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才子你咋这么糊涂?你早已名闻天下还考那徒有虚名的进士干啥?|罗隐|宰相|唐才子传|西施|唐昭宗

 古往诗来 2021-11-18

昨个讲了个因长得困难科举不顺的皮日休。今儿个再说个“貌古而陋”的才子罗隐。首先声明:最影响罗隐的不是模样而是性格,但是,如果不是长得忒困难,说不定宰相闺女就嫁给了他,宰相说句话他早就进士了。


上图为1923年修《浙江慈溪罗氏宗谱》上的罗隐

《浙江慈溪罗氏宗谱》上的罗隐标准像,画得很周正,其实罗隐长得没有这么端庄,否则,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

“隐字昭谏。余杭人。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大为宰相郑畋、李蔚所知......隐虽负文称,然貌古而陋。畋女幼有文性,尝览隐诗卷,讽诵不已,畋疑其女有慕才之意。一日,隐至第,郑女垂帘而窥之,自是绝不咏其诗。”(事见《唐才子传》)

看见没?原本爱才暗恋罗隐的宰相女儿,偷看尊容,发现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原来又老又丑, 从此以后,就再也不读罗隐的诗了。

罗隐(833年-909年) 大中十三年(859年)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867年)乃自编《谗书》,益为权贵憎恶。罗衮赠诗说他"谗书虽胜一名休"。后又考了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铩羽而归,"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55岁的罗隐投奔了后来的吴越王时任杭州防御使的钱镠。先做钱塘令,后迁著作郎,辟掌书记。天佑三年,充判官。梁开平二年,授给事中。三年,迁发运使。是年卒,葬于定山乡。金部郎中沈崧铭其墓。(见《涧泉日记》)

罗隐原名罗珩,少时便以才学出名,为时人推崇,也想借助科举考试入仕,一展宏志。虽然名声很大,却接连六次没考中进士,于是改名罗隐。

他为人狂狷,好说风凉话 讽刺意味太浓,在讲究中庸的社会里非常孤立,考官们对他都很反感。 罗隐“很不会来事儿”。有次科考遇上大旱,皇帝下诏求雨,罗隐却进谏,说水旱和天地共存,无法立即消除。劝皇用心祈祷,百姓受灾再重也会感激的。他还说,先皇和大臣们都不能为陛下出力,何况做法的又是几个无名之辈。如此肯定不受待见。 罗隐的诗精辟 通俗,脍炙人口,常有名言警句。如: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见全唐诗656-35"自遣")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见《筹笔驿》)

"家财不为子孙谋"、 "任是无情也动人"

等等 。世人皆耳熟能详。

罗隐好跟人唱反调 ,都说“瑞雪兆丰年“,他却写: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他说得也对,他看到大雪对贫苦百姓是灾难。他写《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全唐诗656-34)

好多人都骂美人/祸/国/,他却反对把吴王夫差的/亡/国/归/罪/于西施。 许多人喜欢他的《赠妓云英》

“隐初贫来赴举,过钟陵,见营妓云英有才思。后一纪,下第过之。英曰:"罗秀才尚未脱白" 隐赠诗云: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见《唐才子传》)

连明代屠中孚也说:"若《答云英见诮》及《题新榜》二绝,真堪为之涕落。"

(见《刻罗江东集序》)

最具嘲讽的是他的《感弄猴人赐朱绂》: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着绯。

黄巢起义,陪着唐昭宗逃难的有个耍猴的艺人。他驯得猴子居然能像大臣一样恭伺皇帝随朝站班。唐昭宗一高兴,便赏赐耍猴的五品“孙供奉”,“赐朱绂”。

(见《幕府燕闲录》)

“孙供奉”的孙 不是这个耍猴的姓,而是“猢狲”的“狲”字谐音,意谓以驯猴供奉御用的官儿。 昭宗这个大唐帝国的末代皇帝昏庸已极,亡/国/大/祸/临头,不谋/国/事,仍在玩猴儿享乐。

可怜罗隐寒窗十年,十几次的科举不第,依旧布衣白丁一个,郁闷透顶,伤透了大才子的心。诗中几次提到想回家钓鱼。如他的《下第作》 :

年年模样一般般,何似东归把钓竿。

岩谷谩劳思雨露,彩云终是逐鹓鸾。

尘迷魏阙身应老,水到吴门叶欲残。

至竟穷途也须达,不能长与世人看。

罗隐是不甘心隐居的,总想弄出点儿名堂来。出路在哪儿呢?

那时的读书人遇事都喜欢求神问卜,许多高官名人都算卦。 长安有个精通相面的罗尊师过去就给罗隐算过命。 “隐以貌陋恐为相术所弃.每与尊师接谈常自大以沮之.”

罗隐长相难看,不是一般的难看,而是“貌陋”。每当罗尊师点评他面相时,罗隐就胡搅蛮缠,令罗尊师难堪。 这回“累遭黜落”的罗隐不得不放下臭架子,虚心讨教。 “尊师笑曰”贫道知之久矣.但以吾子决在一第未可与语.今日之事贫道敢有所隐乎? 且吾子之于一第也,贫道观之,虽首冠羣英亦不过簿尉尔.若能罢举东归霸国以求用,则必富且贵矣.两途吾子宜自择之.”

看来这个罗尊师不是混饭的,真有本事。他人情练达 洞察世事。

你看他对科举的分析:“虽首冠羣英亦不过簿尉尔”你就是考上了状元, 也不过就弄个八,九品的“簿尉”小官儿,“若能罢举东归霸国以求用,则必富且贵”,---如能放弃科考,另辟蹊径,必有前途。

但罗隐听了还是半信半疑 ,不知所措。最后却被个卖小吃的街坊老太婆点开了死穴。

老太婆说,大才子你咋这么糊涂呢? 你罗隐早已名闻天下,还考那徒有虚名的进士有啥用? 科举不就是考追求富贵的本钱吗? 这本钱你早就有了,赶快追求富贵啊!

粘事者迷啊,真是“卑贱者最聪明”。提篮小卖的老太婆 一句话点醒了迷茫的大才子。 “隐懵然不知所措者数日.邻居有卖饭媪,见隐,惊曰何辞色之沮丧如此? 莫有不决之事乎? 隐谓知之,因尽以尊师之言告之. 媪叹曰:”秀才何自迷甚焉? 且天下皆知罗隐,何须一第然后为得哉?不如急取富贵则老㜑之愿也.”

“ 隐闻之释然.遂归钱塘.” 时钱镠方得两浙.置之幕府,使典军中书檄.其后官给事中.

(见《钦定四库全书。宋陶岳 五代史补》卷一)

此时 大唐行将崩溃,即将进入五代十国时代。 钱镠就是拙作“雷峰塔 中华旺族钱氏”中的那个会唱“陌上花开缓缓归”的吴越国开国君主。

钱镠也是翩翩君主风流倜傥,那时虽还没有称王,但也亟需延揽人才,罗隐一去就得到了重用。 罗隐投奔钱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初,隐之除中书之日,费窘因抵魏谒邺王罗绍威,将入其境,先贻书叙其家世。邺王为侄。幕府僚吏见其书皆怒曰 “罗隐一布衣尔,而侄视大王,其可乎!绍威素重士,且曰“罗隐名振天下 王公大人多为所薄。今惠然肯顾,其何以胜!得在侄行,为幸多矣, 敢不致恭?诸公慎勿言”

于是拥斾郊迎.一见即拜.隐亦不让.及将行,绍威赠以百万。他物称是。仍致书于镠谓叔父。镠首用之。(见《钦定四库全书。宋陶岳 五代史补》卷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