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人与书 大约是在2015年底时,从崇阳回武汉的路上,表姐问我毕业后的打算,我说可能会从事文学一类的工作吧。于是,表姐夫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我以前有个同学,成绩特别优异,他选了一条文人路——可能是在杂志社之类工作吧(我记得不大清楚)。很久没有看见过他,后来听说他在一小学旁开了个书店……大概那几年生意也不好,后来过得不尽人意……当我们这些同学唏嘘不已而感到可惜的时候……” 大概表姐夫想告诉我的是——走文学路是一条很艰辛的路,把它当做兴趣爱好更好;若想过上好的生活,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你完全可以选择一条风险小的路。 现在的我突然想起这件事——人生这条路到底如何走才算得上“成功”呢?就目前来说,或许是在一个约定俗成的“社会标准”下:拥有让自己足够看得到更高更远的世界的物质(物质是基础),有房有车,有稳定多金而又能创造价值的工作,有比较幸福和睦的家庭,这就是对“成功”的定义。 接着我又在想——假如人丢掉这些外在的“成功”,人还剩下什么?是否有一副有趣的皮囊?是否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是否有对这世界非凡的感受力?……而我能想象出,那位前辈定是非常热爱文学,他愿意选择一条众人眼中的“失败”之路——即使“落魄”,他定还有一颗热忱的心。少了丰裕的物质,走上一条自己想走的路,人生就不算成功了吗?

二.可怕的成功欲
可能有成功欲的人才是正常人 想起以前的自己,凡事追求更好更强,所以我表现得也是比较强势——凡是我觉得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若自己做得比较差劲,我便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一颗脆弱的玻璃心也会备受打击。而我的信念也是——要么不做,要么就最好。 现在想想,为何那时的我活得不痛快?大概我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成功,如何改变自己的困顿处境。 那么是在何时我的内心没有这股强烈的“成功欲”呢?是大四一年教会了我,而在毕业半年左右的时候,我才懂得——你无需那么强悍,无需带上坚强的外装,你想过的是一种与世无争的安静生活,你想要的不过是那一家一园一书房。 是啊,尤其是看多了外面世界的复杂,我越来越只想呆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而如今将满二十六的我,除了构造自己的小世界外,我也该好好考虑如何去建造一个新家了。

三.关于工作
不像以前那般争强好胜了,我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不想往上走,不想过多参与他人的工作与生活,我只想简单而认真地做好自己的事。但我不会停止阅读的,阅读使我快乐!

四.关于情感
对于家人,我一直都问心无愧——自问从小到大到如今,我一直都处于一种“无私”的状态,终于到今年,我知道自己已经走在独立的路上——我本身是独立的,脱离原生家庭的怀抱;对父母,我会一如既往,特别是看到老爸能幸福,我会更幸福。 对于好友,说起来比较惭愧——我很少主动联系;我的友谊很纯粹,只想着一年中的哪几天,我们一起游山玩水,一起聊聊天,一起享受这几天的美好时光就好。现在的我没有一个经常联系的好友,但我知道,有几个一直都在。如此,甚好。 对于恋人来说,一个能互相照顾与体贴的人——兴趣爱好有一二相通,工作各自独立不必常黏一起,有周末可以一起小憩,还可以共同打造一个温馨的家。就这样,挺好。

五.关于人生
我一直在想,我的生命已过去了人生的三分之一。那接下来三分之二的人生我会怎样度过呢? 学习,不断学习,只为充实并提高自己,只为自己的心能更自在! 分享,与欢喜的人一起分享,共担风霜雨雪,共享春暖花开。

人只有这一生,我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虽然早已发现自己也不过是那么的普通。 我虽生而平凡,但拒绝平庸:我会努力过好当下,踏实“前进”,坦然面对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