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三观卖血记

 听风8uzu6ykfns 2021-11-18

      这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却道尽了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一生的悲欢。



      我在想:余华先生为何会给他取名为“许三观”呢?还有他的妻子是许玉兰,他的三个儿子分别为一乐、二乐、三乐。兴许,是作者赞许他的三观,是作者疼惜这个持家为家的女人,是作者希望他的儿子都可以苦尽甘来?
       我所看到的,恰恰如此,是一个饱含深情的作家对生活在贫苦中的苦难人的祝愿。
      这几天我都是在晚上十点十分后阅读《许三观卖血记》。看了一半时,我在努力地在短时间内将余下的故事也看完。说是故事,更恰当地说,是生活。
       生活,让许三观一次又一次地去卖血。这卖血,我们知道其实卖的就是命啊!许三观仅仅是城里丝厂的送茧工,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卖血的队伍。第一次,他用卖血的钱娶到了老婆许玉兰;第二次,大儿子一乐打破了别人的头,他以卖血的钱补了医药费,换回了家当;第三次,为了报答老情人,他卖血去买了大量补品;第四次,在“文革”期间他为了孩子们吃顿好饭而去卖血;第五次,为了一乐能早点从乡下调回城里,他去卖血请队长喝了不少酒;第六次,为了一乐能早日康复,他让玉兰先送一乐去上海治病而自己却准备一路卖血到上海……
     卖血甚至成了一种生活常态,因为它似乎代表着健康的生命的价值,潜伏在许三观的体内,让他觉得只要还有血可卖,生存就充满了希望。
   一次次卖血,一次次卖血后到饭馆里喊一声“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再把黄酒温一温”——许三观的声音从开始的结巴变成了老熟稳练,让他也从年轻变成了苍老,然而卖血也使他全家躲过了一次次的灾祸和劫难,在厄运和困境中求得生存,喜中有悲,悲中有喜。
      最让人不忍卒读的是他为救他生重病的儿子的那一次。他从居住的小城到上海的路上十天就卖了四次血。寒冷的冬天,他掺着盐喝着冷冰冰的河水,甚至于后来昏倒在医院里……醒来后他还想继续卖血救儿子。而当多年过去,当许三观的头发白了,牙齿也掉了七颗,他家早已不再为一盘炒猪肝和二两黄酒发愁的时候,他又恍然发觉岁月已夺去了他的健壮(或许不是岁月而是卖血造成的)。
     “卖血救急”的好时光一去不返,对未来灾祸的忧虑,使他像失掉了魂一样,忧忧郁郁泪流满面。
     人生沧桑莫过于斯……
     此时,除了玉兰能稍微理解他,三个儿子都不能理解一颗父亲的心。


     读到这,我又想起许玉兰被“恶意批斗”时她的儿子们的无知与许三观的温情。于玉兰而言,儿子们始终没有许三观这个老伴可靠;于许三观而言,玉兰又何尝不是他唯一的依靠呢?可怜天下父母心——而“水往下流”,果不如此。


     生活啊生活,请对苦命的人儿温柔一点,再温柔一点吧!

扫一扫,关注听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