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观点太通透了,点醒了我

 小猫倩倩 2021-11-18

喵~又到周四啦。

过去一周过得非常忙碌且精彩,信息多到溢出(怪我脑容量不够),容我花些时间复盘一下再慢慢跟大家分享更多。

过去一周,我去上了丁老师的课,跟几位年轻的企业家有了更深度的链接,听到了一些关于商业和投资更本质、更细致的看法,还在时间的空隙里上了北大的课(我们外地同学最近是可以上网课的),完成了双十一大传播尾声的工作。最最感动的是,这个圈子中有一位姐姐了解到我公司的业务之后,直接给到了可以供我研究的对标公司,还手把手教我商务谈判的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更适合我、该怎么用身边的资源、具体要怎么去谈。真的感动到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老天爷给每个人点技能的时候都不太一样,他给我点了两个技能,一个叫“找规律”,一个叫“抱大腿”作为一个懒人,我好像总能找到花相对少代价解决一个问题的最优解,并且总有大佬愿意帮我。虽然我一直以来很清楚自己是个学渣和菜鸡,啥也不会,但靠着这两个buff现在混的也还算不错。

真的非常感激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所有贵人,虽然在学生时代和刚毕业的两三年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最近两年真的打心底里觉得身边都是好人、大家都对我太好了,我也要努力地去回馈和传播这些爱。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上周课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点——意愿。

丁老师说,把一件事做好需要两个维度,第一是意愿,第二是能力。

其中意愿比能力重要得多。如果用二八法则来进行分配的话,那就是80%的重要性在意愿,20%在能力。

遗憾的是,当我们做不到一件事的时候,往往都认为是能力出了问题。于是把80%的时间、心力、金钱投入在提升能力上。结果发现这件事还是没做好。

什么样叫“有意愿”呢?意愿不是想想而已,而是,当你有意愿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为这件事投入足够多的时间、金钱和心力。

所有不愿意投入时间、金钱、心力的目标都是骗自己的。

而当你意愿非常强的时候,能力顺带也会有了。因为你已经投入了80%的时间、心力、金钱来做这件事,你的能力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提高的。

丁老师讲到了一个往期师兄的例子,这个师兄是一位老板,他有个困扰是“为什么一直招不到顶级的人才?”

然后丁老师就问他,过去一个月,为了“招顶级人才”这件事,你花了多少时间?师兄说我就跟人力打了个招呼。

丁老师说,你给我100万,接下来三个月我啥都不干,就帮你招人,肯定能帮你招到顶级的人才。师兄说,我不要,丁老师太贵了。

心力是指,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会选择继续。但凡有意义的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当你屡屡遇到挫折的时候,别人可能会说,这么难算了吧,你能不能抵抗住别人的评价坚持自己?师兄一看招人一直招不来,就算了吧。

他以为自己一直在招顶级人才,但其实没花钱、没花时间、没花心力。

丁老师关于“意愿”的解读点醒了我,我反思了一下我们自己在工作或学习中做成或者没做成的事,都是如此。

我现在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我在2019年上半年搭建起来的大客户也是当时谈下来的,一直合作至今。我们商业模式很简单,这个没啥好避讳的,可以直接告诉大家。就是给大客户做公关服务,传播载体是文章,这些文章产出于我的写手团,而写手又是写作训练营培养出来的。我们有主副两条业务线,主要营收来源是给大客户做策划传播服务,内部做了一个“教培——学员——人才——客户服务”的闭环。

前两年靠着口碑,业务规模有一些自增长,但在经营模式方面其实一直是“吃老本”状态(说白了就是我嫌公司太小了,又不知道怎么做大)但是我的能力就只能构建出这种形态的系统了,我知道,如果想要有数量级的增长,必须要改变公司的商业模式和自己的心智模式。

因为意愿特别强烈,我一直在到处找老师,朋友中有同行业公司发展比较好的,我就花钱请他当我们的战略顾问;各种讲商业趋势、战略的昂贵的课程,报了一个又一个;考北大光华MBA,系统地学管理学;找丁老师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结交亮心圈子中的新朋友;去看尽可能多的新项目、参观朋友的公司,从其他行业找些灵感。

