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次读书就像是一场艳遇,聚散离别亦匆匆

 一半时差 2021-11-18

             密

为了遇见你,我一直流浪

遇见书舍

           说               

                              时              的

    有不少人问我,你那么喜欢看书,为什么不买一个kindle,这样就方便很多,不用背着这么重的书。每次碰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回他,捧在手心上的纸质书传递出来的温暖你不懂。电子书的确方便,但是只有硬生生的文字躺在那里,而纸质书它可以有多种姿态,有趣的封面,作者的小心思,纸张的味道······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我认为世界上最值得买的就是书本,几十块钱就能看到别人一生的心血,看到地球另一端的生活,看到世界每一处的颜色······通过文字拥有全世界,和不同的人对话,走进作者的内心,也让自己的灵魂跳舞。如此有意思的买卖,怎么不做?

    我在公众号简介上写着“用微薄的力量挽救逐渐被时代抛弃的书籍”,没错,我是因为被人不断安利kindle,然后有了感慨。我爱书,所以非常明白书的感受,这个世界需要它们,它们需要生存。有些东西,可以被代替,但是不能取代。屏幕上的文字是我的心事,而纸质上的文字是你的心事,我们可以共存,可以一起让别人看见。

书迷

翻开一页纸

翻开别人的人生

翻开自己的灵魂

世界就是如此有趣

    如果你喜欢书,我想《书迷》这个纪录片,你不应该错过。整个片只有短短的四集,从做书,开书店,淘书,贩书人四个角度呈现了爱书人的不同状态。在书的面前,无论你从事怎样的职业,都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书迷。

    买书也讲一见钟情,许多时候我在一些有趣的封面设计面前是肤浅的,我很容易被它漂亮的皮囊吸引,尽管作者和书本内容我没有了解过或根本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我会把它买下,然后可能会日久生情,渐渐去发现它的魅力。

    纪录片一开始讲述的是作家朱赢椿匠心独运的“随园书坊”和他如何细细品味人生哲学。他就是那个给书本穿上漂亮衣服的人,他设计的《不裁》一书,在2007年“世界最美的书”中脱颖而出。《不裁》的封面,充满了古朴的韵味。

    尽管买实体书和卖书的店都越来越少,但是一座城市不能缺少书店,大多数和书有着深厚感情的人,都不愿意让自己的书店在时代的洪流中冲走,所以很多店主都是依靠着这份感情让书店生存着。昆明的麦田书店,南京的先锋书店,安徽的碧山书局,北京的模范书局。这些规模不一,地域不同的书店,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一个盈利性的门店,但在店主的眼中,是一位朋友。所以去旅游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藏在巷子里的书店,它们像是这座城市的使者,去接待每一位来自远方的朋友,因为在爱书人的眼中,这种熟悉和亲切感是自然而来的。

读书人

犹太人的聪明

并不是上帝的眷恋

公平这个词

不应该拿来乞求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喜欢收藏旧书,在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寻找对眼的书籍,他们不会每一本都看,但是每一本都视如宝贝。他们就像是藏在城市中的猎人一样,在角落里细嗅书籍的味道,每一个出现书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将书的生命延续,将站在死亡边缘的书救活。这不是什么伟大的使命,仅仅是因为喜欢。

    有买书人,当然有卖书人,卖书人不爱书吗?不,正因为这些卖书人才使那些被人嫌弃的书籍幸存下来,再通过他们去到淘书人的手中。他们或许不懂得一本书的价值怎么样,但那是他们的生活来源,如果只是因为这样,挽救了一本书的生命,那么也没有人计较他们对书的践踏吧!

    不过我们仍听到许多声音,说这些人不过是一个“伪书迷”。

    “伪书迷”是一个贬义词吗?

    谈到书,就不免说到“伪书迷”三个字,“伪”字的通俗理解就是“假”的意思。任何事物都会有等级之分,每一个群体也是如此,就像我们喜欢把世界杯凑热闹那部分人为“伪球迷”。那么“伪书迷”一词又怎样定义。在书的面前通常会有这样的三种状态:一是喜于物质占有,抛弃书本内容精神本质的买书者;二是喜于精神占有,只看少买,活跃在各大免费阅读区的读书人;三是喜于收藏看过的书籍,把它当作自己朋友的人。

    对于以上三种状态,我们就能用“伪书迷”来分等级吗?和“伪球迷”不同,“伪书迷”的称呼更多来自读书人的本身,他们不怕被嘲笑,更愿意把自己划为“伪书迷”的阵营。这种自我贬低的行为归根到底还是书迷这个群体的定义以及书的本身,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主观载体,本身就无法用是非对错来分别,而读书人作为旁观者,也只能是用主观意识理解作者的本意。我读过许多书,我仍说自己只是“伪书迷”,因为在别人的眼里或在作者的意识传递里,你都是有瑕疵的。

    因此“伪”在书迷的群体里,不应该是一个贬义词,我们也没有资格用各种主观的标准去给书迷分等级,同样我们也无需因为被称为“伪书迷”而不开心,只是爱书的形式不同而已。

    读书能带来什么?或读书的人是怎样的?知乎上常看见这类的问题,答案五花八门,而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是这类型的答案,例如你在观看日落时,有人答:这日落真美得让人沉醉;有人答:我靠,好美,赶紧拍照;有人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大众的认知里喜于把最后的一种定义为读书人。我不认同这样的定义,我认为读书是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一种表现形式,读书也没有去到能改变命运的程度。只是它丰富了你的日常,丰富了你的灵魂,以及让你和许多陌生人有了艳遇。

    不必给读书赋予使命,也不要从读书里拿取优越感,我们只需打开书本,邂逅他们,然后把收获放在心里便可。

 · end · 


遇见书舍

无论何时 都在等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