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念真的恋恋风尘和侯孝贤的《恋恋风尘》

 一半时差 2021-11-18

             密

为了遇见你,我一直流浪

遇见书舍

           说               

                              时              的

吴念真的恋恋风尘是疼痛的回忆,侯孝贤的《恋恋风尘》是镜头的艺术。

开篇一个长镜头,伴随着火车轨道,我们来到台湾南部的一个小农村,六十年代的台湾有种化不开的乡愁。故事很简单,15岁的阿远和青梅竹马阿云相爱,他们在懵懂的爱情里品尝生活的酸楚,在生活的酸楚里明白爱情的离别。这样的故事永远没有过时,反而会因为时间的陈酿愈加有味道。过去就是一呈藏在阁楼的酒,在月明的时候拿出来斟酌几杯,在朋友相聚的时候拿出来呦呵几杯,而侯孝贤导演的镜头就是衬托这些过去的一帧帧诗意。

我实在太爱这种不骄不躁的电影了,村落,铁路,鸟鸣,山峰,破屋,阿远,阿远的一家,阿云,村民......一个个朴实的人物,一次怅然若失的青春。

或许它是青春片

我们都以为阿远和阿云应该发生些什么事,譬如有一场浪漫的约会,譬如有一次勇敢的表白,譬如有一次冒险的尝试,然而青春片约定的情节,他们都没有。阿云终于来到了台北,接她的是阿远,见到阿远她好像并没有太多的兴奋,只是迷迷糊糊地跟在他后方。先来台北的阿远肯定比阿云更清楚城市的人情,作为男儿的他也清楚在这里他就是阿云的唯一依靠了。初见阿远的朋友们,阿云还有点羞涩,她静静地吃饭,默默地应着阿远。或许,那时候她心里有着很大的落差,藏着背井离乡的害怕。生活的仓促哪会允许你花时间去诉说这些思念与不安,没来得及适应的阿云就到了一家裁缝店打工去,每个月赚得的工资,不舍得花,存起来全部寄回家。

其实,无论哪个时代,年轻人对家的眷恋都是这样悄无声息的,总听到叮嘱,要学会长大。哪有这样云淡风轻的离乡,每个人都不知道每个人在什么时候对月亮有着一样的仰望。

阿云是一个羞涩的女孩,很安静,也懂事。在欢送阿远的朋友当兵的饭局上,阿云被吆喝喝了几杯啤酒,阿远望着她,想阻止的心十分强烈,但他没有,而是在回到宿舍后,两人拌了几句。阿远的舍友恒春仔为化解气氛转移话题说想帮阿云在白色的衬衫上画画,意外地,阿云当场脱下了衬衫给恒春仔,露出小背心,全然没有不好意思。这是她对阿远的无声反抗,那一幕,阿远的呆滞的眼神,阿云的得意表情,恰到好处,暗涌的情愫也可以如此质朴。

两人在台北的生活没有什么大波澜,最严重的可能就是阿远不见了一辆摩托车。再下来就是阿远接到兵役通知,要到金门去,两年不能见到阿云。阿云买了很多信封和邮票,在分别的那个晚上,他们写了一晚。第二天的火车月台上,鸣笛声响起,阿云转身,阿远看不见她的眼泪和伤心的表情。谁也没想到,这一转身,是两个世界。阿远做了阿兵哥,阿云自己在台北打工,随着时间,阿远见到阿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可是信件来往越来越少,直到弟弟的一封信到来。阿云嫁人了,那个晚上,阿远哭到撕心裂肺。谁都不知道阿云为什么就嫁人了,连阿云的妈妈都不理解。

异地的爱情总是那么弱不禁风吗?被抛弃的阿远在金门望着无边的海,或许这就是青春该经历的疼痛吧。

或许它是一场乡愁

我喜欢侯孝贤导演对农村的镜头捕捉,他的作品里个人认为《恋恋风尘》的空镜和长镜头是最令人着迷的。家乡这两个字有点沉重,侯孝贤导演很喜欢用故事不经意透露出这份沉重,《童年往事》里,奶奶总是去寻找回家的路,可是她的家就在台湾啊,奶奶说不是,她带着年少的啊孝一直走一直走,啊孝不知她到底要去哪里,只知道每次去完家乡后都带了一袋芭乐。多年后,啊孝长大了,奶奶也走了,而她还是没有回到家乡。后来啊孝知道,奶奶说的家乡不是台湾,是远在海峡那头的大陆,广东梅州的一个小村庄,那是侯孝贤导演的出生地,他的家乡,而啊孝就是侯孝贤。

是啊,回不去的地方是家乡,哪怕是没有回忆,也远远胜过生活的地方。《恋恋风尘》里的乡愁是隐晦的,阿远随着成长,回家的路就变得更漫长,弟弟妹妹会长大,和他一样离开家乡,爸爸妈妈会变老,啊公的岁月在倒数,而阿云好像已经和他无关了。

阿远退伍了,他穿着阿云给他做的衬衫,和正在种地的阿公聊天,阿公说自己老了,以往每年种三五千藤番薯都没问题,现在才种一千藤就忙了好多天,还累得气喘吁吁。阿远望着台风快要到的天空,想必他心里有很多感慨,分散的乌云飘过,阳光忽明忽暗,家乡的远景尽收眼底。电影结束了,阿远的故事没有结束,他离开了家乡,忘记了阿云......

阿远就是吴念真,恋恋风尘说的就是他的故事,阿云不叫啊云,叫啊真,起初念真,后来吴念真。

吴念真这个名字听过几次,知道是很厉害的电影人。但真正认识还是在杨德昌导演的电影《一 一》里,在里面他饰演了一个木讷,有生意原则的人,大家都叫他NJ。之后就疯狂补了侯孝贤的电影,深入认识了吴念真——五届金马奖最佳编剧,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

后来吴念真把家乡和离开家乡后的一些经历写成了一本书——《这些人,那些事》。书本出版许多年后,他才有“胆”踏上那片土地,回到那个山顶,当时随行的摄影师张大鲁则清楚地记得,吴念真回乡那天,细雨、雾浓,他静静远离人群,深吸了几口烟,然后,再走到读者中说:“是你们让我有勇气再度回到这里,谢谢你们。”

那些年里,其实,吴念真又接连失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重度忧郁症的妹妹和不堪矽肺之苦的父亲也都是自杀。而后来弟弟因欠下千万债务选择自驾车在一个偏远的山顶结束自己的生命。吴念真把弟弟的事写进书里,那篇文章叫《遗书》。

家乡,谁不想念呢,可是那些看不见的沉重,谁又知道?

“我一辈子都没有牵过她的手”,这是吴念真在散文《恋恋风尘》里的最后一句话。

无论是青春,还是乡愁,化作了尘,散落在风中。

我想,每个人都有一段恋恋风尘往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