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草篇——关于肉桂与桂皮

 王挺军 2021-11-18

百草篇——关于肉桂与桂皮

至于肉桂与桂皮的这个话题,不妨先从美食说起。传统美食中的红烧肉的烹饪,只需要半块桂皮以及两三块八角,即足以让红烧的精彩风味再次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桂皮作为香料之王,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传统美食中离不开各种调味料,除了盐油酱醋糖,也包括如桂皮、丁香、山柰、豆蔻、砂仁等五香类。

千百年以来,桂皮作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按植物来源,广义上的桂皮应为樟科樟属(肉桂组)植物阴香、柴桂、天竺桂(浙江樟)、肉桂、细叶香桂或川桂等树皮的统称。除了肉桂,其它几种桂皮亦均为中药肉桂的常见伪品来源。

一、关于肉桂

肉桂之名,始出唐代《新修本草》,为桂类药材之一种。《药性赋》曰:“其在下最厚者曰肉桂,去其粗皮为桂心,其在次厚者曰官桂,其后上薄者曰薄桂,其在嫩桂发者曰桂枝。”

肉桂辛、甘,大热,具温通经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腰膝冷痛、肾虚作喘、眩晕目赤、心腹冷痛、痛经经闭等症。

按《中国药典》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树皮。肉桂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省区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桂,亦为广西的简称。旧时,按加工方式的不同,有企边桂(左右两侧向内卷曲)、油桂筒(又名官桂、筒桂、广条桂及桂尔通等)、板桂(平板状)、桂心(去栓皮)等规格。如今,需按饮片规格,即按药典的饮片加工,仅为除去杂质及粗皮,用时捣碎;按浙江省炮规的炮制加工,刮去粗皮,洗净,润软,切片或丝。

正品肉桂的性状特征: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和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

肉桂以皮细肉厚、断面紫红色、油性大、气香浓烈、味甜微辛辣、嚼之无渣者为佳。

肉桂的药用品质因产地和品种而异,如越南北部所产的清化桂,品质较佳,其桂皮嚼之有先辣后甜的感觉,而我国所产的大多数肉桂嚼之有先甜后辣的感觉,这可能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差异有关。

二、关于桂皮

桂皮,民间亦供药用,更多用于香料或调料。国内习见的、狭义上的桂皮原植物主要有阴香C. burmanni柴桂C. tamala (Buch.-Ham.) Th天竺桂(浙江樟)C. japonicum Sieb.细叶香桂C. chingii Metcalf 川桂C. wilsonii Gamble等。

阴香又称山肉桂、连粘树,分布于中南及两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柴桂,又名三股筋、桂皮、辣皮树,产云南西部、四川、重庆、湖北一带,生于山坡或谷地的常绿阔叶林中或水边,海拔1180-193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也有。树皮入药,功效同肉桂。

天竺桂又称川桂、土桂皮,在《浙江植物志》中为浙江樟,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及台湾等地,生于低山或近海的常绿阔叶林中,海拔300-1000米或以下。树皮赭黑色,平滑,较薄,具芳香及辛辣味。

阴香:0.10.6c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可见灰白色斑纹和不规则的细纹理。内表面暗红棕色,平滑,划之油痕不明显。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粗糙,内外分层不明显,无黄棕色的线纹。具桂皮香气,味辛、微甜。

柴桂:0.41.5cm外表面灰棕色,粗糙,有时可见灰白色斑纹。内表面暗红棕色,划之油痕不明显。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内外分层不明显,外层较厚。切面有众多略具光泽的黄白色斑点,内层较薄,深棕色,油性强。具桂皮香气,味辛、微甜。

总体而言桂皮的药材特点主要为表面灰棕色,折断面内外分层不明显,不见有石细胞层形成的条纹,内表面划之无油痕含油少,香味淡,味少或无除柴桂较厚外,其它桂皮均较薄。

桂皮树树皮作为桂皮食用,当然肉桂皮,也可作为桂皮食用。其中,阴香、天竺桂、柴桂,味微甜辛,与肉桂较近。细叶香桂,味辛凉而辣,稍次。

另外,同属肉桂组的锡兰肉桂,原产斯里兰卡,在福建、台湾、广东有栽培,浙江温州也有引种。树皮及枝叶具浓郁香气,为良好香料。锡兰肉桂皮,也可作为桂皮,薄脆如纸板,浅黄色,据说透着一股书香味,中东人加咖啡用的是这个,用来煮肉能带有一股烧烤味。

欧洲药典9.0使用的肉桂是锡兰肉桂 Cinnamomum verum。但在中国药典中,锡兰肉桂没有收录,故不能作为中药肉桂入药。 

三、肉桂与桂枝

    肉桂树生长510年可剥皮,春剥的皮品质差,夏秋季78月份剥的皮品质好。好的肉桂是采自三四十年的老树树皮加工而成。

药材肉桂的那两层间1条黄棕色的线纹,在枝皮中较为明显,在一些较厚的树干皮中或不太明显,但至少内外分层要显著,香味正,切面红棕色,内表面划之应显油痕。否则,不宜收进。

肉桂的嫩枝(直径1cm以下)亦入药,即为桂枝,为一味常用中药。桂枝切面皮部红棕色,木部的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倘若我们在来货验收时,发现有不带甜味的桂枝,应即做拒收处理。

学过中医学的人应该都熟悉的,《伤寒论》里有两大名方,即麻黄汤和桂枝汤,均为针对最常见的外感病而设,都是治疗太阳病,其中的桂枝汤还有“万方之祖”的美誉。

近些年来,有一个流行的中医流派“火神派”,擅用姜、桂、附等辛热药物,其中的附子往往剂量偏大,存在一定的风险,也须慎之。

至于桂,若按其名方参桂理中丸,是用肉桂的。无论肉桂,还是桂枝,基源应均为樟科肉桂的不同部位嘛。其中,桂枝的挥发油稍少些。

四、其它

上古奇书《山海经》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中的《南山经》提及:“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近年来有学者论证,山海经第一山招摇山即为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的猫儿山。广西产桂,由来已久矣。

肉桂与桂皮,均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桂皮醛),肉桂约1%2%,桂皮约1%,后者且含有丁香油酚等。川桂及山胡椒属植物等均无桂皮醛反应,无桂皮香味,哪怕作为桂皮也是较次的。

曾经走访多地的农贸市场,发现店家习惯于把去栓皮的桂皮当作肉桂,以此与未去栓皮的桂皮相区别,店家是不管其真实的植物来源的。

以前,甘肃文县、湖北、四川等部分地区曾以樟科山胡椒属植物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 Bl.的树皮混称官桂,也有以川桂混做官桂的,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三桠乌药,在浙江临安的天目山区也有分布。

通常说来,肉桂味浓,桂皮味淡。桂皮以菜肴佐料为主,未被药典收载,尽管偶有草药医生也以之入药,但味薄,远不及肉桂为佳。而肉桂,一般以入药为主、食用为副,如此,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