作安内羞。 碧血垂千古, 丹心耀日头。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慕吉鸿昌将軍名诗,受天山居士老師爱国热情激发,也奉和一首,请大家指正。 作者:张春新 慷慨就义死, 耻笑汉奸羞, 神州多灾难, 收拾待从头。 2020.9.3.晨 拙和俩位老师 作者:徐慧敏 将军捐躯为国亡 青史名留万古扬 江山自有志士护 高歌猛进续华章 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李兆麟将军有一首著名的“露营之歌”,第四段照抄如下: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寒气侵入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战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源。 联想今日,步入新时代,为传承抗日精神,和歌一首,意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 作者:张春新 秋风落叶,西方颤抖,神州崛起,凱歌声声振环球。 胸怀朝阳心头暖,重器威摄敌胆寒。 同志们,意气风发实现中国梦。 2020.9.3.10.00 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李兆麟将军有一首著名的“露营之歌”,遥想当年战景,步韵和曲如下: 猛师怒吼,大刀飞扬,将士浴血,奋力抗倭夜无眠。 烽火连天暖,挥鞭舞刀寒。 全民族,同仇敌忾横扫斗敌顽。 联想今日,步入新时代,为传承抗日精神,再和歌一首,意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 作者:潘培坤 残风衰叶,列强身抖,中华崛起,红旗腊腊漫宇环。 卫星航母人心暖,重器在手敌丧胆。 亿民乐,脱贫致富追梦复兴圆! 和张春新局长二首2020.9.3.11:46 参加铁军独立营成立大会有感 作者:陈敬标 我来到盐城新四军广场 心潮如串场河奔腾流淌 瞻仰重建军部纪念碑 致敬吹号的战士铜像 成千上万先烈浴血牺牲 鲜血染红了河滩、沟岗 128个烈士命名的村镇 流传着英雄喋血的过往 “新四军女战士”铿锵走过 敬着军礼英姿飒爽 铁军精神铸就她们魂魄 一曲新四军军歌荡气回肠 红色基因融在血脉 红色文化烙在心上 这一张红色名片啊 映射着黄海明珠的辉煌 2020.8.28 盐城 初秋 作者:徐慧敏 细细雨丝 条条温柔 驱走灼热的阳光 云层在慢慢移动 诗一般的清晨啊! 空气里弥漫着浪漫的情愫 老去的是年华 不退色的是记忆往亊的停留 任脑海翻腾着巨浪 凭人生甜酸苦辣的品尝 什么是幸福 每个人的想往不一样 美满的家庭 相爱的伴侣 子女的有为 财富的聚集……… 这一切 有如鲜花般娇柔 彩霞般闪光 然而 我只喜欢小草的坚韧 梅花的刚强 卑微的永远会振奋 孤独的始终能自强 让秋菊独放, 看晚霞风光 我自逍遥 初心不忘 和初秋 作者:潘培坤 问天问地问初秋, 秋赋秋声秋悠悠。 双鱼戏欢蓬莲下, 独莺喜唱树枝头。 枫红菊白闻秋韵, 败叶残荷谢客流。 自古利名身外物, 且看翰墨岳阳楼! 为徐老师“初秋”诗作和!2020.8.29.14:35七律一首! 和徐老師“初秋二” 作者:张春新 独往庭院望初秋, 思念夫君情难收。 寒蝉鸣声已哽咽, 月季奋争花已休。 长夜惊梦魂已断, 人生幻景命难求。 振奋精神向前走, 不到终点不言愁。 2020.8.30.12.20 再和徐老師“初秋二” 作者:张春新 秋山秋水逢初秋, 秋云秋雨空中遊, 秋夜秋思添秋韵, 秋花秋月解离愁, 秋草秋木暖人心, 秋虫秋景境界幽, 忧伤跌落秋风里, 情到深处秋悠悠。 2020.8.30.13.50 秋的遐想 作者:徐慧敏 換下夏衣 迎来秋的凉爽 无论岁月如何匆忙 也抹不去对青春的忆想 任秋雨点点滴滴 洒落在摇曳的树枝上 萌动跳跃的文字 在脑海里浮现酝酿 把沉寂的往事封存 来唤醒新时代的伟大畅想 捧一杯热茶,弹一曲皮黄 让舞台重现在思念的海洋 不必在乎芳华老去 诗里有的是含苞怒放的花朵 和高山流水的徜徉 它催动着必须继续学习 来充实生活中的正能量 秋之痛 作者:刘桂荃 绿树 直冲云霄 年复一年 历经过烈日狂风暴雨的旋律 如今 逃不过无知无能的斧头锯子 变成排排木柱 在城市的浮萍里 留不下一滴眼泪 2020年9月2日 秋梦 作者:徐慧敏 盼得秋风飒爽来 蓝天白云舒心怀 提笔文拙难描述 一枕黄粱几徘徊 三更梦醒泪眼看 几番相思怎解开 且观秋姑淡装美 驱走炎热乐自在 大好时光莫辜负 勤读诗书添文采 人生从来无㨗径 勇者当先不言敗 秋赞 作者:潘培坤 秋果,累累, 映照你的伟绩; 秋风,习习, 凉快教训了伏暑的皮气; 秋虫,㘗㘗, 预演越冬的神曲; 秋菊,瓣瓣, 唤起大地生机; 秋叶,飘飘, 亲吻泥土的香溢; 金谷,灿灿, 昭示丰收的季气.... 