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以鬯《迷楼》| 没有一种假面可以回答光怪陆离的现实

 一半时差 2021-11-18

王家卫受他的作品《酒徒》和《对倒》启发,分别诞生了《2046》和《花样年华》这两部电影,周慕云这个角色的原型也来自刘以鬯本人,他是王家卫的文学老师,也是影响着他电影创作的一个存在。当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在内陆并不为人熟知的刘以鬯,也因此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台湾文学内向世代的包围之下,翻开刘以鬯的《迷楼》,很明显地感受到了两岸三地的文学风格差异,当然这也与作者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刘以鬯先生生于民国1918年,祖籍浙江,出生在上海,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年1948年前往香港,并定居在那里,直到2018年逝世,享年100岁,活了整整一个世纪,经历了近现代中国几乎所有的大事。不谈作品,就他的个人经历也有足够的谈资。

刘以鬯1963年出版的《酒徒》,被誉为是“中国第一部意识流小说”,曾轰动一时,意识流写作对当时中国文坛而言,是新鲜的一种存在。我们回看在新中国后的中国文学,基本都以写实主义的乡土文学为主,他们写农民,写国家,写理想抱负,写时代变迁,却鲜有人写自己,写城市与迷失。不得不承认,我们当时与意识流文学有着莫大的鸿沟,这样意识流的作品诞生无疑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当时光怪陆离的香港相似,迷幻,向往。

意识流文学在上世纪的4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大家将它定义为一种文学流派,但刘以鬯认为它是小说写作的技巧,不是流派。它和内心独白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写作技巧可以使得文学表现出不一样的观感,形成一种独有的特质,从而被定义为某种流派,这个到底应该是什么,是无法定论的,因此我认为是技巧还是流派也无需做过多的讨论。用文字将流动的意识自如穿梭于现实与虚幻之间,使人的精神意识与行动更加紧密,抛开传统的时间顺序,是将我们灵魂与时空具象化的书写,犹如电影蒙太奇,使得我们无限接近触摸不到的现实。

生活在香港的刘以鬯,所吸收的营养让他的创作有着明显的特点,《迷楼》收录了3篇中篇,15个短篇和12题微型小说,时间从20世纪的40年代开始,一直到千禧年。涵盖的故事背景包括了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还有华人为主的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

刘以鬯的作品风格属于现代主义,他的文笔没有过多的情感伦理描绘,也鲜有去探寻人物内心,更没有刻意要谈年代背景,几乎是平铺直叙的,甚至连迂回都没有,但结尾处戛然而止中又有些意识冲突,主要体现在人物的行为变化上。如果熟知王家卫电影,你会更直观地感受到这种结局带来的情感冲突。

《迷楼》收录的作品有《酒徒》一个短篇,但与1963年出版的《酒徒》不相同,也完全不能混为一谈。阅读完之后,我发现并没有完全体会到意识流的存在,并因此对刘以鬯《迷楼》里的作品感到有点失落。开篇的《露薏莎》很快就吸引读下去,电影质感很明显,很自如地随着人物的行动,故事情节在游走,借着这样的空间,已经自动多情地上演了一部四十年代的“间谍风云记”。

首篇带来的惊喜,并没有延续下去,或许是因为短篇的篇幅原因,仓促的描述让思绪还未进入状态就要马上抽离出来迎接新的故事。在后面的故事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蟑螂》,也可以说这是全书最精彩的一篇。以生活中人见人打的蟑螂去思考生命,我们以害虫定义之,然而忽略了它本是一个生命,故事中将现实与梦境结合,也像是权力对倒,假若蟑螂比我们要巨大,我们还敢滥用权力将其杀害吗?这一个有趣,带着隐喻的书写,使得在这一篇里感受到与其他文字不一样的刘以鬯,与八十年代出现的中国新浪潮艺术电影不谋而合。

同名篇《迷楼》诞生于1947年,主角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隋炀帝,迷楼便是奢华的宫殿,编者选择此作为作品集的书名,目的也不言而喻。刘以鬯先生的小说形式多样,映照出了当时的社会百态,同时他又具有迷幻的色彩,那么“迷楼”就最恰合。

在谈论中国文学的时候,香港文学鲜有被提起,除了金庸,我们好像也没有更熟知了,张爱玲与刘以鬯相差两岁,两人属同时代作家,短暂居住在香港的张爱玲只是一个过客,而刘以鬯是植根于那里的,当我们再提起香港文学的时候,希望你们不要错过刘以鬯。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