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梦蝶「化城再来人 」| 一天,亦是一生,孤独王国里的永恒

 一半时差 2021-11-18

那边,给海风吹瘦了的
最前线的刺刀尖上
然飞挂起第一颗晚星……

——晚安!刹那/周梦蝶

孤独

以物 以我

 庄生晓梦迷蝴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出自《庄子·齐物论》的庄周梦蝶典故传颂近两千年,如果说“逍遥游”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佳向导,那么“万物齐一”就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归宿。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当年是道家成为了主流思想,那么我们现在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会不会少了男尊女卑的束缚,会不会不再害怕君王之上的言语,会不会将追求自由变成常态......道在万物,万物平等,庄子之道的认知,依然任重而道远。

昨夜,我又梦见我

赤裸裸地趺坐在负雪的山峰上

化城,出自佛教经典《法华经》,这是幻化而来的城池,像是海市蜃楼般;再来人,大概意思是重回人间。陈传兴的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其一《化城再来人》,以诗人周梦蝶一天的日常去捕捉他一生的风景,在命运与诗歌,修行与写作,孤独与追求之中,展现了一个孤独诗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凡尘脱俗。

过去伫足不去,未来不来

我是「现在」的臣仆

也是帝皇

1959年,周梦蝶第一部诗集《孤独国》出版,之后便有了“孤独国主”的雅号。人们大概认为他的孤独是在台北武昌街的一角,摆摊卖诗集;或是每日静坐在街头礼佛习禅,像是一名老僧;或是只身一人在异乡过完下半生。这只是我们看到并且认为的孤独而已。之前在写余秀华的时候,曾说诗人往往需要把自己塞进黑暗里,才能看到黑暗中涌出来的色彩。这样的孤独是流动的,也是私密的,我们在里面的收获也是。不过在碰到周梦蝶与他的诗歌之后,这样的认为被打破,他的孤独是呈现在光明之处的,纯粹,真实,可触碰!你不需要揣测他失去了什么。而事实上,这是周梦蝶先生诗歌的顿悟之道,如庄周一样,物我合一,是时间的臣仆,也是帝皇。

在纪录片里“初见”周梦蝶先生,他单薄瘦弱的身体,穿起一身藏青色的长褂,然后穿梭在市区,开始一天的日常。如他读着的诗一样:“我选择,早睡,早起,早出,早归。我选择,冷粥、破砚、晴窗。”镜头穿过人群,看到他熟练地走上捷运,找座位坐下,然后头斜望窗外,他的安静与城市的喧嚣融在一起,安静是他的生活方式,一生如此。有传闻,他生病的时候,马英九有去探望过,他也是沉默应对,就像这部纪录片拍摄前,制片团队前后努力了8个月才最终说服他同意拍摄,当时,他90岁。

读了周梦蝶先生的诗歌和对他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我想到了在周梦蝶先生之前,也曾有过一位被称为“诗僧”的诗人,他是苏曼殊,他称自己是行云流水一孤僧。由孤独连接起来,寻找到了一些共同的话题,两人对中国的古典文学都有着不与常人的天赋。苏曼殊是近代中国最后一位把旧体诗写到极美的诗人,他心向佛,身却恋红尘,他聪慧过人,无奈英年早逝。周梦蝶将古典诗词完美地融合在现代诗中,言语意境有王维诗画合一之感,他不恋红尘,忠于内心理想之地,他孤身一人,活到94岁。由此看来,孤独在诗人的身上不应该是一个名词,它是一个动词,是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词语,我们将什么堆砌在里面,它就呈现什么样子在你眼前,这也是中国诗词的魅力。
 
在纪录片中,周梦蝶先生坐在旧时常去与文人墨客讨论文学的明星咖啡馆,他坐在角落处,谈起了与三毛见面的情景。当年还尚未成为作家的女孩与他相谈至夜深,直到三毛母亲下逐客令,但三毛却张开双臂拦住大门,不让周梦蝶离开,两人无言相视两分钟,三毛方才让开,周梦蝶就夺门而出,然后听到了深恶痛疾般的关门声。他俏皮地称像是把一个盗贼赶出家门一样,此后,两人再无来往。
国破家亡,异乡漂泊,他的一生,填满了悲悯的色彩,谈起已逝去的妻子,两个儿子,他满是遗憾;谈起母亲,他声音颤抖,满是愧疚。他是遗腹子,也曾立下过理想,让母亲晚年可以享福,无奈敌不过命运,直言说起母亲就想哭。他以瘦弱的身体支撑起沉重的苦难,又将它们化成一句句有生命的诗句,给予这痛苦的人间一片温柔乡。

我之所以喜欢台湾文学,是因为在那里,社会与文学,文人不是割裂的。陈传兴导演《他们在岛屿写作》这个系列的文学电影在上映之初担心会不会没有观众,张艾嘉为首映站台,马英九在脸书不吝啬夸奖,结果创造了一个文学纪录片奇迹,排片从预计的两个星期,放到两个月,并把文学带入了现代大众的视野,引起了一轮文学的讨论,大家开始读诗了。我们熟悉的音乐人陈绮贞和陈建琪老师还联手为老先生写了一首歌《周梦蝶》,是一次具有火花的音乐实验性碰撞。

纪录片结尾,周梦蝶先生以旁白道:我选择,不选择。一棵光秃的树与湖面合为一体,一艘小船从树梢划过,划向天际,行到水穷处。唯美画面如他写下的诗篇:不见穷,不见水——却有一片幽香/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分享/周梦蝶《行到水穷处》

行到水穷处
不见穷,不见水——
却有一片幽香
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你是源泉,
我是泉上的涟漪,
我们在冷冷之初,冷冷之终
相遇。像风与风眼之
乍醒。惊喜相窥
看你在我,我在你;
看你在上,在后在前在左右:
回眸一笑便足成千古。
你心里有花开,
开自第一瓣犹未涌起时;
谁是那第一瓣?
那初冷,那不凋的涟漪?
行到水穷处
不见穷,不见水——
却有一片幽香
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