秋美,满神州; 秋香,遍大地; 秋景,不胜看; 秋韵,品无底.... 初秋中秋与深秋, “三秋”气象乐无比! 秋乐胜过秋痛处, 持正登高驻心底! 祝诗朋文友好心情、好心境,好心气!于2020.9.2.12号地铁北外滩站点即席而赋! 秋赞 作者:徐慧敏 太阳啊! 你变得温柔了 收拾起你狂燥的性格 在秋姑娘的霓羽下 把大地照耀的更美更静 月亮啊! 在秋的来临里 始终闪耀着你浪漫温馨的情绪 当夜幕笼罩大地 你带来多少动人的故事 流传里神话里中旡限的甜蜜 在秋的花园里 一片锦绣 万种风情 菊在绽放 枫在红泛 树叶儿婆娑 小鸟儿低鸣 都在为秋演奏出最动人的旋律 从来低调的小草 也都染上青翠的美绿 点涰着山河的秀丽 无论高山低谷,田野小溪 都有你小草的顽强生机 我虽努力搜遍脑库 也找不到合适的语句 耒赞美你 秋,我爱你 爱你的端庄雍容 爱你的清雅秀丽 以及你那淡定平静 从不自負,张扬的性格 令我沉醉使我着迷 我要默默地辅开纸张 拿起画筆 但苦于无能书写出完美的词句 和亮丽的秋景 还是安静的在书柜里 细细的寻觅 名家大师的著作里 是如何叙述秋的美丽 敞开胸怀 领略秋意 梦圆中华 斗转星移 让沉寂的心田 敞开理想的放飞 初心永在,不断进取 老骥伏栃,志向不移 秋日抒怀 作者:瞿若 秋霄九重空,渐不亲流风。 皓月当空照,明星太古中。 雪霜催鬓白,诗赋句无穷。 秋日有风雨,仰看丽日红。 2020.09.10. 秋感二首 作者:瞿若 (一) 秋高雄气阳,翁媪共遥望。 咪眼写诗乐,共描人类昌。 (二) 凉风鸿雁秋,亭子立清流。 梦醒追前事,江山一片优。 红薯叶菜(散文) 作者:庞湍 朋友,您吃过红薯叶菜吗?可能没有,那么我今天让您品尝一下。 红薯是最平常的蔬菜了,但在困难岁月它却是农家活命的主要食粮。我幼时是个农家子,一家人过着食不裹腹的日子。日常的饭就是玉米糊糊煮红薯疙瘩,但不能想吃多少吃多少,是有限量的,饿不死就行。 红薯叶也是宝,充分利用,不能浪费。我家吃饭没有油盐炒菜,就是“净吃”。我奶奶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想个办法,把一些嫩红薯叶放进菜缸里,上面压几个大石头。过几天红薯叶腌发酸了,拿出来当酸菜吃。就这样简陋的菜,一家人也吃得很香。老红薯叶也有用处,拿去喂猪。盼猪长肥了能卖几个钱家用。总之,红薯是农家宝,都是很可贵的。 以后,我离开农村老家到城市生活。生活改善了,很少吃红薯了,更别说红薯叶了。那成了低贱之物,难上餐桌了。但是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现在红薯走上市场,受到老年人的喜爱。红薯叶也随之受宠了。今天妻子买回菜来,烧了一盘菜,看着翠生生的很养眼。我问是啥菜?妻说你们老家常吃。喔,我想起准是红薯叶菜。妻子神秘地笑了。不过这跟我幼时吃的红薯叶菜不同,现在是花生油炒的,把红薯叶的原汁原味消除掉了,很可惜。 现在提倡节约,爱惜粮食,我希望吃到过去我奶奶腌制的酸红薯叶菜。 2020.8.30 格桑花(二首) 作者:庞湍 翻身农奴得安家, 融化寒冰煮奶茶。 解放军来西藏美, 格桑花是幸福花。 欢乐藏民跳锅庄, 雪域高原闪金光。 感恩党的政策好, 西藏繁荣奔小康。 注:格桑花开遍雪域高原,意为“幸福花”。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滯,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步王勃《江中》原韵 乡情 作者:郑振国 吾原山涧水, 汇聚海瓯归。 一意牵温沪, 乡情两地飞。 注:我祖籍温州,生长上海,故情系温沪两个故乡。 2020.9.6 江边 作者:庞湍 长江滨我屋, 流向海头归。 山鸟暮年倦, 安栖不再飞。 