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同深秋古城墙,风景这边独好

 大同一片云 2021-11-18

图文、编辑:一片云

深秋的大同流金溢彩、叠翠斑斓,如入仙境,仙风道骨,游历其中,一派逍遥。

大同城墙,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布防严密,各种防御设施齐备,自成一体,是我国古代军事建筑史上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更是大同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曾经被景帝朱祁钰赞叹为:“大同,吾藩篱也。”的大同城墙,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大将军徐达奉命,依照辽、金、元旧城基础上增筑而成。

增筑后的城墙略呈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7.24公里,面积3.28平方公里。

城墙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板、石方为基础,在原城墙基础上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

城墙高达14米,上宽12米,下宽18米。四周修筑了54座望楼,96座窝铺。

因当时大同所辖村庄数为580 ,所以四面城墙建有580对垛子。

城墙四角建有角楼,四角墩外各建控军台一座。城设四门: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

四门之上分别建有城楼,其中月楼、箭楼、望楼、角楼间隔而立。四门之外建有瓮城、月城、护城河。

由于它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一直享有“巍然重镇”,“ 北方锁钥”之誉。

过去的大同北、东、南三关象卫星城一样环列在大同主城的三面,互成犄角之势,然而没有建西关。

因此从大同城的外形看,便产生了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在古时候,有一只美丽的凤凰降落于大同一带,羽毛美丽,光华灿烂。一位勇士用弓箭射折了凤凰的右翅。凤凰受伤落地后就化作大同城。

所以,大同又有“凤凰城”之称。南关像风头,北关似凤尾,东关像凤之左翅,唯独没有右翅——西关,人们形象地把大同说成是“凤凰单展翅”。

经过岁月的变迁,战争的洗礼,后又多次的修建,如今的大同城墙它的壮美气势和秀丽景色,足以使人忘却军事重镇的战争硝烟,已经成为人们首选的登高之处。

大同城墙很高,所以站在城墙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俯瞰全城。

东、南、西、北四条主街成“十”字形,将城区划分为四片,每片又由次十字街将其分为四块,每块再由两层十字街分为若干小块。

因此,以四条大街为主干的规整十字路,是大同城街道格局的主要特色。俗云:“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

四大街的中段各建有一楼,诸如钟楼、鼓楼、太平楼、魁星楼等等。

在城中心四条大街的交点,树立着一座由四个牌坊连成一体的牌楼,称作“四牌楼”,是木结构建筑,颇为精美。

据说是大将军徐达在“增筑”大同城墙竣工之后,为玄耀其功德而树立的。

每条大街都通至城门。东门名和阳、南门名永泰、西门名清远、北门名武定,四条大街都按城门名定名。

四门之外是瓮城。每个瓮城的建筑面积约为17600平方米,与城墙成“凸”字形。瓮城旁辟有偏门,门洞一般进深约30米。

瓮城之外,又修有一道弧形城墙,将瓮城圈在内,称作“月城”。月城又辟有城门。这样,出城或入城必须经过三道门卡。在各门之上还建有“箭楼”或二层“匾楼”。

每当深秋之际,护城河象一条彩带围绕着大同城,波光潋艳,荡漾着城墙的倒影。

走在城墙下,护城河波光粼粼,水声潺潺,人跟着景走,景倒影在水上,雄伟壮观的城楼在水的衬托下,多了几分旖旎。

透水月华,虚而可见;无心镜像,照而常空。山一带,水一派,流水白云长自在。

如今的大同,以城墙为界,墙内古朴,红墙碧瓦间述说着历史的厚重;墙外现代,高层林立,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展现着蓬勃的活力。

信步登上修葺一新的大同城墙,极目远眺,层林尽染、河水碧波,让人心旷神怡。

站在城墙上,我听见风的声音,如同这个城市悠远的钟声和鼓声。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芦花短笛中。

望着远处的过桥,想起了沈从文的那句: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一恍,悄然几度秋凉,一惚,不觉满城冰霜。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偶尔有南飞的大雁盘旋。

站在城墙上,穿越时空之门,左耳是战马的嘶鸣、将士的呐喊,右耳是万人齐跳广场舞,奏响新时代的旋律,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在这一方青砖古城。

大同城墙有着黛瓦青墙,秋风送爽。你无需拾阶而上,只踱步在这轻烟长墙,就可以邂逅一份纯净的美好。

城墙雄伟,秋风迎面,许下美好的愿望:愿我大同,祥云常驻。

我的《得胜堡三部曲》:

穿越得胜堡(一)

穿越得胜堡(二)

穿越得胜堡(三)

穿越得胜堡(四)

穿越得胜堡(五)

穿越得胜堡(六)

穿越得胜堡(七暂结篇)

春临得胜堡(一)

春临得胜堡(二)

春临得胜堡(三)

春临得胜堡(四)

春临得胜堡(五暂结篇)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