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物农场丨一个拿破仑倒下,千万个拿破仑站起来?

 一半时差 2021-11-18

             密

为了遇见你,我一直流浪

遇见书舍

           说               

                              时              的

许多人说奥威尔的书不仅是寓言,还是预言,我加一个,它还是真言。这个“真言”不是指真理,是真实存在的言论。字里行间的故事太真实了,就好像我们活在了这样的世界,只是我们大多数是《动物农场》里的拳击手,本杰明等人。世界上大部分政客都在用谎言掩盖真相,无产阶级永远只是食物链的最底层。

相比于《1984》,《动物农场》读起来更有趣,它的人物是一群动物,故事的篇幅并不长,全书仅十几万字。阅读过程就像在读寓言故事一样,充满趣味和道理。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在奥威尔的书里,都能找到相应的影子,但谁也不敢说它就是谁,只说疑似。《动物农场》的问世早于《1984》,奥威尔在1943年动笔,1945年出版,可以看作是《1984》的先行版。

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在奥威尔写下这两本著作后,经过了四十多年,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随后苏联解体,分裂成十几个国家;东方的中国经历了文革后,开始改革开放。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苏,经济实力竟直逼美国;苏联的消失让美国成为了世界的霸主。把时间压缩后,这些只不过是一段历史,并不是最终的结局,你要知道,极权主义并没有消失,任何时候都不会。

学者们总是喜欢在奥威尔的书里找相应的对象,恰好20世纪40年代苏联正处于斯大林的执政时间。所以大家认为《动物农场》的故事是以苏联斯大林当政的时期发生的一些事为蓝本的,甚至说书中的拿破仑就是斯大林,被驱逐出农场的雪球是托洛茨基,惨遭杀害的小动物是苏共党的缩影。殊不知,写下故事吻合程度如此高,如此真实的奥威尔并没有去过苏联,而且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当然他是一个民主社会主义者。

我们一直都在讨论和比较,究竟哪种社会制度更优越,东德的社会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相继倒下,似乎给出了一个答案,而中国的社会主义也经历过类似的压迫事件,朝鲜人仍在计划经济,他们好像对所建立起的社会主义表现得洋洋得意。除此,那几个世界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老挝,古巴,越南)经济实力不足一提。和世界上大多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比,仿佛都看到了被嘲笑的脸容。

当然,我并不是想以这样的对比来说出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如果连这样的陈述都被划分为“反动”,那么也实在无话可说,奥威尔说的是谁,再去深究好像没有什么意义。事实上,因为种种的吻合才使矛头指向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其实在资本主义同样有这样“极权”存在。每个国家都有许多组织和政党,也不乏有像书中拿破仑一伙人的伎俩,为了得到权力去进行愚弄,暗中修改规章,推脱责任等。这可以说是人类存在的现象,只是制度让这些东西分了级。人类是贪婪的,自私的,唯利的,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区别好坏只是在前面加个是否有良心而已。

他是一个孤独的鬼魂,正在讲述一个没有人会听的真理!

在《动物农场》里我们可以在多种动物中想到对应的存在。但很少人注意到:猫去了哪里。它看起来好吃懒做,不过在关于耗子是不是同志的问题上,表现积极,而且同时投了赞同和反对票。当大家热火朝天工作的时候,它又不见身影了。然而在继续教育委员会和对抗人类大战时又相继亮出了爪子,在大规模的同类屠杀之后,拿破仑进行了召集,猫已没有了踪影。我们可以注意到它只有利己的时候才会出现,一切对它无关重要的事情,两耳不闻。这样看来,猫是一个“狡猾”的角色,但为什么突然失踪了呢?最好的解释就是它被大清洗掉了。“大清洗”一词在奥威尔的小说中不陌生,在《1984》中提到,许多人都会在大清洗的时候莫名失踪,温斯顿的父母就是这样莫名消失的。在极权的世界里,这些一点都不奇怪。

你们知道吗?这些就存在我们的身边,当你看到一些为正义发声的言论出来不久后戛然而止的时候;当你想看到一件事情真相却没有渠道的时候;当某个词语,某个事件成为禁地的时候......就知道一些人已经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而我们可能随时都成为这些人。

“战争就是战争,只有一种好人,那就是死人”

当你再也分不清猪脸和人脸的时候,你已经在极权的桎梏之中。

革命是无产阶级的专属?

不,革命是无产阶级的武器!

你对自由有多渴望,革命就有多惨烈!

其实再去纠结奥威尔写的是谁,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奥威尔的文字里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个人认为,如果你是阅读爱好者,这是不可错过的好书!

《1984》推荐:奥威尔《1984》| 栗树荫下,我出卖你,你出卖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