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历史不会相同,但总是会惊人的相似!商业竞争总是在重复着这么一些现象:有些成功的企业之所以成功,一开始是源于其颠覆性的创新。但是,颠覆性的创新就像在海边行走偶尔拾到与众不同的贝壳那样幸运。因此,要继续维持其成功,于是就开始想一些隐蔽的系统性的设计的歪招来算计消费者。 二 幸运的是,随着信息的越来越公开,技术破解的能力的提升,这样一些隐蔽性的算计被曝光出来,对成功企业的打击往往是致命的。这就是商业成功的典范——苹果公司此次利用技术手段认为降低iPhone手机流畅度性能事件的启示之一。苹果公司的市场份额的获取,依赖的是其对功能手机的颠覆性创新。但苹果公司的高利润,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利用技术手段对用户的算计。 三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仅仅道歉是不够的,不管道歉多少次,都没有办法解决可能要承担的诉讼责任和高额的赔偿问题。从动机上看,不管是属于主观的故意、疏忽大意还是过于自信,但是要承担错误引发的后果的。所谓,道歉有用,那还要警察干嘛?作为一家向全球销售的公司,只不过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警察”管事的态度、力度和效率有所差异,但事情闹得太大,多少都是要管的。因此,苹果这次面临的是全球性的商业危机。虽然说苹果公司很大,但是在这种全球性的商业危机打击之下,是否能够承受住? 四 就算能够承受这次事件的打击,但是对于苹果公司而言,在市场份额上的丢失是可以预见的。苹果公司的这个事件,给了正在积极出海的中国手机厂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不管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在欧美市场,越来越走向高端品牌形象的中国手机厂商,将趁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获得更高的行业利润。根据调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最近调研报告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苹果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利润的60%,远低于一年前的86%。苹果的利润份额之所以下滑,主要因为第三季度旧型号iPhone销量份额大幅提升,从而影响了苹果的整体利润份额。相比之下,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华为、Oppo和Vivo第三季度利润市场份额均为超过5%。从第三季度苹果利润份额下降受旧型号iPhone手机影响的情况也侧面印证了苹果公司依靠技术手段降低手机流畅度等性能而迫使用户更换新机型的巨大利益驱动力。 五 这次,不是自己太无能,更不是敌人太狡猾。相反,恰恰是可能认为自己太有能,太自信,所以在不少市场表现的很傲慢。更重要的,还是对于利润的追求太贪婪。苹果公司最伟大的创始人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最后一句话:Follow your heart,Keep hungry and Keep stupid!在今天,除了那种令人激动不已的激励之外,似乎已经有了英文字面上最直白的含义,即一个商业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是发自内心得,让自己对利润贪婪(keep hungry),对用户觉得他们很愚蠢(keep stupid)。而当集体诉讼开始的时候,就很可能发现原来还是自己很愚蠢(stupid)了。越是注重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国家和地区,这种愚蠢的代价就越大。 六 当然,苹果公司对于此次事件,从反应来看还是比以往更加紧张的,至少比之前几次央视3·15晚会对苹果的点名批评的反应要紧张的多。但是,这种反应,还是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 中国的手机市场,从功能机时代国外品牌主导赚得盆满钵满,到Nokia、Moto等巨头的远去,紧接着是巨头三星因为Note7电池的问题已经在中国市场举步维艰。这次,苹果手机的技术手段降性能诱导用户换新机的事件,很有可能让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持续性的下降。当然,对于这种可能性,从苹果公司中国官网的公告来看,显然还没有这种意识。所以,他们才会给出一个用户可以用218元就可以去更换一块价格为608元的新电池,用户因此直接得到了390元的好处。一向被认为比较喜欢贪小便宜的中国消费者,可能认为要摆平起来比美国本土的消费者要容易的多。除了缺乏必要的危机意识之外,也许和对中国的维权法治水平的评估也直接相关。但是,这很可能低估了中国消费者,实在是维权难,他们更擅长的是用脚投票。毕竟,如今更高性价比的国内品牌安卓手机是越来越丰富可替代。 七 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已经在淘汰一些手机品牌,如乐视、酷派等等。而苹果公司降速门,给原本就已经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好机会。2018年,即将到来,苹果公司可能为因此而在中国市场丢失更多的市场份额,而这正是国内手机品牌厂商求之不得的。 八 甚至,凭借坚果Pro和坚果Pro2取得不错销量,已经度过了生存难关的锤子手机,都可能从中分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如果苹果公司因此遭受巨大打击,那么今年曾经流传过的一句戏谑之言:“锤子科技将收购苹果手机!” 还真有那么一定的可能性!够扯得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