2020.9.6 小窗 作者:徐慧敏 小窗喜观舞秋风 伴奏自有众秋虫 粉臉芦花白似雪 樱唇红似枫叶浓 自然节奏出田野 美丽旋律响云空 黄叶落地悠然序 街头秋景迷人胸 车耒人往兴盈然 洒水车过清凉送 晨起鸟鸣催人醒 晚来黄昏夕阳落 莫道孤灯独守苦 诗书为伴意轻松 且惜秋光色更艳 菊开蟹肥饮美酒 和赞徐老师《小窗》 作者:劳仁 小窗诗文妙 戏剧词语好 入秋季节到 花木虫物乌 描绘系列景 这类美诗文 唯有徐慧敏 诗人娘子军 诗意贴出身 联接感党恩 劳仁/赞 天梯 作者:刘桂荃 天梯 爱情之梯 一步一深情 步步表真心 没有甜言蜜语 更不用海誓山盟 用粗壮的双手 挖地种植 您温柔的喃昵 伴着深山里的潺潺流水 一年又一年 一梯又一梯 头已白 心连心 从天明到黑夜 风过了 雨停了 我们相拥 仰望着太阳东升 “爱情天梯”赞 作者:张春新 私奔藏在深山老林, 避开人间闲言碎语中伤, 过着恬适宁静的生活, 爱情的花朵悄然开放。 上山不易下山难, 造天梯靠原始的一錘一钻, 半个世纪顽强的操作, 血泡老茧双手见证岁月沧桑。 六千二百零八级台阶, 仿佛像飘带从天而降, “爱情天梯”是精诚的灵魂, 与日月同輝,与江河同长。 忠贞不渝的爱情呵, 温暖着彼此炽热的心房, 草原闻之潸然泪下, 雪山知之纵情歌唱。 “爱情天梯”刻骨铭心, “情为何物”令人震撼,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永远欢度短暂人生的幸福时光。 2020.9.6.10.30 季节的风还在吹 作者:刘桂荃 足迹 印入了千山万水 归来吧 游子 心儿 已经尘埃落定和疲惫 故乡的老街 今日的宽窄巷 举世闻名的一道风景 她的名字叫思念 作者:杨妙荣 还迈出蹒跚的脚步, 己淡看风刀霜箭。 这满眼的秋天风光, 她的名字叫思念。 满山熟透的山果, 曾是花朵绽放眼前。 春天里热切的盼望, 使人一次次踮起脚尖。 遍地金黄的稻谷, 多少次在梦中呈現。 凉风拂过折皺脸颊, 早己忘酷暑的汗迹。 口袋里手机响了, 蓝天正看着我脸。 搭桥的也许是北斗卫星, 通话的一定是灿烂明天。 水杉树 笔直髙大的形象, 挺拔的男子汉气派。 脚下有坚实的根基, 头上正飘过云彩。 狂风能算什么? 再狂也不会东倒西歪。 暴雨更不在話下, 越猛越彰显肝胆。 人们喜欢广廈万千, '方知你是栋梁之材。 其实民族也是如此, 否则哪有东方不敗? 大漠落日 文/雪浪 一阵飘忽 一阵断续 西风吹散了狼烟 吹老了胡杨 吹远了羌笛 高大的飞将军 却 仍在追奔 驰骋在落日的碎金里 七律两首 《白露风情》 平水韵 文/庄瑞进 一 《白露归帆》 清晨露湿寒塘草, 碧水蓝天木叶舟。 数点残星悬静夜, 一声长笛独登楼。 归帆万里心如寄, 鼓棹千山芦荻秋 竹影监窗沉晓月, 烟波浩渺使人愁。 二 《白露登高》 白露登高遍地银, 晨风拂面醉花神。 开心一刻轻歌舞。 下笔千言古韵新。 近户寒江披玉练, 隔林落叶入红尘。 孤亭漫步云端里, 俯瞰烟村有旧邻。 古原草壮20.8.7日作 虚心促进步,毅力攀高峯 ——刁林芳“文化的纪实”读后 作者:张春新 我是在“金秋文学”诗歌讲座上与刁林芳同志相识的。他送我一份自费编辑出版的小报“紫藤”,以文会友,很不容易。诚恳、笃实,这是我初始的印象。此次,他寄来剛出版的新作“文化的纪实”,拜读后,加深了对他的了解。朴素的语言,炽热的情感,使我赞叹不已。 这是他的第三本书了,主要记载2012年4月21日起,担任杨浦区图书舘“世之博”读书沙龙会长,直到2016年10月25日杨图搬到新舘时止,五年半时间,每月活动一次,他们学习活动的记录。翻阅这164頁的文字,我以为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 其一是虚怀若谷,奋发向上。 他在书中写道,我不是党员,“我乃一普通公民,一退休工人,无党无派人士也”他直言不諱,“我是老三届,1964年毕业于孝和中学,进入第四印刷厂半工半读学校”1968年10月毕业后,即分配到印刷厂工作。 请看,他坦率地展示自己,不自卑,很自信。他体会“人仅百岁,纸寿千年。”“长时期来,有志者文学的我,如同蜜蜂那样,自觉地采集各种各样的花粉花叶,才酿成了这一丁点儿蜂蜜(见后记)。”毛主席说过“虚心使人进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林芳兄的虚怀若谷使人感到亲切,他励志奋发向上的精神令人动容。 其二是文化养心,陶冶情操。 在书中,林芳兄多次提到文化养心。文化是什么?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他退休后,积极组织“世之博”读书沙龙,强调“书是心灵的良药,书是了望世界的窗户。”