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时方集锦——良附丸

 大爱无疆寻易堂 2021-11-18

《良方集腋》

【组成】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

香附醋洗七次,焙,研,各等分(各9g)

【用法】上药各焙、各研、各贮,用时以米饮加姜汁一匙、盐一撮为丸,服之立止(水丸,一次3~6g,一日2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气滞寒凝证。胃脘疼痛,胸闷胁痛,畏寒喜温,苔白,脉弦,以及妇女痛经等。

【配方解析】本方证乃由肝胃气滞寒凝所致。因肝气郁滞,胃中有寒凝,不通则痛,故见胃脘疼痛;畏寒喜温,苔白,脉弦乃气滞寒凝之征。肝气郁滞,寒邪凝滞,在妇女则可引发痛经。治宜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方中高良姜大辛大温之品,温中散寒止痛。香附疏肝开郁,行气止痛。

《本草求真》云(高良姜)“同香附则除寒祛郁”。本方君药应根据寒凝气滞的偏重来决定:偏于寒凝者以高良姜为君药,偏于气滞者以香附为君药。原方以米饮汤加入生姜汁和盐为丸,取其能和胃,生姜汁并能辅佐高良姜温散寒邪,寒散气行,其病自瘥。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气滞寒凝证常用方。临床以胃脘疼痛,畏寒喜温,苔白,脉弦为用方要点。

2.临证加减:若偏于肝气郁滞,胸胁胀闷较甚者,可重用香附,或酌加川楝子、郁金和木香等以助行气止痛;若偏于寒凝,起病于受寒或饮食生冷,胃脘痛甚,形寒喜温者,可重用高良姜,或酌加干姜、吴茱萸和桂枝等以加强温中祛寒之力;气滞寒凝之痛经,可酌加当归、川芎、白芍以和血调经止痛。

3.现代应用: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于气滞寒凝者。

慢性胃炎:良附丸可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若胃寒甚者,加桂枝、吴茱萸以温胃散寒;瘀血阻滞者合丹参饮以活血祛瘀;肝气郁结者,合柴胡疏肝散以疏肝解郁;食积不化者,加神曲、麦芽消食和胃;胃痛明显者加延胡索行气止痛;大便秘结者,加麻子仁润肠通便。

消化性溃疡:良附丸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缓病变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若为脾胃虚寒者,合用小建中汤或黄芪建中汤温中补虚;若瘀血阻滞者,合失笑散活血散瘀。

4.使用注意:胃脘痛由热及瘀血所致者不宜用。

【现代研究】良附丸、良附颗粒及良附口服液均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抗溃疡作用。良附颗粒能抑制大鼠应激性溃疡和阿司匹林所致胃溃疡的发生,缩短溃疡总长度;抑制胃肠蠕动,降低胃酸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减少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及角叉莱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具有较好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刘渡舟医案胃凉案

杨某某,女,57岁。1998年9月23日初诊。冠心病,开始以胸痛,胸闷,胸堵,心悸心慌,气短,腿肿等为主证,刘渡舟先生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苓桂术甘汤、小柴胡合越鞠丸、小柴胡合颠倒木金散等方调治,胸痛、胸闷得到控制。至1998年11月11日。语言多则咽与食道不利,气短。舌胖大、黯,苔白腻滑。用苓桂术甘汤。处方:茯苓30g、桂枝15g、白术10g、炙甘草10g、党参15g。7剂。

1998年11月18日。气短好转。语言过多则不舒,不敢吃冷食,食之则胃痛。舌胖有齿痕,苔白滑。用苓桂术甘汤和吴茱萸汤。处方:茯苓30g、桂枝15g、白术10g、炙甘草10g、吴茱萸4g、生姜4g、党参15g。7剂。

1998年11月25日。自觉见轻,脘腹凉。舌淡红胖,苔白。用吴茱萸汤。处方:吴茱萸6g、生姜12g、人参6g、大枣12枚。7剂。

1998年12月16日。胃冷痛,自觉胃中冷气向下肢、腰部窜走。舌紫黯,苔薄白,脉弦滑。用良附丸加味。处方:高良姜10g、香附10g、紫苏梗10g、五灵脂6g、苍术10g、神曲10g。7剂。

1998年12月23日。仍胃中冷痛。舌胖大黯,苔白腻。用吴茱萸汤。处方:吴茱萸8g、生姜12g、大枣12枚、红参10g。7剂。

1998年12月30日。胃中冷如故,纳食增加,体力增强,恶凉食,大便日1次。舌胖边齿痕,苔薄白。用香砂六君子汤。处方:党参15g、白术12g、茯苓20g、炙甘草10g、半夏15g、陈皮10g、砂仁10g、木香10g、生姜15g。7剂。1999年1月6日。胃痛胃凉好转。守法继续用上方。7剂。

本案摘录《跟师刘渡舟学用经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