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学气色的清与浊

 自然金鹰 2021-11-18

爱好相学的人,都知道一段著名的公案:“陈独秀清中有浊,胡适之浊中有清。”这段说的是一百年前,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当时的旗手是胡适和陈独秀两位巨头。像鲁迅这种级别的,当年还只能在北大做个讲师,还排不上位号哩。

而当时,陈独秀的地位比胡适之要高很多。因为陈独秀是北大文学院院长,也是文科学长。当时北大的规矩是,分文理科两个学长,分为师生之首。所以陈独秀等于能管半个北大。而胡适,只是一个新任教授,是陈独秀的对手,名望虽然相酹,而实际地位却天差地别。

在这个情况下,北京城有两个相师,公开登报声称:“陈独秀看起来神清气爽,而却心地带有浊相,未来必定一败涂地,晚景凄凉;而胡适之形容猥琐,眉毛浓重压眼,眼睛又近视无光,但是笑起来春风满面,又有鹤形丰采,在形容的浑浊中,却蕴含心地之清,所以未来成就更大,还会去做官的。

当时的两位当事人,全部大笑置之。胡适声称:“可以打一万块钱的赌,我保证不会去做官。”而陈独秀呢,更是对这种江湖戏论不予理会,毕竟人在得意之时,有人说坏话,哪怕涵养再大,也最多一笑春风,怎么会欣然接受教训呢?

其实,这两位相师,都是民国相学江湖中的大高手,他们的这套分析理论,也是历来相学上不传之秘,形色清浊的分析。

当然,他们不会无聊到给出具体的解说,能说个结果就不错了。所以我今天呢,把这个相学的道理给大家揭露出来。

所谓相学上的清浊,很多人以为是胖瘦黑白这种。比如水嫩的就是清,厚重的就是浊。那是做菜,不是看相。具体的清浊,在于一个人的精神神采,是否灵秀干净。比如一个嫩模,看起来水嫩,清爽,但是你能看到她的眼神有物欲的渴望,那就是浊;反之,一个油腻的胖子,却可能是完全清澈的。

更具体一点说呢,浊有五浊之别。

  • 遇事不知,见理不明,临事不决,是性不灵,此为心浊;

  • 视文不明,睹物不辨,观人不识,是神不灵,此为眼浊;

  • 出言无章,出语无序,分析不明,决断不定,此为口浊;

  • 好听谣诼,不辨真伪,不纳嘉言,偏听偏信,此为耳浊;

  • 四体不勤,六根不用,游手好闲,懒惰成性,此为手浊。

凡是有这五项,便为浊夫愚钝之相。而清中浊和浊中清呢?瘦长清癯而有精神之人,但是偏犯上述五者,则为清中之浊,虽然表面为贵,而终将一败涂地;而表面上团团圆圆如富家翁的浊富之人,却心地纯善,思维卓荦,仍可由富而向贵,渐积而致功名。当然浑浊无神之人,自然是一浊到底,不足与论了。

陈独秀的相格就是,看上去清爽,而实际心地好急好怒,喜欢冲动行事,立身不甚正派。所以不久便被记者曝光他出入青楼,乃至有“争风吃醋,抓伤妓女下体”之类的丑闻八卦被爆出来,在北大无颜再混下去,只能转去上海,改投共产主义。而后1921年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如此等等,整个百年的历史走向,全可以说因为他的一次喝花酒而改变。


文/大老师

咨询请加↓V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