“知识是引导人生走向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在他组织的活动中,通过阅读有对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怀念,有对文学家郭沫若的赞赏与评判,有对雷锋同志事迹的追忆,有对李鸿章、季羡林、余光中、鲁迅等名人的评价,有对抗日战争中远征军的歌颂,也有对印刷业来龙去脉的追寻,有对中华民族的多种风俗的探索,有对抗战民谣收集与体会......林林总总,丰富多彩,打开了知识的宝库,让文化走进了心灵。他表示“步入老年队伍的我,决定以文化养老,以读书养心。”“让自己的生活得到充实,性情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扩大,修养得到提高,境界得到升华,精神得到洗礼。”一个老人有这样的认识和境界是很不容易的。这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美德的写照,也是开拓进取不服老,升华自身,增强素质,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出一分力,发一分光和热的心声。 其三是认真仔细,独立思考。 林芳兄读的书不少,但有所选择,而且肯下苦功夫。可贵的是他能投入进去,也能抽身出来。不盲从,不随大流。他读书认真仔细,不放过文中不足之处。如好友杜祖慈“父母心”一文,虽获全国小说笔会三等奖,他在祝贺之余,同时指出了四处小缺点。咬文嚼字,精益求精,反映了他较真的人格,也体现了他追求文化养心的特点。他从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刻苦的工作实踐,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水平。他不人云亦云,敢于质疑,对名人也是如此。比如,他和大家学习“李鸿章回忆录”一书中,既看到年轻时学富五车,超强记忆的一面,也看到了为官时两面三刀,阴险毒辣的一面。但他肯定了李鸿章的一个亮点,即国家要大力发展陸、海軍。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軍事装备跟不上,“狼是打走的,决不是劝走的。” 在“何谓文化”一文中,他不苟同余秋里先生“民间法庭”一说,他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有一定道理的。勇于独立思考,吃別人嚼过的饃没有味道,这不仅是治学的科学态度,更反映了追求真善美高尚人格的魅力所在。 其四是毅力坚韧,始终如一。 林芳兄的“世之博读书会,五年半如一日,含辛茹苦,绞尽脑汁,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可敬可佩。英国文学家狄更斯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山。”居里夫人也说过:“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毅力就是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如一。林芳兄五年半的心血没有白费,读书沙龙同仁在各类文学征文中频频获奖,他和伙伴们出了一本又一本书就是明证。他们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要求。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吸引人,鼓舞人,振奋人。正应了一副对联:“若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伟大的毅力是伟大的目的产生的。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不断攀上文化高峰。 “开始好是成功的一半。”“世之博”读书沙龙是林芳兄退休后得意之举。时至今日,我们衷心祝愿林芳兄保持一顆童心,继续努力,让文化养心更充实,阅读更丰富,人生更精采。灿烂的夕阳之花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2020.9.7.15.00 《完》整理于2020-9-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