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要写写“等丶待”,是因为此时此刻的你已在106国道旁等了四十分钟,而你要去的地方是在另一个县城的学校。正当准备开始写时,你远远看见一辆白色客车来了;真是幸好没当低头族,要不然你会错过这一班车,那么错过之后呢?当然是继续等喽。 继续等?已经等了四十分钟,难道还要再等一个四十分钟?当然不会。一旦错过这辆车,我相信你会坐上另一辆去学校附近的客车,它大概十几分钟就会路过一次,只是会折腾些,你得继续转小面包车而后再转公交,还要继续走路。虽然折腾,可我知道你已是没耐心会继续等了。 曾经有同事问:怎么不买车?既然回校这么麻烦。你答:因为不需要。 是的,在你的脑袋里,从未出现过买车这个想法。在周围人都在学车的时候,也有人劝你学车时,你依然无动于衷,只因为不喜欢,没想过。如今,可能今年暑假你也要学了吧,为了回家发展,为了以后能够更方便。而我知道,你在内心其实是拒绝的,因为你始终觉得能用上小车的时间并不多,还要养车,正好栗先生也不是能喝酒的人🤔 外出独行的你,总是以小黄车或是自己的双脚为主,偶尔地铁与公交车还有滴滴:一日内,二三十公里内的距离是双脚可接受的,而七十公里的距离是小黄车可接受的,而身为女性尽量不走夜路。向来穷游靠节约,近距离内能走路绝不打车,能骑小黄车绝不坐地铁,如此这般,你才能早日实现自己的穷游梦——在三十岁前走遍“万水千山”呀! 题外话说得过多,还是言归正传,今天你想谈的还是“等丶待”。 为什么你要用符号将这本是一个词语的两个字隔开,这亦是突发奇想:我们等,难道不是为了“待”?无论是等人还是等车,都需要时间,都是为了我们能遇见某个人或是到达某个地方;而我们要“待”的事物,这便是“等”的目的。 是的,我们做的某种行为一般是有某种目的的。而在以前,恐怕你是没有这么细细思索过的吧:阅读只是因为喜欢,爬山涉水只是因为喜欢,而不想考试是因为不喜欢,不想争论是因为无关紧要,不想骂人是因为觉得没必要;原来从小到大你一直都这么任性,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过自己的小时光。 可一直被你忽略的现状是:当个人存于群体之中时,才有“个人”的存在。 “真是这样吗,我愿意与世无争还不行?” “不行,你愿意别人还不乐意。” “我要过自己的简单生活,还管别人乐不乐意?” “世事向来如此。” 如今仔细想一想,对,你做的许多事依然是抱着某种目的去的。喜欢阅读,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二是为了打发时间,因为游戏不是你乐衷的;喜欢一个人到处走走,一个人爬山涉水,一个人骑遍自己所在的地区,是因为你还没有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喜欢跑步,是因为打羽毛球至少需要两个人,而不一定能经常遇到打球的机会……那么不喜欢做的事呢?反之类推,其实也是抱着某种想法的。不想考试?可能是害怕失败,可能是目前觉得无关紧要;不想争论?可能是害怕毁掉自己的形象,可能争论是你并不擅长的,还有可能是对方是个赖子;不想骂人?可能是你对自己做出的要求。 这样想来,世上还是非黑即白吗?不,不是的,世上从来不是只有好人与坏人之分的。 |
|
来自: 听风8uzu6ykfns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