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拿起三毛的书,让我感悟最深的一点是:以前我看到的是三毛的自由,而今看得更多的是她的孤独。

三毛的一生是随性而孤独的一生;我想她原本以为自己可以不再孤独,因为有了一个宽厚阳光的人追随她一起去走遍天涯海角,有了一个让她等六年的荷西在六年后一直默默地陪伴在她的身旁。 三毛感动于此,她知道今生是跟一个名叫荷西 的帅气男孩是离不开的了。 人说走入婚姻殿堂的同时也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与重组,中外的差异、距离的遥远,让两个家庭并不是能很好地相聚与交流。想想荷西走后的三毛独自面对着她的婆家人,面对着婆家人的自私与心狠,那又是一种何等孤独与伤感的滋味! 我本以为,她的身心全部投入到与另一个人的生活之中时,本身的孤独会褪色不少。尽管荷西看不懂密密麻麻的中国字,但身为枕边人的他又何能不为自己的妻子感到自豪呢?是的,他是骄傲的,他为自己有一个是作家的妻子感到无比光荣。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平等,荷西爱三毛,他高调地呵护着自己的妻子。 有夫当得如此——充分理解并无条件支持,默默守护无任何怨言,他只是就“赖”上她了,“赖”上独一无二的她。
三毛是独一无二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满满的都是对生命的燃烧:她是一个真性情的人。
她可以孤独到没有任何“走近”她的朋友,亦可以自由到天涯海角遍处都是她的朋友;她可以一天一天地捡“垃圾”,亦可以将这些“垃圾”变废为宝重新让它们伸展自己的花容与英姿;她可以不顾一切地只走进自己的生活,亦可以为了爱而甘愿受物质上的苦、精神上的累……

可为什么她与他的好景只有六年呢?狠心的“宿命”将憨厚的荷西带走,徒留她一人,徒留她一人…… 何等的悲哀!本可以不孤独的她此时更孤寂了,满心以为自由的时光可以更长久一些。从未想过仅仅只六年的时间便与她深爱的荷西阴阳相隔。 一个骨子里不安分的她失了安分的他,对死的绝望唯有她明白。而我不得不说,荷西走之后的她经历了浴火重生,只是她的美丽再无他陪伴,她变得更自由了,自由得不知该飞往何处。 痛苦于斯。
可我也知晓,三毛算是有了归宿;生命的意义不仅有爱,还有责任。
曾以为,孤独是不懂自己的人太多太多;再觉得,孤独其实是自己也不懂自己;而到现在却认为,孤独是自己终于开始了解自己,并热爱如此这般孤独而精彩的生命。 每个人最终都是孤独的,所以不必依附他人,不必获得所有理解,做好自己、追求自己的生活才是生命一直都要努力的。 孤独是生命的影子,有影子才有眼前的阳光,才会有更自由地飞翔。 世界很大,自由是孤独的最终归宿,请记得,还要让自己多出去走走。
扫一扫,关注听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