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心得】《中庸》30-31章:用“有临、有容、有执、有敬、有别”检视自己~

 ldjsld 2021-11-18
《中庸》第30-31章读书心得
经典原文
  •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 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参考译文
  • 孔子以尧、舜之道为宗,又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孔子的德性就像天地一样没有什么不能承载,没有什么不能覆养;又好像四时交错运行,日月交替光明一样;万物共同生长而不相互妨害,各行其道而不相互冲突;小的德行如同水流一样滋润,大的德行如同使万物自然化育。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这也是孔子德性的伟大之处啊。
  • 只有达到了天下至圣的境界,才能做到耳聪目明、有大智慧,如此方便亲近百姓;宽裕大度、温柔顺和,如此包容万物;奋发图强、刚健坚毅,如此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庄重威严、正直虔诚,如此内心充满敬畏;条理清晰、明察秋毫,如此深入洞察分别。
  • 圣人的德性,广博啊、深厚啊,遇事便会时常会表现出来。德性广博如天,深厚如渊。圣人出现时,百姓没有不尊敬的;圣人言谈时,百姓没有不信服的;圣人行动时,百姓没有不喜悦的。所以,圣人美好的名声广泛流传在中国,并且还传播到边远地区。凡是车船行驶、人力通行、天地覆养、日月照耀、霜露降落的地方;只要是有血有气的生物,没有不尊重和不亲近圣人的。所以说圣人的德性是配天的。
读书随笔
  • 关键词: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唯天下至圣,为能…。
  •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在《论语》中,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又说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因此孔子的道并非原创,而是从古圣先贤中得来的,也是效法天地自然而来的,所以才如此伟大。其实这样的表述不但适用于孔子,同样适用于任何宗教的圣人,例如释迦牟尼,也是从以往千百亿诸佛处供养学法而并非自己创造。佛经说“于第一义而不动”,这个“第一义”便是源头,后世圣人都是觉悟第一义而各自阐发而已,都不说自己在“创造”,而都说自己只是叙述“第一义”而已。所以说,至圣同宗,万教同源。
  • 唯天下至圣,为能…, 足以有别也。这一段便是说圣人的应用显现了,试观世上任何一个有成就的圣人,哪一个不是“有临、有容、有执、有敬、有别”呢。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也便是我们修行的法门了,尤其对于现代社会的企业家,更要从这几项品质修养起,当企业出现了问题,往往是企业家自身在这几项的修养上出现了问题。当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自己的齐家、事业、或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往往也是因为这几项修养出现了问题,要么是方法不得当不能被人接纳,要么是气量狭小不够包容他人,要么是畏首畏尾不敢担当,要么是行为不恭敬不让人信任,要么是缺少洞察力不能判断是非或趋势。想一想,自己在哪一个方面需要提升呢?
  • 最后想说一下,儒家最让人配服的地方,也是最可贵的品质,便是相比其他教派更强调“有执”,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试想在一个企业/社会里,如果每个人都只是做自己的事,每一个人都不去主动担当责任,就如同道家庄子一样自得其乐就好,或者如同小乘佛教一样只求自己觉悟开心便罢,社会如何发展呢。这也是儒家最可敬的地方。
  • 一点读书笔记,与诸君共勉。
——心善渊孙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