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光谣 . 眼泪

 听风8uzu6ykfns 2021-11-18

       今天,我突然想聊聊“眼泪”这个话题。

      以前的我并不知道眼泪是怎么一回事儿,只记得身为小孩子,想闹就闹,想哭就哭,这是属于孩子们的权利。而父母呢,或满足孩子的意愿,或以暴力制止孩子的“无理取闹”。那时候,小孩子一双清澈眼睛里的泪水是多么的纯净啊!

       小时候的我,是属于平时不哭也不闹的那类。因为长大后,还记得老爸跟我开玩笑说——还几岁的你从不哭也不闹,特别听话,唯独说“你是捡来的”这句话时,你大哭,除了我哄你没有谁能让你安静。我笑笑,我想象着,小时候的我是怎样的呢?

       于是,老爸又开始给我讲起我小时候的故事。老爸说,在你还是两三岁学会自己走路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然而,我什么都不记得。老爸说,他那时候跟很多同龄人或者中老年人在湖里挖藕时,到中午饭点都不一定回家。有时晚点回家,没看见我,老爸急得不得了,在村里到处找,问我老哥妹妹去哪儿,老哥玩自己的说不知道。于是有同村人告诉老爸,前不久看她往荷塘那边去了,同村人告诉还小的我不要往河边走,可我不听。这下可把老爸急死了。后来找了大半天,终于得知我正歪歪斜斜地走在田野上。当听到老爸喊我时,我非常高兴,又哭又笑,总算找着老爸了——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那时老爸就是我的温暖呀。那时候属于我的眼泪,应该是幸福的泪水。

       长大后,我记得的便是初三的夏日时光了。那时,老爸与老妈应该是去湖南打工,成绩中上等的我哥正读高一,在学校补课,可能一个月回家一次。而刚成为准初三生的我,在学校补课,倒是记得补课期间没有晚自习,可那时的我每天中午与傍晚都会回家,因为家里还有一头猪,地里有正在怒放的棉花。不隔一两天,地里的棉花不捡摘回家,就会消失,所以我都是趁傍晚放学时回家去摘棉花,连饭都没得吃的我就会一直摘棉花到八九点。

       那时候的地真多呢!我还记得家后面近处的地里有,远处稻谷场那边还有几块地。就这样,我在学校与家还有田地之间来回,我只想着能尽快做完这些农活,然后做作业到深夜,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便骑着车赶早去学校——偶尔会迟到,尤其是下雨的时候。提起雨,对,那时候的我是非常喜欢下雨的,即使是夏日的暴雨里,很多学生都在等父母送伞的时候,我也会不顾一切地冲出去。在大雨滂沱里,我可能哭的会很伤心——父母不在家,父母的那一份来自远方的爱,可能只来自座机里的几句问候,而我的回答永远都是——家里很好,猪养得很好,地里也有捡棉花;与此同时我也觉得自由,在大雨里骑车真是一件让我快乐的事啊!那时候的我,会在大雨里哭,会在深夜里哭,而不知为什么,我会觉得眼泪是属于弱者的,我不愿意在白天,在外人面前显现出我脆弱的一面。可我忘了,那时的我还是个孩子。

        属于孩子爱哭爱闹的权利,属于女孩子有洋娃娃的权利,属于女孩子玩耍娱乐的权利,可能都不属于我,似乎小时候,我就与同龄人不一样。其实长大后的我也并不愿意成为所谓的“女汉子”,即使现在,我的内心里仍然住着一个小女孩,她需要人疼,需要人爱,需要人关注。

        可是,除了自己要多学会疼爱自己一点点,学会乐观地面对一切,似乎别无它法。因为我在发现自我的同时还发现自己是很少提要求的,反而对自我要求却是较高。

        现在想想,其实以前那些因物质上的贫穷还有家庭的不和谐以及其它困难而使我获得的不一样的体验,让我获得了“同理心”——在学校里,我不止看到的是学生,还有他们背后的辛苦的父母: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我从来都心疼老爸,但我会怪老妈为什么帮不了老爸来减轻家庭负担,后来慢慢我也“原谅”了在家里比较软弱而需要心疼的老妈;我则心疼懂事的自己,却也明白,小时候的我失去了很多,而这小时候的缺失,也许是弥补不了的缺失,不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小时候的一切都已经过去,我现在只需要与过去的我和解,踏踏实实地走好当下,过好当下的生活。

      与此同时,我发现以前的自己一直在旅行中寻找着什么。现在我明白了,我寻找的便是真正的自己——我渴望自由与关爱,而当自己不再那么执着地追求自由与爱时,我便明白此时的自己才是自由与充满爱意的。到现在,我已经慢慢找到了真实的自己,并在接受自己的平凡时努力发出自己的一份光。

        真的,我好希望自己的眼泪已经在黑夜里流尽。如果以后还有眼泪,我希望,那是属于幸福与感动的眼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