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上海,一般都是要去一个地方——城隍庙。 不过,去北京、广州却没有这个么一个地方以供游览。 其实,在古时候,凡城都是有城隍庙的。城隍,是这座城的保护神。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里的城隍庙一般都拆掉了,城隍也从当地人的生活中消失了。 这是历史发展造成的,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一个城的城隍,往往与当地发生过关系,最好是名人,尤其是对当地的发展有过促进作用。 比如杭州的城隍是文天祥,苏州的城隍是春申君,柳州的城隍是柳宗元,济南的城隍是铁铉,上海的城隍是秦裕伯…… 当然,也不尽然;上海的城隍还有霍光…… 既然凡城都有城隍,那武昌城的城隍是谁你知道吗? 我猜99%的武汉人不清楚。 (空三行,想想在武汉住过的名人) (不是岳飞) 至晚到宋代,武昌城的城隍就有记载了。南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八专述“州县城隍庙”,其中说:“鄂州为焦明,南史焦度之父也。”唐宋时的鄂州,即指今天武汉市武昌,这里明言武昌城的城隍是焦明。 焦明好像没有什么名气,因此,赵与时注了一笔,说焦明是焦度的父亲。 对于武汉的历史来说,这个焦度还是有些名气的。看武汉的地方志,往往都会提到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焦度楼。 就是这个焦度。 这是个什么来历呢? 焦度,南齐大将。萧道成取代南朝刘宋,建立了南齐;刘宋大将沈攸之从江陵起兵反抗,顺江东下,进攻郢城——郢城即今武昌,结果失利,被迫退兵自杀。南齐政权从此稳定。 是谁阻止了沈攸之进攻?就是焦度。 《南齐书》记载,沈攸之大军到了郢城,只留小股部队看守郢城,大军顺江直下直取建康。 这本是正确的战略。 结果焦度在郢城城楼上大骂,还脱衣露体污辱沈攸之。沈攸之大怒,改变计划攻城。 沈攸之的军队就要登上城楼了,这时焦度亲自参加战斗,最终击退沈攸之,这个城楼就被叫做“焦度楼”。这个楼,位于郢城东南角,估计也是蛇山上的一个制高点。 按说,这武昌城的城隍应该是焦度啊,也不知道为什么成了他爹。 到了明代,武昌城的城隍仍记载为焦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二《武昌府文》中有一篇韩阳写的《城隍庙记》,其中说“城隍之神,故老相传谓晋车骑将军焦明”。一下子从南朝齐推前到了晋代;当然东晋南齐两朝相去不远,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如此,但何时焦明成为武昌城的城隍的,目前仍不可考。 不过,在焦度守武昌城不久,史书上就有记载城中是有城隍庙的。 据《北齐书·慕容俨传》载: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慕容俨镇守郢城,被南朝梁军包围,梁军以荻洪截断水路供应,形势危急。“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于是顺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请,冀获冥佑。须臾,冲风歘起,惊涛涌激,漂断荻洪。” 大意是说,北齐守城军队在危急时刻向城隍神祈祷,使梁军攻城未能取得成功。 这也是关于城隍神显灵护城的最早记载。 然而,这个城隍是谁呢?是焦明吗?不得而知了。 (图为武昌老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