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里尔克 |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书,写长长的信

 一半时差 2021-11-18

             密

为了遇见你,我一直流浪


遇见书舍


 说               

                              时              的

“认识”里尔克,相见恨晚。对欧洲诗群的热爱,总是若即若离,他们文字里的情感如欧洲这片大地一样,有着绅士的柔情,又有着铁血的激昂,还有浪漫的等待,捉摸不透。都说世间最动人就是不期而遇的一见钟情,我向往且相信着这种感觉,不止是人与人之间,可以是人与任何的一样物品,有生命的,无生命的,在心里头雕刻过痕迹便是。

里尔克在《布里格随笔》中写到的诗是经验,让我确定要与他“相见”。

为了一首诗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我们必须感受鸟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我们必须能够回想:异乡的路途,不期的相遇,逐渐临近的别离......

在里尔克《诗的经验》里,我找到的不仅仅是写作者在创作上的共鸣,还有对于认识,回忆,忍耐等经验的反思。很多时候,我脑袋里都会充满着各式的思考,在听歌,在地铁上,在阅读中,在走路时,这些思考会是某一个虚构的画面,或是一段即兴的文字,这种感觉的美妙无法言喻。暂且可以把它们说成“孤独的狂想”,而我的文字诞生大多数来源于这些狂想。

里尔克的诗歌里有很多孤独的字眼,因此谈论里尔克的时候,孤独成了绕不开的话题,但我认为里尔克不属于孤独,也不属于寂寞,他文字所透露出来的情感是冷静。这种冷静不能只用孤独和寂寞这两个词语去概括,应该还有他对生活的数之不尽的智慧,尤其体现在他的《给一个青年的十封信》里。

我还应该向你说什么呢

我觉得一切都本其自然

里尔克在第一封信对写作的矛盾给出这样的方法:请走向内心。

事实上,终其一生,这是我们都在行走的方向,于是在这个途中,我决定要写一封信,给遇见的你。

  -给你的一封信


我和你的若即若离


///distance///

亲爱的陌生人:

在这里打招呼是多余的,我们不必要那些客气。是里尔克的书信促使了我有这个想法去写一封信,去讲述我们之间的若即若离。你知道的,在现在的互联网世界里,写信这件事是很困难的。当想到我从来没有手写过一封正经的书信,贴上邮票,然后装进邮筒里,寄出,我才醒觉时光已经把我们抛开很远很远了。很多人喜欢将这些说成是怀旧,我认为“旧”字不是它的色彩,只是一个统称罢了,因此我更喜欢把它们说成是距离。

阅读分享是我孜孜不倦的热爱,我想谈论的不仅仅是这些书传递出来的种种情感与经历,还有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对苦难的宽恕,对偏见(差异)的思考,对善良的发现,对别人的包容和理解。就如里尔克说的:我们只在那些书中享受日深,感激日笃,观察更为明确而单纯,对于生的信仰更为深沉,在生活里也更幸福博大。所以我们不必将看书当作一种功利的东西去经营,如非要去说明一个大道理,非要执著作者表达的情感,或非要寻找好词好句。

 - 也是诗歌的形状 -

 - 此刻,雪花的飘落 -

日前,余秀华在她的公众号回复一个网友(留言内容:余秀华,直到现在你的争议都很大),她的回复非常酷:这个世界很愚蠢,我说真的,不是我自大。她说的愚蠢并不是在骂人,而是应该深思的词语,这种愚蠢体现在大多数人将写作者进行定义,给予一种刻板的印象;以及在于读者没有阅读的灵魂,没有独立思辨的习惯。这些也正是我们国家教育的弊端,我们文学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原因。文学艺术应该像一棵树一样自然向阳而生长,将自由基于作者的文字,而不应该基于作者的出身。

或许你觉得这样的批评毫无意义,没关系,有时我也会这样觉得,毕竟在如今社会的普世价值观里,他们更喜欢一句精彩的夸奖。保持你的见解便可,不需要妥协。

里尔克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他对生活与书/诗的关系描述中,他提到的一个词——忍耐,可以理解为“克制”。其实,写作是一个克制的过程,在我们将内心的汹涌加以咀嚼变成文字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最原始的模样,不过这样的克制是一个加法,是力量的凝聚。唐纳德·普拉特用了鸣响的杯子作为《里克尔传》的一个总结,也提到了里尔克生活与诗的关系。“在此,在熵之国度的消逝者中,做一只鸣响的杯子,在鸣响时破碎。”这是里尔克的诗句,大概是普拉特认为用这种疏离感来形容里尔克的一生是合适的,他善于营造孤独的距离感,如同杯子的碎片散落在地,它们属于一体,但不局限于一体。

我和你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以上提到的距离:与书信的距离,与作者的距离,与书/诗的距离,我们不必用尺子去丈量它的长度,我享受这种疏离的亲密感,不知道你是否也如我一样。我曾说分享是求同存异的过程,所以不一样也是没有关系的。

我们的生命在四季的轮回中不断吸收着新鲜的甘露,在每一个季节结束的时候,心情应该是愉悦多过忧伤,因为它们不曾消失过,如同你在翻阅一本书,读完一首诗,这种感觉是可以相通的,是谦虚与期待并存,通向/寻找你内心温柔的一方。

原谅我有时候毫无防备地将你引向了另一个世界,由于这里的日升日落没有限定时间,黑暗与光明也就没有了预兆,这样的不期而遇,你会喜欢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