前后用了接近一年的时间(从去年考北大算起),花钱花到我今年都没增加新的存款(因为这些好老师都非常贵)。这样一通操作下来,我也从一片混沌到逐渐清晰了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而且还在其中有了更多“意外”的收获。

比如说,我的初心只是想去解决公司3年规划的问题,结果在这期间思维开始变得“以终为始”,从10年后逆推3年规划,再逆推当下应该做什么;我的初心只是从营收、现金流出发,结果我渐渐明晰的大方向是遵从“心”的声音,更有意义感和使命感;我的初心只是想缓解一下自己的金钱焦虑,结果心安到考试、事业、关系都不焦虑了;我的初心只是想“做事”,结果在这期间不但撕掉了自己的社恐标签,最近一年拓展了比刚毕业4年总和还要多的朋友,而且不是泛泛之交的那种。

这个就是丁老师说的,当意愿足够强烈的时候,能力会顺带提升。

与之对应的一个反例就是,我“学做视频”都已经报了三个班了还没做起来。

仔细想一下,我连老师给的课都没听完,平日也不会花时间去刷、去分析。说白了就是意愿不强烈。

那意愿为啥不强烈呢?

我认真反思了一下这个事。我是真的学不会吗?显然不是啊,作为一名已经在媒体、公关行业从业4年的人,即使是创业之后我也没离开传播业务一线,每个项目的传播点都还是我在跟进;而且我自己也在2017-2018年自己做自媒体时期出过不少爆款,我教传播的底层逻辑,我带的学员用这一套理论也出过爆款。

那为什么我自己就是不想做呢?

因为所有的传播形式都只是“介质”,只是载体,内核是内容本身。2017-2018年我刚毕业,当时对学习方法、小白理财啥的有超高的热情,我现在已经过了那个人生阶段了,再让我做相同的作品,得到的预期结果只是“会火”或者“赚钱”,已经很难吸引我了。

我现在兴趣点完全在经营企业、修心和艺术上。

我很想把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强。也想让自己在心灵方面早日达到“开悟”的状态而能量越大才能做越多贡献,你只有一个钢镚拿去布施,只能给人家半个;如果你有足够多的财富就可以帮到更多人,可以捐学校、改善别人的生活……所以又回到了还是要好好经营企业的这个课题。我现在在用仅有的一点业余时间,跟着非常专业的老师学习钢琴和芭蕾,去学习一些技术上很有难度的曲子,一首曲子弹半年,以及补学生时代学琴落下的音乐史课;苦练基本功,反正想着自己又不靠这个吃饭,就学慢一点、专业一点。

所以让我回去写/做视频,还是2017年刚毕业时候的内容,还是讲学习方法之类的,我真的写不出来了……

因此,这个归根结底不是“技术”或者“能力”的问题,还是“意愿”的问题。

我本身并不是排斥“做视频”这件事,只是不想再拿之前的内容做传播了。不过我现在对未来要做的新的大方向渐渐明晰了(开头提到有个姐姐细致地帮我做了规划还给了对标公司),我喜欢的东西中有跟公众传播契合的,还是会以兴趣爱好的方式出新作品的~

我觉得丁老师说的“意愿”太通透了,一下子就解释清楚了我们“为什么做成/做不成一件事”的本质,所以迫不及待分享给大家。

下回当你纠结自己一件事为啥没做好的时候,先看看自己投入了多少时间、金钱、心力,看看意愿究竟有多少。

也可以换句话说,当你意愿足够强烈,大概率是可以做成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你想不想做,而不是你当下能力如何。

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都不要“看过就过了”,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你的意愿究竟在哪里?你把80%的金钱、时间、心力花在哪里?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可以帮喵点个“在看”,动动小手让更多人看到喵~感恩~

我们下周四14:00见~

如果想围观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话想和喵说,可以加这个微信号哦(如果加过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


01 | 我在北大最喜欢的一门课

02 | 分享两种让我受益的生命观

03 | 分享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两种思考方式

04 | 分享一段「自我探索」的经历

05 | 开学一个月,我在北大光华MBA都学了些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